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状况对于我国大学生整体人才培养质量有重大意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1]。高职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医疗领域中基层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在护理、影像、检验等专业领域。社会、经济、医疗环境的快速发展变化,要求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就业时具备基本知识、能力,还需要核心素养,其中包括崇高的理想、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和善于沟通的技巧,才能将现代医学模式所要求的临床工作做好[2]。通过查阅文献以及走访调查,我们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确定为5个维度,分别是关爱帮助、沟通合作、独立思考、恪尽职责、自主学习。本文将核心素养内容融入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在课程学习前后,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效果评价。
选择山西职工医学院2016级护理专业1班至5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3月开学后病理学课程开课前一周,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并收回问卷。学期末病理学课程结束后,对受试者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两次分别发放问卷200份,第一次回收有效问卷200份,第二次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受试学生的一般情况见表1。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结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确定五大核心素养为框架,通过查阅文献以及专家审核修订,自行编制《高职护理专业核心素养量表》,包括5个维度:关爱帮助、沟通合作、独立思考、恪尽职责、自主学习,共计30个测量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5分为优秀,1分为很差。
表1 受试学生一般情况
统计学处理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1 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采集典型临床病例进行整理,包括病人主诉、症状、体征、临床检查、病理变化等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题,将整理好的临床资料精制成课件;同时在每一个教学班培养个别学生成为简易标准化病人。教师导课时,要在前次课程活动结束时或利用自习时间,将导课内容分配给每一名学生,可通过微信群进行导课,督促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带着问题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等进行预习、准备,最后可请教学校教师和校外专家帮助完成病例分析,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分析。
2.2.2 引导学生运用病理学思维解决课程案例问题 在教学中增加临床病例讨论,要求学生运用病理学知识解释临床症状并分析病理学变化,从而做出护理诊断和制订措施,加强大体标本的观察,有利于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如观察“血栓”的大体标本时,让学生思考护理的原则,急性期不能按摩、热敷,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若病人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可能出现了肺栓塞,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引导学生用病理变化的思维方式思考患者可能出现的结局。
以实验课“肝硬化的临床与病理诊断”为例,以临床实际诊疗程序来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仿真的临床诊疗环境。先在课前一天的晚自习时,通过微信群提前下发肝硬化的相关病例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库、电子图书馆、纸质图书馆等不同信息途径收集有效信息和知识点;然后在实验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新的疑问,形成学习报告;最后由教师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整个过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营造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2.2.3 将病理学和临床医学进行整合,连贯授课 将病理学课程与其他临床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有机整合,优化课程内容,结合病理、临床问题,以探讨分析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此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以医学应用及能力培养为中心,病理学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坚决删除陈旧的内容,防止必要内容的遗漏,避免传统医学教育中的分科太细、彼此间联系较少的缺点,减少重复讲授,节约时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2.2.4 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实验课的教与学 实验课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护理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从动物模型的制作、取材到切片染色等一系列过程,镜下观察切片,可以很好地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记忆效果远好于死记硬背,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掌握病理学检查方法,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都积极利用手、眼、脑、口,认真观察、思考并练习。鼓励学生在观察切片遇到问题时,先互相讨论,解决不了再请教教师。在进行切片绘图时,教师不在黑板上板书绘画,由学生将自己镜下看到的病变进行绘制,让学生学会怎样完整地表现病变的主要特点。实验教学主体的改变避免了学生养成“坐享其成”的习惯,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对象在教学改革实施前的核心素养5个维度得分(分值范围2~5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沟通合作、恪尽职责、独立思考、关爱帮助和自主学习。教学改革实施后的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沟通合作、独立思考、恪尽职责、关爱帮助、自主学习。教学改革实施后,5个维度的得分均较实施前高(P<0.05)。具体见表2。
表2 提升策略实施前后效果评价(±s,分)
表2 提升策略实施前后效果评价(±s,分)
项目关爱帮助沟通合作独立思考恪尽职责自主学习实施前3.62±0.49 3.92±0.45 3.67±0.51 3.71±0.46 2.93±0.32实施后4.20±0.62 4.56±0.66 4.47±0.55 4.33±0.71 3.57±0.45 t P-9.102-11.102-7.765-7.342-8.132 0.012 0.001 0.013 0.021 0.031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实习环境,多采用案例教学等提升教学效果。沟通合作能力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非常重要,我们通过病理学等其他课程的实验课,都可以提升此项能力。
高职医学院校病理学多沿用大体标本加切片观察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不断重复其形态特征来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因此,我们调整了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采用问题引导式、病案分析和课外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并运用电子图书馆等课程资源平台[4]。通过一系列手段,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主动性,同时学习兴趣也有极大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基础薄弱、自我控制力以及自我学习欲望不高,使得独立思考这项核心能力偏弱,而这项能力对未来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的工作和晋升影响较大[5-6]。通过此次教学改革,在核心素养提升方面,特别是独立思考领域,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加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是全体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与社会、政府的共同责任。教师应当对实验课程进行不断改革和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培养学生沟通协作、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