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合作学习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2018-10-09 06:07徐红彩
高教探索 2018年8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合作学习大学生

徐红彩

摘 要: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采用强度抽样的原则选取43名在校大学生为访谈对象,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合作学习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标、计划、分工、合作、积极性、交流沟通、矛盾冲突、组长、评价、监督10个概念范畴会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其中,目标是合作学习活动的核心;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监督与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合作学习;大学生;扎根理论

一、引言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的学习交往来完成小组任务,并以小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学习活动。[1]近年来,随着团队学习、MOOCS、翻转课堂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合作学习逐渐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尽管合作学习被认为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但研究者们发现,在合作学习的具体实践环节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郑家福等人发现,合作学习实践存在流于形式、小组成员参与度不高、分组随意等问题。[2]陈龙翔、张伟平认为,当前合作学习实践存在着组织随性、过程失控、评价失真等异化现象。[3]

有学者对影响合作学习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王静的研究表明,在解决开放问题时,小组层面的小组潜力、小组互动、小组氛围,以及个人层面的智力、人际交往等因素会对小组解决开放问题产生影响。[4]丁桂凤等人认为,团队组长管理风格、团队承诺、团队集体效能感、团队凝聚力四个群体变量对团队学习成绩有明显的预测作用。[5]刘红霞等人在对大学生团队学习的研究中得出五个结论:(1)共同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成员相互认同感;(2)团队奖惩规范增强成员依赖程度;(3)团队说服力影响团体协作能力;(4)互评机制强化成员参与意愿;(5)和谐团队氛围提高归属感与凝聚感。[6]郭卉等人的研究发现,团队成员的集中投入度、与学长的互动和与同学的互动可以用来表征大学生的科研学习水平。[7]

上述研究对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展开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但还是零散的、不深入的,尤其没有基于合作学习的具体实践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框架。此外,当前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索多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相对不足。在此情形下,本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合作学习效果、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阐述

该如何构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合作学习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呢?本研究认为,只有扎根于大学生学习实践,收集有合作学习经验的大学生的一手数据,才能较好地解決这个问题。基于扎根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更适用于本研究。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8],其宗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扎根理论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

1.研究对象

质性研究中的抽样经常遵循“目的性抽样”中的强度抽样原则,即寻找那些能够为本研究提供非常密集、丰富信息的个案作为样本。作业是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创意设计、项目实践、调查研究等。在大学阶段,教师与学生经常选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这些作业。根据质性研究的抽样数量不少于12个的规定[9],本研究选取某专业大二、大三的43名大学生为研究样本。这些大学生每人至少参加过5个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符合强度抽样的要求。

2.访谈问题

为避免个人经验对访谈结果造成干扰,研究者在设计访谈问题时抛开个人观点,以不带预设地去收集一手数据。考夫曼(Kaufman)认为,访谈提纲中列出的问题应尽量开放,使受访者有足够的余地选择谈话的方向和内容[10]。本研究将访谈内容设计成两个开放式访谈提纲:(1)你在参加合作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阻碍?如果有,请尽可能地说出(或写出)这些困难和障碍;(2)你认为这些困难和障碍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吗?要求学生结合合作学习经历,谈谈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43名学生接受并完成了访谈任务。

在数据分析阶段,针对一次访谈数据整理后浮现出的几个重要问题,研究者又抽取访谈对象中的12位同学进行了二次深入访谈,访谈的目的是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下文将分别进行描述和分析。

3.编码概况

一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通过Nvivo11软件对43位受访者反馈的全部影响团队学习的困难和障碍进行逐一分析,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关键词提取(关键词对应的描述词语来源于原始资料),每个关键词作为一个节点。一级编码分析处理结束后,在Nvivo11软件中共得到233个节点。

二级编码,即关联式编码。对开放编码得到的233个节点进行同类或相近类归类,归纳整理后得出10个影响大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范畴——目标、计划、分工、合作、积极性、交流沟通、矛盾冲突、组长、评价与监督。各范畴对应的一级编码数如表1所示。

三级编码,即核心编码。研究者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多次查询和分析,探寻查找10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内在联系,构建出大学生合作学习影响因素结构图。

三、数据与分析

1.目标

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对于期望实现的小组学习结局做出的具体规划。研究发现,学习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目标不明确,许多成员并不能很清晰地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小组学习目标;②目标不统一,小组成员对目标的定位存在差异,对于目标完成程度的期望值不同,有的同学力求做到完美,有的同学则只希望能达到教师的最低要求;③没有目标,小组成员没有商议或讨论过小组要完成的具体目标,导致一些同学处于“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的困境。具体如表2所示。

