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常臣
要打造“实效课堂”,教师首先要做到理解和消化教材内容,将“三纲”与教材内容通透地联系起来。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要多思多悟,在备课过程中,注重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做足功夫,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打造出实效课堂。
将三册必修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构建高中历史教学体系。知识整合要避免在同一水平的简单重复,充分合理地运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要深入分析每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认真研读“单元说明”,合理规划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时,一定要清楚哪些问题要安排在课堂上重点探究、重点解决,哪些问题是本單元的学习目标。然后,分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对教材知识按照需要进行有效整合。
如在准备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的兴起,主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和酝酿过程;第二,武昌起义,简述了辛亥革命的过程; 第三,中华民国的成立,主要讲中华民国建立的曲折过程和帝制的终结。要求学生能够简述辛亥革命的开始、发展、高潮和失败的过程,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必修二第11、12课主要讲辛亥革命发生之后,民主思想对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课标要求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主要讲孙中山为民主革命付出的努力,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学习孙中山为追求民主而斗争的精神。理清这样的脉络后,在设计教学时,力争将这些知识贯穿成一条完整的线索。只有这样才能够称之为好备课、备好课,在教学中才能做到信心十足,有备无患。
教师要明确每节课的重难点,在授课时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教师可以采用以典型问题引领的方式授课,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切入点、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性方法、作答的路径步骤等,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研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第3、4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归纳为两条主要线索: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关于第一条线索,按照朝代顺序归纳整合知识,进而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相权逐渐被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达到高峰。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关于第二条线索,自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之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持续不断,到宋朝时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基本解除。还应该从中认识到,中央集权制度也会因皇权的专制带来一些问题,而且这一问题随着皇权专制的加强越来越严重。这样整合教材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授课中可以根据教材设计如下三个问题:
1.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组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分析演变的特点与影响;概括三省六部制的构成、特点与影响。
(学生根据教材整理后得出结论:①自秦至南北朝的形成与调整:秦朝的三公九卿制、西汉的中朝与外朝、东汉的尚书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②隋唐三省六部制确立与完善;③宋代相权的削弱与分割: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④元朝相权重新加强: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⑤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⑥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2.仔细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分别有哪些?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分解问题。如下:
(1)刘邦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分封子弟作为王侯来拱卫中央,所以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一爆发,秦王朝就覆灭了,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政策?统治效果如何?
(2)公元前154年,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的隐患,西汉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结果如何?思考七国之乱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汉武帝时,中央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措施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该措施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4)结合教材中唐代后期藩镇割据的相关内容,分析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
(5)乱世中崛起,剧乱中窃权的赵匡胤,深知武将专权和政治腐败的危害,因此他黄袍加身后,采取了严格而特别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削夺地方实力,以强化中央集权。那他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3.合作探究问题:总结概括自秦至清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特点。
(总结概括答案:①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皇帝一人垄断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大权,并且通过分权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②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没有任何独立性;③制度建设具有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等特点,从君主到各级官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机构设置相当完备,统治网络严密周全;④人治高于法治,法律条文苛密,却仅仅只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⑤以带有神学色彩的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经过这样的整合,第3、4课中的重点问题——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他问题的线索也非常明晰,更利于学生掌握。
进行随堂练习也是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这一环节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习题的选择上要坚持“三精”(精选、精炼、精讲)原则。尽量在当堂课,精选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训练。无论是哪一种教辅资料,都很少有与自己课堂教学完全合适的随堂练习题,要想选到适合学生学情的练习题,就要在平时注意积累高质量的习题,建立属于自己的题库。在备课授课之余,结合《考试说明》中的考点,浏览各类教辅资料,精选难易程度适当并且覆盖知识点的典型习题,予以积累、归类,以便随时选取适当的练习题。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及相关习题进行二度创造,编制一些具有构建性、启发性的高质量习题。
总之,整合历史教材内容,精细设计教学内容是每名历史教师都应该注重的环节,只有在这两方面下好功夫,历史课堂才能实现高效率,才能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指导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见习编辑/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