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

2018-10-09 07:41蒋仁旦
教师·中 2018年8期
关键词:启发性教学方式创设

蒋仁旦

摘 要:问题情境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情境创设教学方式的一种延伸,是当下较为流行且效果显著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基于此,文章通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深入探究,分别对课堂中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设问题四个方面着重进行阐述。

对于中学生而言,初中历史是一门较为复杂且理论性极强的学科,一方面初中历史的历史背景需要学生想象和理解;另一方面关于历史年限和历史意识等一些理论知识需要记忆背诵,这使得学生对历史学习存在死板印象,很难深入开展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正确认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

讨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的前提,是正确认识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之一。问题情境在学术上较为专业化的解释是通过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的融合,使其能够在恰当的争论点上产生值得探究的问题,便于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的衍生。而简单来讲,问题情境就是通过知识碰撞思维火花,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视探索过程的教学方法。

对于课程教学而言,问题情境的创设更像是一把火,而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则是木头,拥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好比在寒冬中寻找温暖的人,知识就是能够带给他们温暖的力量。木头不能够自燃而产生温暖,但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则能够将木头燃烧,产生温暖。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获取温暖,也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课堂应当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而非教师直接授予知识,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与传统应试教育最本质的区别。而获取知识以及最能够提升能力的途径,就是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产生解决的办法,即问题情境的创设[1]。

总之,对于当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极为有效也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具体形式

1.赋予问题以创新性

创新性的问题情境创设是当下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见的问题情境创设形式,具体表现在通过新颖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方向来探究问题,意在突出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产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以人教版初中歷史中对“夏、商、西周的奴隶制王朝”的相关内容学习为例,要帮助学生理解“奴隶制”的概念,仅仅通过文字描述是达不到效果的。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如“奴隶社会为什么要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学生通过引导可能会回答“为了通过划分阶级的形式来管理,实现王朝政权的巩固”等较为正确的答案,或者比较偏向想象的答案如“为了让人相信有神仙,从而坚信自己是奴隶,必须服从君主”。无论是哪种答案,教师都不要做出否定,只需要引导学生思维不脱离课堂,始终围绕课堂开展即可。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学生不会对单一问题产生答案,而是会形成自己的思维,从自己的思维衍生出新的问题,然后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也是创新思考的过程。

2.赋予问题以启发性

赋予问题启发性是问题情境本身所具备的一种教学结果,启发性教学实际上也运用于日常教学中的绝大多数,很多教师喜欢运用启发性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思维,赋予问题以启发性来创设问题情境,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一种提升[2]。同样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举例,在学习与“三国”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如:“《三国演义》中同学们最喜欢哪个人物,喜欢他的理由是什么?”然后通过学生的回答继续抛出问题,最后将问题逐渐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人物身上,根据人物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教学,这是启发式问题情境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也是当下教师采用较多、运用范围较广的一种问题情境创设教学形式,这种问题情境适用于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

3.赋予问题以科学性

在上文中提到,问题情境实质上是对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的融合与碰撞,其是以思维形式迸发出激情的火花,而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本身,都是基于科学性的前提,因此,赋予问题科学性也是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种教学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必须基于现有的内部知识,以内部知识为基准来寻找与之对应的处于同等水平的外部知识。比如学生还未接触“国家外交”相关的教材内容,教师却以此为例提出问题,学生就会难以解答,进而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赋予问题以科学性需要寻找到与学生现有知识相对应的知识。同样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在学习“电气时代”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需要用到电?”“如果停一天电,我们的哪些生活行为会受到严重影响?”等这类比较趋向于生活化、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的问题,学生很容易进行作答,并且答案通常都以生活经验作为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这些答案也很容易帮助学生将思维转入课堂,形成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3]。

4.赋予问题以针对性

学生都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他们生来与众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标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在开展教学时,要开展差异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也应当做到这一点,即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建立其针对性。建立针对性问题情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即处于走向成熟的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尊心,希望被认同、被肯定,这种认同心理既来自同龄人,也来自长辈,而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方式恰恰能够满足这一点。

在面对不同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学生,教师如果提出相同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思维相对较为活跃,能够快速作答,有的学生则联想较为丰富,可能想到其他方面,虽然与答案本身无关,但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验证[4]。因此,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手段。依旧以上文中提到“电气时代”相关教学内容为例,有的学生理性思维较强,能够从“电气时代”联想到现在,并与之前所学的“蒸汽时代”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纵观全局性质的、知识条理清晰的线路图;有的学生感性思维较强,则是通过“电气时代”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对其中的发明创造产生浓厚兴趣,并深入了解该时代的人物,拓展了教学内容。无论是理性思维还是感性思维,本质上都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因此,教师可以以不同的提问方式来提问,而且不拘泥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如:“从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发生过哪些重大变革?”或“电气时代中你认为最为重要的发明创造有哪些?”两种截然不同的提问,本质都是引导学生思考时代变迁,而不同的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作答,从而侧面肯定了学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原动力,而问题则是学习进步最快的阶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理解知识,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由此可见,问题情境创设教学形式对初中历史而言,意义重大,值得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石建德.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探究[J].教育,2015(15):210.

[2]王彦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J].教育,2015(28):93.

[3]陈 超.浅谈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2):192.

[4]刘 冯.浅谈初中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16):103.

猜你喜欢
启发性教学方式创设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