在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访谈中有的同学提出:“小组目标的确定,要由组员参与讨论、组长负责制定并明确。不仅要有课程作业的总体目标,还要有完成这个总目标的阶段性目标。”受访者多表示,经过成员讨论而制定的小组目标可以“保证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基本一致”。

2.计划

小组合作学习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关系着合作学习的实际进展。在学习计划层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学习计划不合理,如“团队计划不合理,不能理性地做计划,学习活动无组织开展,非常混乱”;②学习进程被拖延,如“计划实施过程不统一,过程中常常因某个人的个人因素导致整个团队进程推后”;③单个组员的空余时间与小组共同学习时间冲突,如“空余时间冲突,无法经常相聚讨论交流”。详见表3。

关联分析认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计划的不合理会影响合作学习目标的完成。而学习进程的拖延、组员共同学习时间冲突等因素则不利于小组成员的交流与沟通,也容易造成组员间的矛盾与冲突。

3.分工

分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见表4):分工不均、分工没有结合成员特长、分工不明确、没有分工。比如,有同学表示“分工往往瞬间就被非理性地完成了”、“部分人任务多,另一部分人没有机会展示自己”、“没有因人而异的分工,有人擅长做PPT,却被安排演讲”。

在倡导“合作”学习的情景下,“分工”似乎显得没有必要。然而经过对访谈数据的深入解读,研究者发现在合作学习中,“分工不均”会严重影响组员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没有分工”或“分工不明确”则会直接影响到成员的学习效率。科学合理的分工是小组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保障。有学者提出:“若无视学生个性特点、缺乏相应的任务分配,只能使合作陷入相互推诿、盲目做功和滥竽充数等乱象之中。”[11]只谈合作、不讲分工断裂了合作与分工的关系,致使合作难以完成。

4.合作

学习的合作精神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关心进而共同提高学习成绩的行为。[12]研究发现,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存在几个问题(见表5),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成员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二是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行为。例如,有受访者提到,“缺乏整体观念,成员都在忙自己的,总是以自己的眼光看问题”,“有成员喜欢单干,没看好合作学习”。研究还发现,在小组成员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并进行相应分工后,一些成员并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合作,表现在“不懂得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只分工不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他们参与过不少合作学习的相关实践,但仍缺乏有效的合作学习技能。

5.积极性

研究发现,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不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不配合其他组员”、“懒散拖拉”、“存在负面情绪”以及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缺乏相应兴趣”等方面,见表6。對原始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得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因素明显受到其他几个因素的影响,比如分工不均、对目标不满意、组长缺乏领导能力等都会造成成员的不积极态度。同时,成员对小组活动的不积极表现又会对其他因素,如学习计划的完成、小组合作行为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6.交流与沟通

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是合作学习中“合作”行为的重要体现。调查发现,交流效果差、交流少以及成员缺乏交流技巧是常见的问题,见表7。有成员表示,“碰面开会不多,有的人经常缺席,彼此之间不了解”,“有问题不沟通或不经常沟通,严重影响学习进展”。在交流技巧方面,小组成员“缺乏有效的交流,各有各的想法,意见很难统一”,“成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好的想法被忽略”。

本研究发现,有效的交流沟通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通过交流沟通,可以产生小组成员一致认可的学习目标,可以促进学习计划的制定及执行,可以促进合理分工与有效合作,更能化解成员间的矛盾与冲突,提高成员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相反,无效的交流沟通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几个因素,比如会造成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致使学习计划被拖延等。

7.矛盾冲突

在合作学习实践中,成员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负面影响因素。有26位同学提到矛盾与冲突会对合作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这些影响因素表现在:成员之间存在矛盾与争吵、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平等、成员间存在意见分歧等方面,如表8所示。

通过使用Nvivo 11软件查询各节点之间的联系,发现成员间的矛盾与冲突多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组员之间交流少;②个别组员懒散或不积极;③组员缺乏合作学习技巧;④小组长对小组学习任务不负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作为;⑤组员对小组学习目标不满意;⑥对小组分工不满意等。访谈数据显示,成员间的矛盾冲突极大地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进展,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小组学习无法继续进行。比如,“部分组员不作为的行为打击了认真工作的同学的积极性,导致任务完成缓慢”;“组内矛盾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小组解散”。

8.组长

访谈数据显示,组长是大学生合作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组长或组长相关能力(威望、决断力、领导力、执行力)不强是影响合作学习的主要因素,见表9。有的同学认为,“要有一个协调性的组长,催促组员完成任务,他应是一个积极的人,带动(大家的)热情,利于大家沟通,他是主心骨”。

