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书娟 陈文竞 李琴娜
(漯河市中医院 漯河 462000)
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3位,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术后有部分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1],临床治疗以胃肠减压、禁止饮食、营养补充为主,但疗效欠佳[2]。耳穴贴压能够帮助术后患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但耳穴贴压的时间,尚处于争议阶段[3]。本次研究,特此以我院141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耳穴贴压的最佳干预时机,为临床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
研究对象为我院141例胃癌手术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术前通过病理检查、电子胃镜检查,确定为原发性胃癌;影像学结果提示无远处转移;全身麻醉下进行胃癌根治术;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划分为3组,即常规组、研究A组、研究B组,3组分别为47例。
常规组中32例男性研究对象,15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18~78岁,平均(50.5±16.1)岁,11例全胃切除术,20例远端胃切除术,16例近端胃切除术。
研究A组中33例男性研究对象,14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19~77岁,平均(49.8±15.3)岁,10例全胃切除术,21例远端胃切除术,16例近端胃切除术。
研究B组中32例男性研究对象,15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19~78岁,平均(50.1±15.7)岁,12例全胃切除术,21例远端胃切除术,14例近端胃切除术。
3组资料经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胃癌手术后,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即胃肠减压、禁饮食、补充营养、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微量元素补充等以及其他支持治疗。
研究A组患者、研究B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研究A组耳穴贴压时间点为术前1d,研究组B组耳穴贴压时间为术后5h。方法如下:取皮质下、神门穴、胃、交感、大肠、阿是穴等主要部位,用75%乙醇消毒处理右侧耳部,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医用胶布中心位置,而后采用镊子,将胶布贴压于耳穴,用拇指、食指的指腹,慢慢按压,直到患者出现酸胀感。此后,由我科护理人员,间隔5h按压一次,每次2min左右,4次/d。耳穴贴压开始时,只贴压单侧,按压时需注意保护耳廓,以免受损。
术后对比分析3组初次排便时间和肛门初次排气时间。
研究A组与研究B组术后初次排便/排气时间,较常规组更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组术后初次排便/排气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小组病例初次排便排气时间常规组47122.06±29.08研究A组4775.34±25.13**研究B组47100.79±27.66*T1/P-8.333/0.000T2/P-4.668/0.000
注:*比较常规组,P<0.05;*比较研究B组,P<0.05。
腹部术后,以胃肠功能障碍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临床治疗通常以药物和一般治疗为主。从中医立场而言,此病为湿热交杂、血瘀气不畅之证。另外,手术这一创伤性的行为,对人体筋骨、皮肉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损伤,而使得机体内存在大量瘀血,血溢外脉,阻碍气机而引起患者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诸多不良反应[4~5],故中医治疗,则认为应当以化瘀、活血、通气为原则。其中耳穴贴压,就是中医疗法中最为突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指出,耳朵属于听力器官,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关系较为密切,与人体的头面、身体、内脏等,互相对应。一旦当躯体出现某一疾病时,耳朵相对应的部分,通常会产生压痛点变形、皮肤点明显变化等诸多反应,对于临床诊断十分重要。刺激这些特异的部位,还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效果。熊国星等[6]研究发现,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行耳穴贴压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应激水平,协助患者面对手术和麻醉的侵袭,并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机体功能。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A组与研究B组,采用耳穴疗法之后,术后肛门排便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的常规组患者(P<0.05),说明针对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予以耳穴贴压疗法,能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耳穴疗法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肯定,但对其应用时间点,尚处于争议阶段。本次研究中,研究A组、研究B组予以耳穴贴压治疗,其中研究A组耳穴贴压时间点为术前1d;研究组B组耳穴贴压时间为术后5h。结果得出,研究A组术后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较研究B组更短(P<0.05),说明术前应用耳穴疗法,疗效优于术后应用。原因分析,是由于耳穴疗法通过刺激机体而出现脑啡肽、内吗啡肽以及β内啡肽等物质,进一步帮助患者调节身体的应激能力,以便于术后患者尽快康复。
总而言之,耳穴贴压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同时术前应用耳穴贴压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