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探讨

2018-10-11 03:20张芬
系统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阿司匹林神经功能血栓

张芬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四科,山东济南 2500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其主要特征,对患者身体健康水平与生命安全性均构成不同程度威胁[1]。早期诊断并施以有效治疗方案,在延缓病患病情,缓解症状与优化生活质量等方面体现巨大价值。该院在对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效果相对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异常以及对该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按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1~74岁,平均(67.4±3.7)岁;病程 3~74(37.5±3.4)h;病变位置:脑干、颞叶及顶叶分别是10例、16例、4例;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重型4例,中型18例,轻型8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 12 例;年龄 60~75 岁,平均(67.1±3.2)岁。 病程 3~71(36.2±2.9)h;病变位置:脑干、颞叶及顶叶分别是9例、15例、6例;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重型5例,中型18例,轻型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 (规格:2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32026260),75 mg/次,qi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通。血栓通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Z23020823)与0.9%氯化钠注射液 (规格:100 mL∶0.9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0614),静脉注射,qid。所有病例均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效果。

1.3 评价标准

1.3.1 疗效评价标准 依照我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关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于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1次评分。结合NlHSS评分降低情况评估治疗效果:①基本痊愈:经治疗后,患者 NlHSS评分降低幅度91%~100%;②显效:NlHSS评分降低幅度46%~90%;③有效:NlHSS评分降低幅度18%~45%;④无效:不符合上述评价标准。临床治疗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数×100.0%。

1.3.2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共包括躯体角色、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越优。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l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所有病例 Nl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2周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13.90±5.47 13.84±4.53 1.241 2.341(2.28±1.38)*9.26±4.66 10.241 0.000

2.3 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给药治疗后,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为 (82.67±6.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3.98±5.12)分,且各功能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当下,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造成我国人口死亡的重大病因之一,而致使脑梗死出现的原因是多样的,其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脑组织会产生局部缺血缺氧性坏死,同时伴有相关并发症,以神经功能缺损最为常见。有报道显示,缺血性脑梗死在脑血管病患者死亡总量的50.0%以上,急性脑梗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可能减缩其寿命[2]。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aP<0.05。

组别 躯体角色 情绪角色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79.58±5.32)a 57.65±5.14 7.541 0.024(79.65±7.71)a 60.23±6.36 6.211 0.034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总体健康(82.04±5.97)a 63.54±5.87 7.254 0.000(79.06±7.84)a 59.47±7.74 6.214 0.024(82.67±6.95)a 63.98±5.12 5.214 0.314

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点是通过减轻患者血液粘稠性的方式,促使其血脂水平下降,助力于体内血浆纤维蛋白原清除进程,与此同时调整并改善患者脑部血液供应情况。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对患者施以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优化其生活质量,进而获得预期治疗效果[3]。过去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时,主要是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在阻断血栓形成过程方面体现出一定价值[4]。阿司匹林是一类常用的抗栓药物,在该病症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机理是:采用促进血小板环氧合酶乙酰化功效发挥的方式 ,进而减少血栓素A2生成量,管制血小板汇集过程,并且阿司匹林也可以通过管制磷酸腺苷H相汇集过程的方式,以进一步优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但是单一给药方法,取得的效果欠佳,患者经常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以皮疹、溃疡、胃黏膜损伤等为主,以致患者躯体痛苦感更加强烈[5]。

最近几年中,中药在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认为,脑梗死归于中医“中风”范畴,血气不畅、认为其发病与气血阻滞、经络受阻等均是该病诱发诱因,故此在治疗期间应遵照活血通络、祛瘀阻滞等原则。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从中药三七的根部获得的,三七总皂苷是其活性物质,具备很强的内皮素拮抗剂的功效,可采用合成一氧化氮方式,发挥抗组织缺血的功效,并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过程,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进而助力于脑神经功能恢进程[6]。在该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血栓通其还能对二磷酸腺苷 、花生四烯酸等物质生成过程起到阻滞作用,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纤溶能力,对血管的收缩功能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缺血血管的损伤程度。而阿司匹林因为在胃中抗酸效果优良,故不易被溶解,生物利用度相对较高,对血栓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阻断作用,与血栓通联合应用,进一步提升抗血栓形成效果[7]。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刘蓉蓉[8]研究结果相似,药物联合应用可行性进一步被证实[9]。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和孙丹[10]研究中结果较相似,孙丹将2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87.5%(P<0.05)。由此可见,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优化其晚年生存质量,提升生活能力,该治疗方案在脑梗死疾病治疗领域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阿司匹林神经功能血栓
Me & Miss Bee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