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及成因分析

2018-10-09 09:46:04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习语句型写作能力

(文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0.引言

回避现象是英语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指学生在进行英语听、说、读、写活动时,由于对词汇、句型、习语、修辞等不熟悉或运用困难而采用的迂回表达方式,导致英语表达呈现出表层化、重复化、空洞化等特点(Jack Richards,etc.2000)。这种现象不仅严重降低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不利于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作为影响语言学习的“潜在威胁”,回避现象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与难度。

Dagut和Laufer(1985)对英语短语动词的回避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外语学习者回避使用短语动词,而倾向使用单个同义词,在词汇选择上也更倾向于通用词,这无疑会让写作看起来非常死板。王金巴(2010)对128名学生在英语写作词汇上的回避现象进行了调查,指出回避现象本质上也是一种学习策略,恰当地运用回避策略可以促进交际能力的发展,帮助学习者达成交际目的。然而,过度使用回避策略则会导致学习者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产生,因此回避现象是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赵利翔(2014)在研究中也指出回避现象是一种僵化学习现象,会造成学习者对外语及外语文化的理解陈旧固定。

1.大学英语写作中回避现状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笔者对地方某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二及大三两个自然班共70名学生(其中大二36人,大三34人)进行历时一学期的跟踪观察,随机抽取其撰写难度等同于英语专业四级的作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大二学生设为中级组,大三学生设为高级组。同时,为保证批阅成绩的信度,作文由两位执教多年的英语专业教师根据专四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通过SPSS软件分析两位教师给分的相关性,取相关值较高的平均分作为最后成绩,针对词汇、句型、修辞、习语、主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探究英语写作中回避现象的具体表现。

1.1 词汇方面

表1 词汇回避表现

从抽查的习作样本中可以看出,中级组与高级组学生在词汇运用方面明显存在用词浅显的问题,最常见的表现是使用上义词,如用meeting 代替 seminar(研讨会),unemployed worker代替 the laid-off(下岗工人) 等,doctor代替 surgeon或 dentist等,cry代替weep,howl等,walk代替stagger,stumble,stride等。虽然学生的选词不能算错,但在表达效果上还是不够准确。有时,为了解释某个词使得表达内容偏离原有的轨道,会出现迂回或“转述”现象。例如,有些同学不记得shelter这个词,就用“a place where people can be protected from danger”来转述,这种表达显得非常啰嗦。有时或者使用反义表达,如用not be busy替代“be relaxed或relax themselves”。殊不知,在表达相同意义时,词汇上的反义往往要比句法结构上的否定语气更强,这些都说明了学生在写作中存在明显的词汇回避现象。

1.2 句型方面

在句型使用方面,也可以明显地发现学生表达生硬,主要表现在避繁就简、回避被动态、回避倒装语序、回避非正式句、避用间接引语等,且很多常用句型被生搬硬套到不同语境中,也是一种迂回的回避现象。

表2 句型回避表现

表2表明学生在句型使用中倾向于避繁就简。汉语表达中短句偏多,句子结构较松散,复杂句、长句则相对较少。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作文多用简短句及并列句,句子结构主要是“主(语)+谓(语)+宾(语)”或“主(语)+系表”结构,文章也因此显得单调、零乱和重复。例如:The teacher heard Xiao Mao's words.He was surprised and didn’t know what to say.该句实则可以用多种不同于此的表达方式使句子紧凑有力,如:Hearing Xiao Mao'a words,the teacher was so surprised that he didn’t know what to say.

表3 时态回避表现

表3表明学生在句型运用方面偏主动态,回避被动态。英语句子有主动句和被动句之分。使用被动句,必然涉及到动词的过去分词,许多动词的过去分词是不规则的,这无疑增添了学习者的困难。为了减少困难,避免出错,学生回避使用被动句。如当表达被叫到办公室时,大多数学生这样叙述:He went to the office.而正确的表达应为:He was asked to visit his boss’s office.这样,句子就表现得更加形象、准确,表明是“被请去的”,而非主动进入。

表4 倒装句回避表现

恰当地运用倒装句可以使文章句式多样化,增强文章感染力。表4表明在语序表现上,学生多使用陈述语序,回避倒装语序。如在表述“当然,不仅要减轻学生负担,也要减轻教师负担”时,调查中发现只有6个学生尝试使用了倒装句,约占学生总数的8.6%,其余学生回避了倒装句,而用两个并列句代替,如:We should reduce students’burden and we should reduce teacher's too.

