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德彪小学 吉林长春 130200)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思维主导的学科,而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丰富,抽象思维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一系列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摆、剪、拼、制作、测量、画图等,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体验过程,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课始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以此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自然而然被调动起来,“要我学”就会转变成“我要学”。[1]
比如,在教学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课始教师拿一个纸盒,抛出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个纸盒包上包装纸,这是求纸盒的什么呢?怎么求出所需要的包装纸的面积呢?从而引出“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这个问题。再比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两个长方体实物,让生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引申到数学问题,大小的比较其实就是体积的比较,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强烈的探究欲望便产生,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就变成学生的自主需求,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怎样?[2]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尝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方法,自我验证,自我提炼结论。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思维,自主的探究数学知识。下面以北师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在探究中获得结论的。
1.小组合作探究。教者课前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小组,并选出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为小组长,并选好记录员等。还要给每个小组下发若干根长短不一的小棒,合作前下发“学习记录单”如下:
任意选择三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学习记录单”合作,有的动手摆,有的测量小棒的长度,有的填写记录单。
2.汇报记录单。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者利用班级展台展示。对学生的汇报,小组内可以补充,教师相机做好总结评价。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将不能组成三角形的各边的长度板书在黑板左侧,将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有选择地写在黑板的右侧。各组汇报结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组数据,让学生分析思考:三条边的长度在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反之,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反复验证,最后在老师的点拨下得出结论:最短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最短的两条线段的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就不能围成三角形。由此可知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这一部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独立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能力。
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后,探究没有结束。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要引导学生利用结论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比如,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解决一些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诸如:计算洗衣机包装箱的面积,计算正方体无盖鱼缸的面积,计算房间壁纸的面积(除去门窗)等等。这样的数学问题既与生活相关,又彰显梯度,进行分层练习,正体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逐渐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时,当学生能够针对老师给的三条边的长度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后,教师出示一个有难度有广度的思维训练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几厘米(取整数)?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很难一下子解答,必须经过思考探究计算,才能得出结论。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要善于安排类似的题型,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思维更灵活。
“你听了,但是你忘了;你看了,把它记住了;你做了,你理解了。”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做为数学教师,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多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体验的平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