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学模式创新及实践研究

2018-10-12 03:16:38陈雷山东省济宁市医学院
体育风尚 2018年10期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考核成绩生理学

陈雷 山东省济宁市医学院

体育专业是高校的重点专业之一,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形成体育学院这一专业的教学分支机构,并且此类学院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的教学体系,其中,体育理论教学便是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此次研究特从2017级我校体育专业学生之中随机选取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创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和教学意义,现做如下报道。

一、资料以及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体育教育专业2017级的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为(21.37±1.06)岁,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名。两组学生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两组可比。

(二)采取的方法

对照组学生给予传统模式进行授课教学,观察组学生给予创新模式授课教学,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首先,对《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实践的教学方法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将教学内容由教师讲授训练的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

(三)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为教学质量评分、实践及理论成绩考核。

(四)统计学方法

本院在数据统计方面使用的软件版本为SPSS20.0,以(±s)对计量资料表示,以t对其检验,以率(%)对计数资料表示,并以X2检验,当出现的差异比较明显时,统计学意义较为突出,P< 0.05。

二、结果

(一)两组教学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教学质量评分(96.83±2.44)分高于对照组的教学质量评分(82.32 ±2.09)分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t=8.6425。

(二)两组考核成绩的对比

表1: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对比(±s)

表1: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对比(±s)

组别 理论课考核成绩 实践课考核成绩 平时考核成绩观察组(n=100) 89.26±4.48 92.77±5.82 97.89±6.17对照组(n=100) 76.82±3.96 81.73±4.28 88.96±5.47 t 6.9473 7.8164 6.2716 P<0.05 <0.05 <0.05

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理论课考核成绩与实践课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

三、讨论

《运动生理学》属于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之一[2]。通过创新教学,能够从教学思路、内容、方法以及考核方面进行改变,并且能够使教学的效果提。与此同时,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创新。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应该提前对教学思路和内容进行设计,从而使学生的预习能够与教师的设计思路相契合[3];通过多版本教材的经典内容能够形成融合,更加方便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从而实现理论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4]。同时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解放思想,引导学生们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相融合,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和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教学知识和内容,促进教学效率以及学生们学习效率的提高[5]。

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模式进行授课教学,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并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运动生理学考核成绩生理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创新教育理念下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运动生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现代交际(2016年13期)2017-04-13 11:10:20
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运动生理学知识的必要性探究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12: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