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平
涟水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涟水 223400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的首选方式。胃癌手术对患者的身心影响较大,因此护理工作不仅需要满足患者的日常需求,更要以能够改善术后症状,促进预后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是当前护理领域的一种全新护理模式,该院针对胃癌手术后的患者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服务,取得了患者及医护人员们的广泛认可[1]。该次研究以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癌手术患者为例,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胃癌手术患者。以住院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 20 例,年龄 45~78 岁,平均(62.33±15.75)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8~75岁,平均(60.54±15.34)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2017CSCO原发性胃癌诊疗指南[2];②符合胃癌根治术手术指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沟通障碍者;②术后存在严重并发症者;③未签署同意书者。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签字同意,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胃癌根治手术,术后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巡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处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用药指导等措施[3]。观察组患者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
①设立护理小组。有1名护士长、多名护士和1名医师组成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医师担任医嘱指导,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开展术前护理讨论会,并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专业培训[4]。
②评估患者护理需求。患者入院后,护士主动与患者或其家属交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情况进行评估。按照事先设计的健康需求调查问卷对患者疾病知识、手术知识及术后康复知识进行一个大致的调查,遵循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原则,确定除常规护理外还需实施的护理措施。
③健康教育。术后,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注意事项,待患者清醒后,向患者介绍术后康复相关知识、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切口护理及饮食情况,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术后护理工作的认知度和自护能力,促进其积极配合护理操作[5]。
④术后康复护理。饮食干预:嘱患者家属在患者术6 h患者清醒后给予适当的温开水漱口,术后10 h可每隔2 h给予20~30 mL生理盐水口服,术后1 d给予流质饮食,待排气后可给予半流质食物。进食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的情况,进食后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早期活动:麻醉恢复前,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对患者的上下肢进行被动训练,定时按摩消退和腓肠肌,避免压疮和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清醒后,鼓励患者进行自主的四肢、翻身等活动,术后1 d在家属协助下进行简单的床上运动,术后2 d鼓励患者下床活动。疼痛护理:根据患者术后疼痛表现进行分级,若疼痛尚能忍受的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若疼痛剧烈可适当给予镇痛药物[6]。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QOL)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变化进行比较。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躯体、生理、社会、环境、综合等五个方面的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方面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方面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情况[(±s),分]
组别躯体生理社会环境 综合观察组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对照组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6 2.4 3±5.3 5 8 4.1 4±4.2 9 5.1 2 9 0.0 0 5 6 3.1 5±6.1 2 8 3.4 5±6.1 4 5.0 7 3 0.0 0 6 6 0.8 3±4.8 2 7 8.4 4±4.2 6 4.1 0 9 0.0 1 1 6 5.2 6±1.2 8 7 7.3 5±1.2 5 4.6 7 2 0.0 0 9 6 5.3 4±1 4.2 5 7 7.5 5±1 5.7 7 6.5 5 2 0.0 0 0 6 2.4 2±3.1 2 7 0.1 1±3.0 9 4.7 8 5 0.0 0 3 6 1.8 9±2.0 7 7 1.2 3±4.1 6 5.1 0 3 0.0 0 1 6 3.4 4±2.3 5 7 0.4 5±3.4 4 4.8 2 1 0.0 0 3 6 4.0 5±1.4 7 6 9.7 6±1.9 7 3.8 9 9 0.0 3 4 6 5.2 2±7.4 3 7 0.8 8±7.2 7 5.1 0 7 0.0 0 1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比较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变化[(±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变化[(±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H A M A治疗前 治疗后H A M D治疗前 治疗后t值 P值1 4.5 2±2.7 2 1 4.0 4±2.8 1 1.5 7 4 0.1 1 6 1 0.4 3±2.3 3 1 2.3 1±2.1 2 7.4 7 1 0.0 0 0 1 2.4 4±2.2 1 1 2.8 5±2.8 3 1.3 7 5 0.1 6 9 8.0 6±1.1 1 1 0.8 2±2.5 2 1 2.2 8 6 0.0 0 0
胃癌手术对患者身心的影响较大,患者术后常见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再加上不能下床活动、不能进食,术后伤口疼痛等因素影响,患者易出现抑郁、恐惧等多种不良情绪,这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更影响预后。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是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通过询问、提出问题、评估问题等方式,根据问题和患者需求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有利于疾病预后[7]。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躯体、生理、社会、环境、综合等5个方面的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方面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方面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于胃癌术后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干预措施,通过设立护理小组,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并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健康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干预及术后康复护理,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比较较护理前显著改善 (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证实,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状态。
王真[8]对收治的69例食道癌切除术患者为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护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48.30±2.15)h、出院时间(11.78±1.22)d 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该研究结果相一致,再次证明,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管理可明显缩短手术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这与笔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行胃癌手术的患者术后可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负面情绪,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