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2018-10-11 03:20陈骥
系统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网袋术式成形术

陈骥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疾病类型,患者多表现为压缩性骨折。目前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率逐渐升高,也使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生率呈升高趋势,患者多在胸腰椎负重节段骨折,严重影响患者胸腰椎功能,导致患者脊柱稳定性下降,也会影响患者多系统功能,对患者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均造成极大影响。临床统计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5年病死率可达20%以上,及早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恢复患者脊柱稳定性,减轻患者多系统功能损伤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重点[1]。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方式,以往临床多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手术效果显著,但临床报道该术式治疗时骨水泥渗漏风险较高,手术安全性有待提升,且对后凸畸形矫正效果不佳[2]。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是针对骨水泥渗漏形成的新型椎体成形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针对矫正后凸畸形形成的新型椎体成形术,当前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临床对于上述两种术式的具体疗效对比研究较少。为进一步明确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的运用优势,该科室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60例患者实施了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并与60例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该科室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120例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网袋组(n=60)、球囊组(n=60)。 网袋组中含有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跨度60~79岁,平均年龄 69.3 岁(s=8.7);骨折部位:T10 7 例,T11 11例,T12 15例,L1 13例,L2 6例,L3 5例,L4 3例。 球囊组中含有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跨度60~79岁,平均年龄 69.4 岁(s=8.4);骨折部位:T 106 例,T11 12例,T12 15例,L1 14例,L2 5例,L3 5例,L4 3例。网袋组与球囊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内容。

纳入标准:实施临床检查、骨科检查、X线、CT、骨密度检查等相关检查,参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指南》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存在手术指征患者;椎体压缩<70%;完成随访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3]。排除标准:存在其他骨科疾病患者;其他因素导致的椎体骨折患者;存在手术禁忌患者;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手术治疗配合度不高患者。

1.2 方法

网袋组实施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使用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病症部位,实施常规局麻,椎弓根入路,30~40°角对距棘突3 cm位置进针,保证穿刺针处于椎体中前部位1/3位置后,置入工作套管。置入扩张矫形器,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逐渐扩张弹簧片,对患者周边骨组织进行旋转切割处理,形成椎体空腔,植入网袋,在套管中置入椎体通道,在X线C臂机辅助下对骨填充网带中注入骨水泥,使网袋膨胀,避免骨水泥经网带边缘呈线条状渗出,保存患者X线正侧位图像,拔出穿刺针,加压包扎处理。骨水泥凝固后结束手术。

球囊组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常规局麻,对患者椎体后缘穿刺,于患者椎体前中1/3位置进入工作套管。置入球囊,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复位理想后,停止扩张,并将球囊取出,在X线C臂机透视下,分次向腔内高压注入骨水泥。保存X线正侧位图像。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①分析总结不同术式下患者椎体畸形矫正(Cobb角、椎体高度)效果。②分析总结不同术式下患者骨折部位疼痛状况。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总分0~10分,评分高低与疼痛轻重正相关。③分析总结不同术式下患者骨水泥渗漏状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术式下患者椎体畸形矫正效果分析

网袋组、球囊组患者术后1年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网袋组患者术后1年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与球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不同术式下患者椎体畸形矫正效果分析(±s)

表1 不同术式下患者椎体畸形矫正效果分析(±s)

组别Cobb角术前 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mm)术前 术后1年椎体中部高度(mm)术前 术后1年网袋组(n=60)球囊组(n=60)t值P值27.2±4.1 27.3±4.6 0.126 0.900 15.3±3.5 15.1±3.7 0.304 0.762 15.8±2.1 15.8±2.3 0.000 1.000 24.0±1.2 24.2±1.5 0.806 0.422 16.4±2.4 16.3±2.5 0.224 0.824 24.3±1.1 24.4±1.2 0.476 0.635

2.2 不同术式下患者骨折部位疼痛状况分析

网袋组、球囊组患者术后骨折部位疼痛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网袋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骨折部位疼痛评分与球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不同术式下患者骨折部位疼痛状况分析[(±s),分]

表2 不同术式下患者骨折部位疼痛状况分析[(±s),分]

