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宏 时晓楠 李国瑞
摘要:探寻了公共艺术介入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机制。结果表明,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在公共空间环境改造、公共文化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社区公共环境的改善和公共文化的繁荣,达到社会共同进步。
关键词:公共艺术;新农村社区;途径;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0;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6-0125-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6.03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Way and Mechanism of Public Art Construction in New Rural Community
XIE Hong,SHI Xiao-nan,LI Guo-rui
(Shanxi Institute of Clothing and Engineering,Xianyang 712046,Shaanxi,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ways and mechanisms for the public art intervention in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were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ublic art,as an effective form of public cultural communication,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space environment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public culture. The public art coul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environment and the prosperity of public culture in rural communities and achieve a common progress of society.
Key words: public art; new rural community; way; mechanism
近代公共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價值,通过介入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改变着公众价值,并以艺术形式为载体、文化传播为途径,建构了人与生存环境之间新的关系,它不仅体现在艺术作为视觉形式上的美化作用、提升公众审美情操,更是公共精神的有力诉求,构建起人、公共艺术、环境三者之间新的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农村社区环境大多脏、乱、差,缺乏公共活动,公共理念逐渐消失,公共空间均质化、同质化现象严重。而改善农村公共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的需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在满足农村居民对生活环境必要的物质需求基础上,建立一个能够唤起居民情感共鸣的文化形态,有助于构建一个环境优美的家园,从而提升本地居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1 关注农村社区公共艺术建设的原因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当前新农村面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造就了新农民、新风尚。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昔日聚集的空间被挤压,市场经济的冲击加剧了原有以血缘、地缘构成的农村公共空间的瓦解。新时期农村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乡村公共空间及农村社区建设迟缓,造成传统乡村公共空间的作用逐步被遗忘。
1.1 环境污染严重和空间均质化
受乡村产业变化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公共空间由以往的封闭逐步变为开放。但农村在长期建设中缺乏有效的规划,生产生活条件脏、乱、差现象严重,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农村公共环境遭到严重破环。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量人流涌入乡村,产生大量生产、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了二次破坏。再者,当前乡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效仿城市的建设模式,忽略了乡村中特有的人文风貌、地理特征,只是考虑将城市中的建筑、设施照搬过来使用,造成乡村建设千篇一律,空间单一,均质化倾向严重,破坏了乡村空间中原有的生态平衡。
1.2 缺乏公共活动
以咸阳市李家庄村为例,对村民的线下娱乐活动项目进行了问卷调查(图1)。由图1可知,村民闲暇时主要以看电视、棋牌游戏为主,村民间缺乏有效的交流。邻里之间越来越习惯以小家为活动中心,缺乏交流互动,致使集体观念逐渐淡薄;加之农村在公共教育平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农民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受到限制。
1.3 公共理念消失
受市场经济的推动,农村的多元化发展充斥着以传统家族、血缘为主的乡村聚居方式,若村民一味追求经济价值和城镇的优越物质生活条件,邻里间就会产生相互攀比和较劲等不良之风,致使相互关系疏离,乡村文化认同感下降,公共理念消失。
公共艺术的介入可改变农村公共空间环境,为公众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其特有的形式语言给新农村社区建设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公共艺术的介入对于传承乡村历史发展文脉、建立乡村区域文化认同感、激发乡村空间活力、彰显区域文化特色,打造绿色、环保、生态的特色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公共艺术建设的途径
2.1 历史文化元素
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发掘农村中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质,能够建立起农村特有的文化符号。农村的人文环境是长期的历史积淀,是有别于城市发展向度的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特殊性的集中体,具有其特殊的文化符号和生存经验。农村已有的历史文化遗产,特有的民俗民风,物质文明、非物质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现象和设计元素,探寻其发展脉络,应用美学原理加以整合,梳理并进行有效的艺术语言转化,是成就一件优秀公共艺术作品的必备条件。对于农村这个特定地域的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包括传统习俗活动、独特建筑形式、农作器物及饰物等具有鲜明的乡土特征的元素应用,会极大地提升人们对农村公共空间的识别性,彰显特色公共空间文化的体验性。
2.2 自然景观与艺术性
农村社区的艺术化绝不能脱离农村的地理自然环境、要将艺术创作积极地融入到生态环保意识和景观价值提升的行为中去。以自然界中季节更替、植被森林、地势高低等特征,适应性地选择植物进行栽种,营造出和城市环境中不同的主题风格[1]。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如植被、山石、木料等,将其作为公共艺术制作的材料,就地取材,有利于环保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丰富和提升乡村公共空间整体轮廓。
2.3 场所精神
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曾诠释了场所精神,“场所”不仅指一种物理空间场地,也指对一个人记忆的一种识别性和物体化,是对一个地方的情感默认,是深藏在感性直觉和行为意识里的精神家园。农村社区中每一块地方都有其特定的“气氛”。老房子的沧桑、一座山的轮廓、流水声都可以是构成农村中场所精神的元素。在一些不具备特色文化的农村社区,找寻当地居民的精神信仰、生产特色、生活方式都可以带来创作的灵感。通过公共艺术作品传达出的场所性可以给本地居民提供一个具有启迪性和凝聚力的空间,并给予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乡村整体的行为意识。
3 公共艺术建设的机制
3.1 重塑美丽新风尚
公共艺术是当代地区建设中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对空间创新的自觉和反省,是建立地缘文化,打造生命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生存伦理的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部分[2]。公共艺术建设推进了地方特色文化的重塑,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公共艺术作品,有利于打破乡村的均质化现象,甚至运用某种创意文化的介入,產生一种“无中生有”的创新文化,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内部的非均质化发展,塑造具有环境优美、文化认同感的特色空间。
3.2 扩大对外开放性
产业的转型使农村公共空间与公共活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农村社区空间也由传统的闭塞状态逐步转向开放。公共艺术的介入引起了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广泛关注[3],并通过其独特的价值取向改变着农村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对社会整体发展起着推进作用。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农村社区与外界在物资、信息、科技间互动,改变农村中原本狭隘、闭塞的空间观念,激活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活力,提升公共文化观念和公共精神的追求,建立对外交流的平台。
3.3 培养农民的乡土意识
乡土是寄托乡思乡情的精神家园,乡村中淳朴的文化积淀塑造着独特的人格,并承载着对文化孕育、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责任[4]。公共艺术介入到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了农村社区居民区域认同感及自豪感,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并强化了对社区的自治能力。村民对所处区域的文化认同会与公共艺术作品产生良好地互动,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以其独特的艺术样式和文化内涵,不仅以视觉艺术样式提升了空间的活力和凝聚力,重塑了美丽的乡村环境,而且以发展当地传统特色文化优势,增强了区域自豪感与凝聚力,是公共精神与公共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对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重塑和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
参考文献:
[1] 阿诺德·伯林特,刘锐笛.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2] 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 汪秀霞.融合与重构——城市文脉视角下义乌公共艺术建设[J].美与时代,2014(11):47-49.
[4] 张敬燕.乡村振兴背景下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的路径探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6):75-79.
[5] 宋晓青.构建场所精神——公共艺术在浙江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应用策略[J].现代园艺,2018(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