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丽,赵立文,牟艳霞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1.重症医学科;2.妇产科,新疆 伊宁 835000)
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显现,加上不良生活习惯、生存压力等影响,高危病症发病率越来越高,ICU病房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大大增加了医院急诊压力。对于ICU病房患者而言,通常为了开展辅助护理,实施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方式,通过开展吸痰护理,能够不断提高患者呼吸顺畅性,从而维持生命体征,降低病死率,但是在使用吸痰器时会大大增加交叉感染、气道损伤甚至引发低氧血症等,严重时直接威胁患者生命[1]。本人对所在院开展的密闭式吸痰器在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护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就诊且在ICU病房实施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59.9岁,主要病症:颅脑损伤、重症肺炎、挤压伤、急性呼吸衰竭例数分别为22例、11例、9例、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56.7岁,主要病症:颅脑损伤、重症肺炎、挤压伤、急性呼吸衰竭例数分别为24例、12例、6例、8例。两组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高危病症,需要在ICU病房进行综合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明显气道损伤等情况。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并采取综合治疗方式进行紧急抢救。对照组使用呼吸机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应用开放式吸痰器进行吸痰,将呼吸机模式调整为吸引支持型,按照操作规程实施消毒-打开吸痰包,取出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连接-断开呼吸机管道,连通吸痰管和气管插管,按照吸痰操作流程进行吸痰-进行吸引管道分离、冲洗、消毒等,反复按上述步骤操作[2-3]。
观察组引入密闭式吸痰器进行辅助吸痰,将气管插管、呼吸机、吸痰管等进行三方连接和固定,按照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操作规程,确定好压力和角度、深度后进行吸痰操作,根据痰液情况确定反复吸痰次数,操作饭毕后进行冲洗。
吸痰过程中密切监视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痰液情况。
主要对吸痰操作简易程度、吸痰耗用时间、吸痰时患者氧饱和度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采用SPSS 16.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ICU实施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吸痰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操作简易程度更优。同时减少了低氧血症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低氧血症、交叉感染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应用密闭式吸痰器,一方面由于吸痰管外面有透明薄膜,所以护理人员不需要佩戴无菌手套既可以实现连续性反复操作,降低了更换吸痰管的时间,从而缩短了吸痰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抢救,另一方面应用密闭式吸痰器,不需要在吸痰过程中将呼吸机断开,从而确保机械通气连续操作,有效维持PEEP,大大降低了低氧血症等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密闭式吸痰器本身密闭性高,需要进行大量移动或者变换,确保装置始终处于密闭状态,降低了感染率和耗材使用情况,体现了环保要求[4]。总之,密闭式吸痰器在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过程中护理效果较好,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