表5 习语、修辞回避表现

写作中恰当引用习语、谚语和修辞可使语言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然而,学生习作中习语数量平均不到1/10,这无疑表明大多数学生都在回避习语的使用。另外,修辞教学也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在作文中的使用比例很低,这与其知识存储量显然是不匹配的。在修辞上能够看出学生更偏爱夸张、比喻、拟人这样简单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少使用具有英语特色的修辞方式。

表6 写作主题倾向表现

表6表明学生对写作主题有明显的倾向,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关,大部分学生倾向于校园主题,少部分倾向于社会主题。部分学生也表示会更倾向于简单陈述主题,以降低写作难度,即回避主题。例如,在以“The Importance of Self-confidence”一题的文章中,学生回避了正面谈论自信的积极因素,而更多地描述缺乏自信的后果这方面。不管这种回避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极大地影响了文章本身的水平。

2.回避现象的原因分析

2.1 畏难,自我保护式的回避

畏难是造成英语写作中回避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与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超过90%的学生认为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最难的一个环节。相比口语、词汇、记忆、语法等,英语写作虽然更能体现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能力,但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出现了畏难的状况,害怕在表达中错误地运用词汇或句型,因此,不得不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那些词汇、句型或习语等来表达简单的意思。

屈雪芳,袁鹏飞(2013)研究也指出,中国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掌握程度应该足以满足大学生进行丰富的表达,也确实有部分学生能写出非常精彩的英语文章,但仍然许多学生难以克服对英语写作的畏难心理,在写作中不敢也不愿意进行创新、尝试,致使很多学生的英语能力并不能够真实体现在英语习作中,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2.2 陌生,知识缺失式的回避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水平相对较低,这并不表现在英语词汇、句型、修辞等方面的匮乏,而是一种更高层级的英语知识水平不足。所谓英语知识掌握相对匮乏主要是指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相对较低,无法将掌握的英语词汇、句型、修辞知识等融入到英语文化环境中,致使很多表达显得非常生硬,这也是导致学生回避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石进芳(2012)指出,因为对英语知识的缺乏限制了表达空间,学生在选择主题、遣词造句过程中,难免会陷入回避盲区的模式中,下意识地回避那些自己不清楚、不熟悉或不理解的英语词汇、修辞或成语。这种回避本质上是一种场景化缺失造成的迂回表达现象,反映出学生对英语知识理解的不足,限制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2.3 懒惰,应付式的回避

英语写作是一种创造性行为,每次写作都是对学生的一次英语水平考验,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过程中,才能充分激发自身的写作热情,写出好的文章。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始终保持这种写作心态,往往出于应付的心态,尽量采用简单的方式完成写作任务。在调查中了解到,超过31%的学生表示曾“应付式写作”,77%的受访学生表示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会“应付式写作”,这种应付本身就是一种对内容、主题、表达的回避,是一种不严谨的写作态度,也是影响自身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所以,由于学生的懒惰和应付造成的回避现象,这种不良的写作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让其失去用英语进行深刻、准确地表达和交流能力。

3.大学英语写作中回避现象的对策建议

3.1 读写并重,以说带写

畏难现象在英语学习中较为普遍。在口语、阅读、写作等学习等方面都存在畏难心理的负面影响,其中,写作中的畏难心理最为突出,实际难度也最高,消除畏难心理很难一蹴而就,单纯要解决写作畏难的问题并不现实,教师应当从简单的英语阅读练习入手,消除学生对外语写作的畏难心理,这样在掌握较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后,即便是没有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也能将自己的阅读知识转变为书面语,从而提升英语写作的水平,有效消除回避现象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加阅读练习也能活跃学生的英语思维,使其保持对英语的敏感度,这样在写作中学生的思路会更加的敏捷,也就不会再受到畏难心态的主观影响,写作中的回避现象也就不再那么明显。

3.2 熟能生巧,勤学多写

英语写作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活动,除了要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外,还需进行充分的练习。因此,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带领学生积极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丰富学生的阅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在英语化的文化场景中获得更多的灵感,用知识开拓学生眼界,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写作练习,不断从练习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Swain(1995)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提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流利准确地使用语言。英语写作更要重视这种练习,结合英语口语练习、句型练习、词汇练习等,督促学生进行深入的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3 培养兴趣,愉悦写作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入手,使其能够在英语写作中找到乐趣,激发其创作热情,与学生共同开展英语文化方面的探索,向学生推荐大量最新英美文化作品,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过程中,将学到的新知识、产生的新感受以写作方式表达出来,形成为一种新的享受学习过程,从根源上有效消除回避现象。

4.结语

英语写作回避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本质是学生在对英语和英语学习认知上出现了问题。因此,无论是畏难心理,还是知识匮乏,亦或是应付式写作,本质上都是学生没有从英语写作中得到有效的回馈,无法产生写作的“乐趣”。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融入更多的学习技巧,通过阅读、习作练习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技巧性和知识性水平,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融入到英语文化场景中来。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热情,让学生用英语表述自己的真实感受,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写作中来,不断挑战更优美、更深刻的英语写作,彻底根除回避现象。

猜你喜欢
习语句型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典型句型大聚会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实用习语 话“鸟”
海外英语(2013年9期)2013-12-11 09:03:36
话“鸟”
海外英语(2013年10期)2013-12-10 03:46:22
习语自有WAR
海外英语(2013年2期)2013-08-27 09:36:27
习语自有WAR
海外英语(2013年1期)2013-08-27 09: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