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习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2018-10-09 07:41潘富成
教师·中 2018年8期
关键词:公开课名师教材

潘富成

摘 要:坚持学习和勤于反思是名师成长的两大法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学习与反思以及学习什么和反思什么成为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只要教师明确了学习反思的内容和方法,并付诸行動,就一定能够快速成长。文章参考了名家大量文献,引用了名师很多事例,说明了学习和反思的内容和方法,为广大教师不断成长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学习是教师不断成长的“保鲜剂”

教师只有多读书、多学习,才能增知识,明事理,长精神,有底气。于漪老师说她年轻时候“明灯陪我过半夜”,因为她深信:“教得好首先是学得好,学不好肯定教不好。”

1. 向书本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她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1] 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教师必须读一些教育名著,他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

教师由“教书匠”要变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是不可能的。“上课是教师用‘生命在歌唱。”的确,教育本来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如果教师思维僵化,那我们怎样去启迪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自己的生命不是充满绿意,那怎么去让学生的生命生机盎然?因此,教师一定要向书本学习,汲取知识营养,拓展思维领域,积累前人成果,增强自身实力。

2. 向同行学习,博采众人之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学习他人的必要。向同行学习,必须抱着虚心认真的态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缺,如果觉得别人的成功经验比较好,适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就可以积极地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为我所用,即使是他人的教训也都有借鉴作用,可以避免自己走弯路。

向同行学习的主要方式是集体备课和听课。集体备课时,教师们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探讨,达成共识,这对教师提高帮助很大;听课是向同行学习的捷径,每位教师上课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亮点,名师更有自己的教学艺术和风格,我们要多听他们的课,积极主动向他们学习,特别是学习他们处理教材的方法、驾驭课堂的艺术和突破难点的技巧等。因此,虚心向同行学习,可以博采众长,丰富自身。

3.向实践学习,丰富教学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苦练教学基本功,积极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坚持新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探索好的教法学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及时总结得失,勤于积累经验。

向实践学习,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上公开课。校内公开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众人搭台,一人唱戏”,通过备课、试讲、组内研讨修改,几上几下,逐步完善,不断汲取集体的思想和智慧精华。教师精心打造公开课的过程中,公开课也同时打造了教师。

二、坚持反思是教师不断成长的“催化剂”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经验+反思=成长……”可见,通过教学反思,能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能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2]。

1.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良知和爱心,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综合表现,是师德的灵魂,它体现为一种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要求。教师必须“铁肩担道义”,有良知和爱心,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魅力。教学具有人格化,学生亲其师才信其道。名师在性格和品质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于漪老师就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魏书生老师是一个非常平和的人,呼秀珍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于漪老师说:“学生遇到优秀的老师是一生的福气,培养人的过程是双赢的过程。”他们从人格上影响大批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自己也成了名师和教育大师。

教育是一种以人来影响人、以人来培养人的事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一个孩子就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学生的一生和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不能荒废孩子,不能误人子弟。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我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样吗?我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无法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教育的效能就无从产生。因此,教师必须用知识丰富学生,用人格感化学生,用真诚打动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倾情付出慰良知,人格高尚铸师魂[3]。

2.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

理念决定思想,思想指挥行动。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全新的教材观、教学观、课堂观、学生观、教师观。

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上课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领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材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这样的要求:“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4]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核心的讲堂,而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学堂,成功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充满活力,点拨诱导,启迪思维;学生思维活跃,勇敢表达,充分展示。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良师益友。如果班上有50名学生,那么教师就是班上第51个学生。

大凡成功的名师,均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完善,在完善中成长。“一生从教成为匠人,三年反思成为名师”,道出了真情,留下了经验[5]。

3.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四条指出:“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行为。备课、上课等教学行为必须符合新的要求。

备课时,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设计,主要考虑学生应该怎样学,而不是主要考虑自己应该怎样讲。备课必须做到:脑中有纲(大纲)、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6]。

上课时,教师在内容方面要重视知识的生成。知识的生成有它的来龙去脉,规律的生成也有它的逻辑关系,我们不要只讲结论,一定要讲清它的生成过程;课堂上尽可能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学懂的老师尽量不讲述,学生自己能说明的老师尽量不重复,每节课必须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学、反思、整理;把空间留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才华。

总之,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学习和不断反思,在学习与反思中体验成功,感悟成长,获得教育的真谛。愿我们踏上学习与反思的成功之路,唤起做好本职工作的良知与使命,心灵勇敢,态度从容,敬业乐道,教书育人,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2]方扬平.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J].考试周刊,2010(42):222-223.

[3]徐晓升.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J].成才之路,2010(9):13.

[4]韦 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陈巧玲,李志蓉.浅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与专业发展[J].华章,2012(30):164.

[6]李仙鸿.优化教学——四个“五”[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9(12):28.

猜你喜欢
公开课名师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