组别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1年网袋组(n=60)球囊组(n=60)t值P值6.2±1.2 6.1±1.3 0.438 0.662 2.2±0.3 2.1±0.4 1.549 0.124 1.9±0.4 1.8±0.4 1.369 0.174

2.3 不同术式下患者骨水泥渗漏状况分析

网袋组患者中骨水泥渗漏2例,球囊组中骨水泥渗漏12例。网袋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3.3%较球囊组20.0%明显降低(χ2=8.086,P=0.004)。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发生率高,不仅影响患者椎体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引起椎体畸形,引起相关脏器及系统功能损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极早恢复患者椎体解剖结构,改善脊柱稳定性,并减轻患者身体痛苦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原则[4]。手术治疗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以往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最为常用的术式,该术式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手术疗效受到实践肯定。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过程中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通过骨水泥凝固后与骨小梁交错嵌插促进椎体稳定,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椎体高度,改善椎体功能。但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仍具有限制,治疗后难以达到压缩前椎体高度、椎体排列状况,且临床实践显示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并发症较多,以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最高,可达40%,骨水泥渗漏后将渗入到周边血管及组织,导致患者出现肺栓塞、感染、截瘫等[5]。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在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对患者后凸椎体进行针对性处理,通过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等处理可有效矫正患者后凸畸形状况,促进并到椎体高度升高,修补塌陷终板,进一步促进患者椎体高度恢复,及早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椎体功能;且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时先通过球囊扩张形成椎体空腔,使得骨水泥高压注射时渗透风险明显下降,因此,该术式在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也具有一定效果。且相关研究提出该术式治疗过程中通过球囊扩张过程将引起患者骨组织紧密压实,使得渗漏骨水泥常难以进入骨小梁间隙,导致患者骨水泥与骨小梁绞锁明显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患者术后继发椎体骨折风险增大。该研究中尚未出现继发椎体骨折患者,可能与研究样本数较少及研究时间较短相关。

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采取骨填充网袋辅助骨水泥填充的治疗方式,该术式主要针对骨水泥渗漏状况实施干预。该研究中网袋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3.3%较球囊组20.0%明显降低,孔庆华等人[6]的研究中,实施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骨水泥渗透0例,说明实施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在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分析原因是:新型骨填充网袋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组成,其组织相容性效果良好,椎内使用骨填充网袋时对患者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且使用骨填充网袋时骨水泥通过网袋上小孔可渗入梁小骨间隙,促进绞锁结构形成,提升椎体稳定性;绞锁结构形成后也可进一步抑制骨水泥渗出,进而使骨水泥渗漏风险下降[7-8]。但实施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过程中实施骨水泥注射时,仍需控制骨水泥注入速度及注入量,避免单次注入过多或过快注入骨水泥,并在注入时使用X线C臂机辅助透视,控制注入量,及早发现渗漏状况。椎体形态及结构变化是影响患者脊柱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引起患者相邻椎体骨折、病椎再次骨折的重要诱因[9]。该次研究中网袋组患者术后 1 年 Cobb 角(15.3±3.5)、椎体前缘高度(24.0±1.2)mm、 椎体中部高度 (24.3±1.1)mm 与球囊组(15.1±3.7)、(24.2±1.5)mm、(24.4±1.2)m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付国勇等人[10]的研究中,椎体后凸成形组患者术后 7 d Cobb角(10.711±0.974)、椎体前缘高度(22.144±1.126)mm、椎体中缘高度(22.622±1.040)mm 较骨填充网袋组(11.789±0.891)、(20.256±1.250)mm、(20.978±1.050)mm 更优,显示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早期患者椎体高低、椎体畸形改善效果更优,该研究未分析患者近期,但远期疗效方面,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可达到与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当的纠正脊椎畸形效果。此外,该次研究尚未对比两种术式的手术创伤差异性,也未分析两种术式下患者远期具体椎体功能恢复效果,未来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实施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时可达到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当的远期效果,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恢复,且患者骨水泥渗漏风险更低,运用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网袋术式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网袋埋藏和自然环境下测定森林凋落物早期分解过程的比较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骨填充网袋在治疗kummell病中的应用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