通过对原始访谈数据的再次整理,研究发现,受访者对组长的职能定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善于决策,能统一成员意见,确定小组合作学习方向;②促进合理分工,能结合成员优势/劣势进行明确分工,能整合小组全体成员的知识与技能;③善于协调沟通,能及时化解小组成员间的矛盾与分歧;④能统筹全局,具有带领组员完成小组学习目标的执行力、监督力与领导力。

9.评价与监督

评价方面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集体评分不合理”,例如,“集体考核不合理,致使很多同学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和时间,选择搭便车”。而监督方面的问题则表现在对学习过程监督行为的缺失。对这两个影响因素的深入访谈发现,许多同学认为评价与监督是组长或老师的职责,所以他们较少关注。研究还发现,目前较为普遍的小组集体评分并不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绝大多数受访者明确表示,希望能“按照小组成员贡献分别评分”。

四、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及其方法,不带预设地从43份访谈数据中抽象出10个影响合作学习的概念范畴,它们是目标、计划、分工、合作、积极性、交流沟通、矛盾冲突、组长、评价与监督。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借助Nvivo 11软件进行数据整合处理,逐条分析上述各范畴子编码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访谈数据显示,上述范畴中,“目标”、“分工”、“合作”、“計划”、“积极性”、“交流沟通”、“矛盾冲突”7个范畴,每两个范畴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组长”、“评价”、“监督”3个范畴对其他7个范畴产生单向影响。这3个范畴存在于学习过程之外,同时又作用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所有的范畴中,“目标”是合作学习活动的核心。据此,本研究提出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结构图,如图1所示。

1.目标是合作学习活动的核心

斯莱文认为,小组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有助于形成一种精神并鼓励学生彼此帮助。小组目标意味着在合作性的课堂上,个人的努力有助于同伴的目标达成。[13]显然,要想在小组中建立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必须要有得到全体小组成员认可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以使每一个成员承担这个目标某一方面的责任,同时又能和其他组员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本研究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没有目标或没有统一目标”等现象,是因为在合作学习的最初环节,学生们面临的往往是一个笼统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需要对这个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和讨论,共同将其明确化、清晰化。

2. 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兼顾分工与合作

研究发现,合作学习中的分工与合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分工是学习任务的明确化,合作则是确保学习任务完成的必要条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Johnson)认为,成功的合作学习要保证小组成员的相互依赖与成员的个体责任制共同存在。[14]每位成员要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任务中所担负的责任,并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其他成员进行合作互助。那么,如何在有效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有效合作呢?本研究认为,首先,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彼此监督,遇到困难时能互相帮助;其次,小组成员应定期就各自负责的任务进行汇报、交流与改进,共同完成小组作业。

3.及时的交流与沟通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本研究认为,合作学习中的“合作”行为是需要小组成员间的交流沟通完成的。首先,小组的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全体组员的交流沟通得以明确;其次,交流沟通可以让组员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并可以化解各种矛盾和分歧;再者,在交流沟通中,组员的学习体验得以分享和升华。约翰逊(Johnson)认为,“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在合作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互动中,“个体彼此提供有效的帮助;交流、分享所需的资源和信息, 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加工这些信息;彼此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合作的绩效”[15]。这种“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就是一种充分的、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4.组长、监督与评价是合作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保障

本研究认为,合作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借助一定的监督、管理与评价机制。相比中小学阶段,大学教师对课程作业的完成过程更容易疏于监督和管理。在此情形下,组长的作用就非常重要。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往往承担了很多管理与监督工作。组长可以组织成员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协调任务分工、督促学习进程,且在合作学习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协调处理。此外,教师应协同组长制定可激励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机制,例如采取按照组员贡献评分、组员互评、成员淘汰机制等,以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蒋波,谭顶良.合作学习:种种误识与基本要素[J].全球教育展望,2006(12):27-31.

[2]郑家福,江超.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分组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54-56.

[3]陈龙祥,张伟平.透视当前中小学的合作学习:异化与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 6-8.

[4]王静.合作学习的适用性及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优势[J].教育科学研究,2016(4):39-45.

[5]丁桂凤,沈德立.小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成绩之群体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7(1):6-9.

[6]刘红霞,赵蔚,陈雷,刘东亮.增强型课堂学习环境中大学生集体效能的干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 106-114.

[7]郭卉,韩婷,黄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最有效的本土化大学生科研学习形式——基于三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J].高教探索,2018(1):5-10.

[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2-115.

[9][10]吴继霞,黄希庭.诚信结构初探[J].心理学报,2012(3):354-368.

[11]李俊堂.走向有意义的分工:学校真实集体教育的构建[J].教育科学,2014(12):23-28.

[12]林众,冯瑞琴,罗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6):30-35.

[13][14][15]马兰,盛群力.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合作[J].教育发展研究,2008(18):29-34.

(责任编辑 陈志萍)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合作学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