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10-11 02:23:00高丽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上机连续性体温

高丽娟,李 星,鲁 玫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28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追求身体上的健康,更是生命质量的提高。连续肾脏疗法主要是通过体外循环血液精华,通过连续的、缓慢的清除水以及血浆中溶质的一种技术,用来代替肾脏功能,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稳态平衡[1]。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及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笔者在2016年6月~12月行CRRT的治疗过程发现一段时间内患者发生了低体温患者较多,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发现CRRT引起的低体温分析不全面,故选取2016年6月~12月来我院实施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的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找出引起低体温的原因,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一般情况下体温的维持是产热和散热2个过程的动态平衡,人体机体的热量主要是通过皮肤的传导、辐射、蒸发、对流等方式散发[2],那么在CRRT治疗过程中出现低体温主要是因为CRRT治疗时间长,大量血液被引出体外再回输到体内导致热量丢失、体温降低,出现低体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16年6月~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实施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的患者,在2016年6月~12月全科CRRT治疗例次达500例,从500例次随机选出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3例(72%),女31例(27%),年龄18~74岁。神经系统疾病10例,消化系统疾病25例,呼吸系统疾病18例,泌尿系统疾病13例,心血管系统疾病7例,休克11例,多发伤11例,其余29例。其中发生低体温患者28例(25%),正常体温患者86例。纳入标准:(1)CRRT治疗患者;(2)CRRT持续时间超过12 h。排除标准:(1)患者自身体温不升的;(2)下丘脑病变的患者;(3)恶液质的患者。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类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由研究者自行设计,材料和仪器有:①血透机:费森、贝朗、金宝(加温缠绕式)、金宝(包裹式);②室内温湿度计;③水银温度计;④PICCO机。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疾病诊断、CRRT治疗期间有无使用镇静药、有无使用血管活性药、CRRT治疗前体温、血透机加温管类型、上机加热温度、上机后几小时出现低体温,最低体温,上机血泵速度、置换液速度、脱水速度,CRRT 4 h、10 h、16 h、22 h后的体温、血泵速度、置换液速度、脱水速度,行CRRT时患者的保暖措施、特殊暴露操作、有无输液、温度监测方式。患者使用药物的调查、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前的体温进行调查、对连续性肾脏治疗的畸形做出调查、对室温进行监测、对单次治疗时间进行调查[3]。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患者行CRRT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都遵循:保持病房的整洁,定期通风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在操作前对患者解释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的必要性,本研究选择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并同时是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营养计划[3]、治疗前对清醒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因为患有此病有时会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适当的心理疏导可以避免患者产生应激反应;所有资料、数据的搜集都是由研究者1人借助调查对象的患者护理文书、CRRT监测数据、CRRT观察表进行搜集,对结果做出分析,统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患者低体温的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纳入114患者,其中男83例,女31例,低体温组患者28例,正常体温患者86例,4h内脱水量及患者所患疾病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所有调查项目未发现有差异。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革新,很多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思路。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就是其中之一,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是利用对流弥散为主要的驱动力,通过高分子膜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及溶质连续的过滤出来[4]。但是患者在进行此项治疗有时会产生低体温的现象,低体温可能有道患者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影响患者的预后。关于低体温的研究:国外研究Nunnally等将低体温定义为35℃。但在CRRT治疗中,多少温度为低体温,各研究所用指标各不相同,部分CRRT相关研究定义低体温为体核体温低于36℃[5]。现就2016年6月~12月年来我院实施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的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对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患者低温的影响因素做出探讨。首先对所有患者的基础情况作出调查,对患者所患疾病,性别,年龄做出基础调查。对所有患者除了原有疾病的之外其余治疗方式均相同。其中发生低体温组患者28例,正常体温患者86例。两组患者的差异并得出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患者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我们对两组患者的多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第一,患者的年龄性别对于低体温的出现并无影响。第二,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的患者易出现低体温。第三,患者是否使用镇静药物,是否使用升压药降压药物对于患者低体温的出现也并无太大影响。第四,患者之前体温在36.0~37.2℃易出现低体温,但是计算结果并无统计学意义,所以还应该继续进行讨论。第五,患者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的机型对于患者是否产生低体温也并无影响。第六,4 h无脱水的患者一出现低体温。第七,患者4 h置换液量为2300 mL的极易出现低体温。其余为患者上机血泵的速度、上机水量、上机置换液量、患者进行治疗的室内温度、单次治疗的时间均对患者出现低体温无影响。国际研究认为,患者开始治疗4 h内体温下降明显,所以应该在此时间段明显[6-7]。以及患者使用的液体体温的高低也对患者低体温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影响。第三女性患者及基础体温低的患者也容易出现低体温的状态。但是我们的实验样本还是过于少,未能对以上结果做出充分的研究,今后我们仍将对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产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做出探讨。

表1 上机4h脱水速度不同组别的CRRT前后重复测量体温比较(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表2 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度量:MEASURE_1 转换的变量:平均值

表3 估计度量:MEASURE_1

表4 成对比较度量:MEASURE_1

0.097 0.589 .869 -1.071 1.266 5 1-0.661 0.588 .264 -1.829 .506 5 2-0.096 0.596 .872 -1.279 1.086 3-0.150 0.590 .799 -1.323 1.022 4-0.097 0.589 .869 -1.266 1.071

表5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调查

综上所述,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患者出现低体温主要与4 h 内脱水量及所患疾病有关。

猜你喜欢
上机连续性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晚晴(2016年11期)2016-12-20 19:06:26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