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对妇女生殖健康影响因素评价

2018-10-09 11:00冯丽彬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妇女影响因素

冯丽彬

【摘 要】目的 综合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对妇女生殖健康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本地区324例绝经期妇女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1年,时间范围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之间,组建调查小组统计各年龄段妇女围绝经期出现头痛、耳鸣、失眠、心悸、骨关节痛、性生活异常、感觉异常、泌尿系统异常、皮肤针刺感或蚁行感、出汗潮热、疲劳、情绪波动明显、抑郁烦躁等症状;分析各年龄段妇女KUPPERMEN评分;调查各年龄阶段妇女了解、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RT)的状况;采用问卷调查各年龄段妇女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结果 各年龄阶段妇女出汗潮热、疲劳、情绪波动明显、抑郁烦躁症状最为显著,其他症状占比相对较低;KUPPERMEN评分中,40~50岁妇女评分优于51~60岁妇女;40~50岁妇女更熟悉HRT;40~50岁妇女们主要通过网络、电视获取生殖健康相关知识;51~60岁妇女主要通过电视、纸质材料获取生殖健康相关知识,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女生殖健康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密切相关,应当高度重视妇女生殖健康教育,提升妇女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视与治疗。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妇女绝经前后,若出现性激素异常变动,可能导致身体机能或精神状态受到影响,出现系列出汗、热潮、疲惫、无力、关节疼痛等症状,上述病变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由于部分 症状不显,患病妇女对自身病变察觉性较低,出现疲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症状时,难以将其与围绝经期综合征联系起来。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出现生殖系统衰老、老年痴呆、骨质疏松等,同时,该病影响妇女机体健康,导致妇女患卵巢癌、宫颈癌的可能性增加,严重影响妇女正常生活,妇女到绝经年龄后,应当加强对自身体征变化的重视,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造成其他恶性影响。为提升妇女健康,加强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保健工作,本文对32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开展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地区324例绝经期妇女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1年,时间范围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之间,妇女年龄范围在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4±3.69)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8.76±3.44)岁;小学及以下文化妇女有97例,初中及高中文化妇女有136例,大专及以上妇女有91例。所有患者在接受调查前,均对本项调查目的、意义、各实施环节有了一定了解,并同意签署研究协议,本项调查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已排查曾做相关妇科手术,如乳腺切除、阴道或子宫切除等妇女,心脏、肾、肝、脑等重大器官障碍患者,排除其他免疫缺陷以及近期内曾使用激素药物者。

1.2 方法

组建调查小组,由生育服务所所长全面负责指导各项工作展开,组员为计生服务所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展开前,为组员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参与到调查问卷制定中,对调查问询办法、调查内容、调查目的、意义等方面具备充分了解,并掌握一定统计能力。调查问卷经初步拟定后,递交相关专家审阅、修改后定稿,包括患者年龄、工种、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婚育史、性生活状况、月经情况、既往病史等多个方面。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小组组员应当为患者解疑答惑,对作答妇女状况不明部分作出相应阐释、解读,帮助其准确作答,保证问卷真实性以及有效性,若作答者不配合的,调查人员应当给予适当安抚,强调本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所在,引导、鼓励其作答。作答者完成问卷后,由妇科护理人员引导其完成阴道B超、内外生殖器、白带、巴氏涂片、乳房等检查。本次研究共计发放问卷324份,并为324例作答者做相关妇科项目检验,所有问卷及检验结果均完整回收。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年龄段妇女围绝经期出现头痛、耳鸣、失眠、心悸、骨关节痛、性生活异常、感觉异常、泌尿系统异常、皮肤针刺感或蚁行感、出汗潮热、疲劳、情绪波动明显、抑郁烦躁等症状;分析各年龄段妇女KUPPERMEN评分;调查各年龄阶段妇女了解、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RT)的状况;采用问卷调查各年龄段妇女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生殖健康相关知识。KUPPERMEN评分:对头痛、耳鸣、失眠、心悸、骨关节痛、性生活异常等13项症状判定、评分,分数共有4个维度,若该项症状已对妇女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则将其记为3分,若该项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但对生活影响较低可记为2分,若该项症状不常出现,对妇女生活无影响可记为1分,若无明显症状可将其记为0分,总分判定共计4阶层,第一阶层为35分以上,记为重度,第二阶层为21至35分,记为中度,第三阶层为15至20分,记为轻度,第四阶层为0至15分,记为正常。计算围绝经综合征发生率为将重度、中度、轻度占比相加。激素替代疗法(HRT)了解、使用状况调查通过面询方式进行,工作人员为妇科专业护理人员,调查前经过相关能力培训,获取基本调查技能。调查问卷在妇科专家指导下拟定,采用线下问卷发放方式开展调查,填写过程有专业护理人员指导。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分别行x?、t检验。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年龄段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分析

2.2 各年龄段妇女KUPPERMEN评分结果

2.3 各年龄段妇女HRT使用情况

2.4 各年龄段妇女了解生殖健康相关知识途径

3 讨论

妇女卵巢功能失常的引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元凶,卵巢功能影响生物学、内分泌等方面改变,导致临床检查异常,绝经后可能出现神经功能、心理状态障碍,对患病妇女日常生活造成阻碍。KUPPERMEN评分是围绝经期的有效评定标准,通过相关症状、指标的评定,能够充分了解妇女的病情进展。就本文研究数据而言,围绝经期妇女高发症状为出汗潮热、疲劳、情绪波动明显、抑郁烦躁,其中,出汗潮热是患病妇女最为显著的症状。本次调查结果证实,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情进展与年龄存在密切联系,整体看来40~50岁妇女症状相对51~60岁妇女而言较轻,发生率较低(67.79%<86.86%),该项数据差异与女性体内雌性激素随年龄增长,分泌呈现下降趋势有关,且现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伴随年龄的增长,压力越来越大,女性健康则每况愈下。40~50岁妇女对HRT了解、掌握程度较高,且了解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相对51~60岁妇女而言更为广泛,网络途径占主要地位,因而40~50岁妇女获取健康知识更为便捷、广泛。综上所述,应当加强围绝经期妇女是健康知识教育,增强保健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施以治疗,捍卫女性健康。

参考文献

陈美莲, 许建飞. 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2):2727-2729.

李妤, 李芳, 郝友瑛.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7):1096-1098.

朱玲龑, 冉利梅, 聂四平,等. 1594名40~60岁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分析[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7, 11(3):206-211.

杨娜, 李青, 王颖,等. 运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12):3043-3045.

胡颖敏, 蓝坚华, 王佩英,等.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 2017, 29(10):1051-1053.

凌艳如. 徐州市云龍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16, 14(16):22-24.

猜你喜欢
妇女影响因素
当代妇女的工作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妇女的脚变大了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
不要小看白带
抵制嫁妆运动
妇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