芶 勇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内二科,四川 泸州 646000)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的病机为阴虚燥热,且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玉液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名方。本研究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的玉液汤上化裁,用于治疗糖尿病,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2)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排除标准:1)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得以控制血糖。2)妊娠期、哺乳期。4)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5)治疗依从性差。6)合并其他严重原发病。7)参加本研究前1个月内发生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男39例,女41例,年龄37~65岁,平均(49.33±3.35)岁,病程1~10年,平均(5.03±1.12)年;对照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36~65岁,平均(49.06±3.15)岁,病程1~9年,平均(5.12±1.0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实施糖尿病饮食及体育锻炼。同时每天口服2次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次。治疗组加用玉液汤加减。组方:黄芪30 g,天花粉20 g,生晒参、知母、生地黄、葛根、山茱萸、墨旱莲、五味子、鸡内金各15 g,石斛10 g。以水煎服,1剂/d,早、中、晚饭后30 min各服1次,每次约150 mL。
1)综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恢复正常,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至6.2%以下,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40%、糖化血红蛋白下降>30%。有效: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20%~40%,但未恢复正常,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0%~30%,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20%,但未恢复正常,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0%,但未恢复正常。总有效=显效+有效。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进行中医证候评分。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低≥70%。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中医证候疗效 [n(%)]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糖尿病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称为消渴[1]。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消渴的记载。糖尿病的病机为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中医理论中,糖尿病燥热为标,迁延日久,可阴损及阳,导致气阴两虚[2]。因此治疗糖尿病的原则为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糖尿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肾是一身阴气的根本,久病伤肾。糖尿病低一种慢性病,因此治疗过程中应贯穿补肾、滋阴的方法。糖尿病多为气阴两虚证,是气阴不足,脾失健运而引发了消渴的表现。本文中所用的玉液
汤加减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的玉液汤上化裁而成,可升元气、补中气、生津以止渴,起到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兼补肾的作用[3]。方中黄芪、天花粉可益气固表,养阴清热,为君药;知母、石斛、葛根可清热滋阴,为臣药;方中生晒参、五味子、山茱萸、墨旱莲可补气养阴、补益肝肾,为佐药;方中鸡内金能助脾健运,运化水谷精微,兼能缩尿。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中含有多糖、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可调节胰岛素的释放及免疫功能;知母中的知母聚糖可降低血糖;葛根除了可降低血糖外,其中的异黄酮还能调整血脂;五味子能促进糖元的生成,对免疫系统可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鸡内金可调节血脂、抗凝、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本研究中,我们使用玉液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更高,说明该方案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