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罗金菊)
气管切开是ICU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可迅速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目前气管切开在ICU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1]。但气管切开后患者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加之重症患者机体免疫力差,极易发生肺部感染,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预后[2]。因此,做好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于2016年2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78例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2.2±1.8)岁,气管切开时间平均(16.4±2.3)天;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1.7±1.5)岁,气管切开时间平均(15.8±2.7)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ICU护理,即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积极协助医师做好相关检查及用药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如下护理干预:
1.2.1 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房环境的管理,保持干净整洁,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病房内的设备、地面及床单每日用消毒液消毒,空气用紫外线消毒。严格限制每日探视人数,以免交叉感染。
1.2.2 人员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无菌操作知识的培训,提高无菌操作观念,要求每位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3]。同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1.2.3 气管切开护理:气管切开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情况,有无出血、水肿,确保切口干燥及洁净。定期对切口部位进行消毒处理,若发现敷料受污染,应使用浓度为0.5%的碘伏对切口进行消毒[4]。
1.2.4 呼吸道护理:做好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工作是治疗肺部感染的关键,护理人员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以湿化呼吸道,降低痰液黏稠度,避免出现导管堵塞现象[5],以促进痰液排出,难以排出者给予吸痰。
1.2.5 口腔护理:护理人员每日使用2%~3%硼酸液清洗口腔,测量口腔内PH值。当PH值为中性时使用生理盐水或1%~3%双氧水清洗口腔,以避免口腔细菌滋生,加重肺部感染症状。
1.3 效果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及体征消失,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恢复正常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及体征改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X线片检查提示肺部炎症大部分消失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及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片检查异常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ICU气管切开的患者发生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6]。ICU危重病患者较多,操作较为频繁,空气易受到污染,加之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易导致患者在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
本研究通过对ICU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干预后患者的疗效有明显提高。护理人员首先应加强学习与培训,树立无菌操作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规范。加强对病房环境的管理,同时做好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及口腔护理工作,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防止病情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