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艳 孙雨琴 朱 哲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也逐步深入。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现状如何呢?本文选取有着“中华学术的窗口”盛誉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以下简称《小学数学教与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了解当下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一步为其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小学数学教与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国家一级教育专业期刊,该刊的载文汇集了国内期刊的精品佳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代表了学科研究的前沿。鉴于此,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查阅2013—2017年《小学数学教与学》的纸质版和电子版,从载文源刊、载文作者、载文内容、引文4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获得一些结论和启示。
某期刊的文章被《小学数学教与学》转载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期刊文章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质量水平。统计表明,这5年的60期载文共882篇(除去观点摘录、相关题录),这些文章的来源期刊有76种,其中不仅包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还包含一般的刊物。这不仅说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刊源比较丰富,同时表明《小学数学教与学》在文章选取时以文章的质量为第一标准。
这5年,各主要期刊被转载文章的数量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显示,以上15种期刊被转载的文章皆在20篇及以上,被转载文章数量总和达到720篇,约占被转载文章总数量的81.6%。由此也表明以上15种期刊是《小学数学教与学》的主要来源期刊。其中《小学教学》等6种期刊这5年的被转量均在60篇以上,是众多源刊中的高产期刊,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平台。
(1)作者单位分析。
对882篇载文第一作者的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载文中作者为中小学教师的数量最多,达到 447篇,所占比例约为 50.7%,约有 18.5%(163篇)的载文作者为各科研单位的教研员,约有12.9%(114篇)的载文作者来自各师范类院校,约有 6.2%(55篇)的载文作者来自综合大学(师范类大学除外),其余载文作者来自其他单位。数据表明,一线教师为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扮演研究者的角色,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教学的进步。各级教研员、师范类院校师生紧跟其后,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教育科研水平。
(2)高频作者分析。
高产作者一直是期刊的中坚力量。本文以被转载文章超过4篇的作者作为高频作者。载文中被转载文章最多的作者是郑毓信、陈惠芳、叶柱(7 篇),接下来是华应龙(6 篇),曹培英、朱德江、陈敏(5篇),张奠宙、吴正宪、徐建文、郜舒竹等(4篇)。可见高频作者中不仅有资深的教授、教研员,还有优秀的一线教师。这说明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科研队伍相对稳定,同时也说明无论是高校、教科院还是小学,都是精英辈出。
(3)合著情况分析。
在882篇载文中,合著文章共有 226篇,约占总数的25.6%。可见,目前我国数学教育还是以个人研究为主。在所有合著文章中,既有同省合著的也有跨省及跨国合著的。统计数据显示,这5年来合著文章数量(依次为37篇、43篇、33篇、48篇、65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重视与不同单位的同行或相关人员合作研究,尤其是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合作。
(4)作者地域分布情况分析。
对这5年载文作者所在的地域进行统计,数据显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载文作者地域分布较广,但分布情况极不均衡。排名前六的省市是江苏(349 篇)、浙江(167 篇)、北京(83篇)、福建(52 篇)、广东(37 篇)、上海(30 篇),多集中在沿海地区,且经济比较发达。可见,经济发达区域较经济不发达区域更注重教育科研,其教育质量、科研水平是与经济水平息息相关的。
(1)栏目设置分析。
栏目设置是刊物的框架,同时对作者和读者来说具有极好的导向作用。由此,对这5年的栏目设置进行统计分析。《小学数学教与学》载文分为七个模块:理论、专题、课程、教学、教师、学生及评价。其中专题这个模块所占比重最高,约为28.0%(247篇)。该刊专题模块是基于学科发展的动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所占比重之大也说明了该刊对学科前沿的重视。接下来是教学模块(237篇),又细分为教学设计、教学研究、教学策略、作业设计和备课参考这几个部分,说明《小学数学教与学》对教学模块的重视和多元化发展。其他模块如理论、课程、教师、学生及评价,每期也都精选 1~2篇文章,使得《小学数学教与学》的研究范围更广、层次多元。
(2)载文研究热点分析。
虽然《小学数学教与学》将载文分成了以上几个模块,但实质上它们是以教育教学为主题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那么,这5年的载文主要研究了教育教学的哪些方面呢?笔者通过统计载文关键词与标题中心词的方法,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中,以这5年载文为搜索范围,确定了以下词汇为高频词汇(如表1):
表1 高频词汇表
除了以上高频词汇,学习过程(21篇)、概念(20篇)、活动经验(15篇)等在载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间接反映了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
(3)载文研究方法分析。
任何一项研究都有其方法。本文以别敦荣教授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为依据,并结合这5年的载文内容,将文章撰写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分为理论思辨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设计研究和其他(调查、实验、访谈研究)。统计过程中,每篇文章以其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统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每一年的期刊中随机抽2期为样本,将文章的研究方法归类并整理,以此来反映载文整体的研究方法比重。结果表明,在各类研究方法中,案例研究被使用的频率最大(约为48%)。说明研究者善于从实际教学案例中反思,从教学实践中寻求真知。接下来是理论思辨研究(约为28%),即主要由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进行的推理、总结。所占比例较少的是设计研究(约为8%)、比较研究(约为2%)。以上所得的比例结果也与《小学数学教与学》栏目的设置相关联。
引文分析法作为一种研究文献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网络化与可视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献被引用的类型和老化规律如何呢?本文主要从引文类型和引文年代两方面对这5年载文所使用的参考文献进行宏观分析,进而得出一些结论。
这5年的载文中没有参考文献的为547篇,所占比例约为62.0%。没有参考文献的文章其作者多为一线教师,他们更多的是关注教学实践中的教与学,对现有文献的利用率较低。
在含有参考文献的335篇文章中,所引的文献共计2113条,其中单篇文章引用的文献最多的有 36条,最少的为 1条,平均引文量约为 6条。下面对载文所引文献作具体分析。
(1)引文类型分析。
从引文的语种来看,可将其分为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这里指译文书和英语)。据统计,这 5年的引文量逐年增多,但外文文献引用的比例一直低于20%,即中文参考文献是载文作者的主要参考来源。
从引文的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以下8个类型:期刊文章(J)、专著(M)、论文(A/C/D)、大纲标准(S)、报纸文章(N)、电子文献(EB/OL 或 DB/OL)、其他(R/K/G/Z)。
统计结果显示,在载文作者所引文献中,期刊文章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总引文量的55.0%,为文章写作中的主要参考资料来源。这个规律也反映了当前文章写作的实际情况。期刊在形式上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国内或国外专业期刊、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均会收录质量较高的电子版期刊,所以期刊类的文章较易获得。除此之外,由于期刊自身的学科性、代表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也广受文章写作者的青睐。排在第二位的是专著(约占31.2%),专著多指书籍,篇幅较长但研究的内容较全面、系统,同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这些特点直接影响其被引用率。引用率较低的是报纸文章、电子文献、报告等类型。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这些资料的流传度不够,相对来说不易获得,另一方面则是文章作者对这些资料的关注不够,对网络上的电子公告、网上数据库的资源利用率不高。
总体来说,引文的类型是比较广泛的,且主要集中在学术期刊、专著、论文等类型上,对大纲标准、报纸文章、电子文献等的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2)引文年代分析。
对引文的年代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文献的老化规律。依据这5年载文的引用文献将其分为四个年段,分别是1990年之前、1990—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7年,统计结果为:这四个年段的引文条数依次为 163、241、766、943。其中引用的文献所占比例最高的是2010—2017年段,约占引文总数的44.6%;其次是2000—2009年段,约占引文总数的36.3%。总体上,从引文的出版年份来看,引文数量随时间推进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可见,载文作者密切关注数学教育发展的动态,与时俱进,在注重文章时效性的同时,也不忘回顾经典。
《小学数学教与学》涵盖了数学教育研究的多个领域,反映了学科的最新动态与前沿,是国内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高品质刊物,我国各大科研单位及高校都以本年度被其转载数量为荣。那么,对于当前的数学教育研究者来说,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文章、提升被转载率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作者在选题时一定要对选题进行价值分析与判断。《小学数学教与学》中不同比重的栏目设置间接反映了当代数学教育研究的重心,故笔者建议在选题时或关注对教学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或结合当前教育研究热点,进行深入解读,使其成果更具有利用价值。
数据显示,这5年的合著文章数量逐年上升,但总体来讲合著文章所占比例只有约25.6%。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还是以个人为主,合作研究有待加强。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认为:“学习中有两种东西是最重要的,一是信心,二是合作。”数学教育研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更需要高校教师、一线教师、教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增强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合理并有效地查看文献有助于研究者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与不足,同时有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现有的文献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成果都值得作者借鉴。建议在写文章之前,有针对性地阅读高质量的文献,积极吸取各国先进的优秀成果,提高自身文章的学术水平。
虽然这5年的载文源刊多达76种,但约81.6%的载文来源于《小学教学》等15种主要来源期刊,而来源期刊的排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学术水平,因此,建议文章作者在提高文章的质量的同时,在投稿时优先考虑这些主要来源期刊,以增加文章被转载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