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2018-09-30 06:43宋妙燕吴永华李欣静黄晓晴魏洁
文教资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网络游戏中小学生应对措施

宋妙燕 吴永华 李欣静 黄晓晴 魏洁

摘 要: 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计算机日益普及,网络与中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日益拉近,上网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伴随而来的是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本文通过调查中小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现状及网络游戏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分析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提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网络游戏 影响 应对措施

一、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原因

1.网络游戏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1次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国内的未成年网民达到1.3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5.8%,学生群体占比例为25.4%,其中10岁—19岁的网民占总网民的19.6%,初中、高中/中职/技校占比37.9%。

2.原因分析。

(1)家庭“放羊式”教育管理模式。一些家长受社会及工作压力的影响,忙于工作,缺席对孩子的沟通与陪伴,家长关心孩子的重心偏向学业。部分家长热衷于玩游戏,难以起到榜样引导、以身示范的作用。部分家长把游戏作为交换的筹码,为了让孩子做作业或者不让孩子哭闹,就拿玩手机作为奖励,忽视做学生的本职,用手机作为媒介吸引孩子学习,长久以往部分孩子认为玩游戏是理所当然的事,难以树立良好的学习观。

(2)游戏吸引力强,学生控制力弱。网络游戏新颖刺激,环环紧扣容易吸引注意力,开发者为了盈利,网络游戏设计时考虑了各年龄阶段的特点,加上中小学生处于认知成长阶段,好奇心强,富有探究精神。倘若没有家长的监管,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会越来越长,逐渐上瘾成性,难以摆脱游戏的诱惑。

(3)缓解压力寻求成功快感。就业压力无形中造成学业及家庭压力,部分学生甚至家长认为游戏是放松的良好途径。部分学生确实只是偶尔玩玩游戏缓解压力,但部分是以解压为由沉迷网络游戏。玩游戏可以转移注意力,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赢得胜利的一瞬间找到成功的体验和快感,游戏成为同学之间的谈资,甚至过关成了一种自豪。

二、网络游戏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网络游戏对中小学生有利也有弊,不能一概而论,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客观地评价其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找到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因子。

1.培养逻辑思维。

部分网络游戏是益智的,这样的网络游戏能考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现在一些知识竞答类的网络游戏,想要通关,就要先答对题目,不僅培养玩游戏人的反应能力,而且这些题目与正在学习的知识有关。

2.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游戏成为网民生活的一部分。游戏虽然是虚拟的世界,但里面融入了大量的道德观念、精神文件,游戏时难免不受到影响,如果尺度把握得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中小学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更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

3.网络成瘾,耽误学习。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可把知识传得更快更远,学习资源更丰富更新颖;网络存在一些负面信息,容易导致上网成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与学习。

4.缺少锻炼,影响健康。

现在一些手机游戏,无论是年轻男女、家庭主妇、学生、白领都爱不释手。游戏的热门程度,让许多玩家为了上分,拼命玩这个游戏,甚至不分昼夜,影响身体健康。

5.人机互动,难融社会。

网络游戏有较强的吸引力,在虚拟世界中容易获得个人角色的肯定和成功感,特别是一些性格孤僻的青少年更不愿意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往,而喜欢在网上找人沟通,从而沉溺其中,远离周围的亲朋好友,变得更加孤僻,甚至不再愿意和周围的人说话、交流,造成后面与人沟通障碍,难以融入社会。

三、改观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现状的对策

网络日益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协调使用好网络,发挥长处,避开不足,特别是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游戏显得尤其重要。结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的对策如下:

1.结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选择游戏内容。

学习压力普遍存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涉世未深,自制力不强、意志力弱,处理问题容易冲动不够理性,抗诱惑能力弱。网络游戏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有趣新奇的事情而沉迷其中。除此以外,中小学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形成羊群效应,造成盲目跟风、盲目攀比,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家校结合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正确的引导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通过健康有益的游戏培养良好的习惯与思维模式,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个人品质打好基础。

2.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庭教育不可或缺。部分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孩子难以得到很好的示范和引导,易受环境影响沉迷网络游戏,在网络游戏中寻求刺激。性格培养、处事方式、世界观、道德观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通过跟中小学生的互动沟通引导,给孩子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来放松,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虽然不能效仿“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但是家长每天抽时间陪伴孩子学习与放松,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人格的培养,家长是孩子的行为榜样,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长可以通过订阅健康有益的书刊、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影响感染中小学生,引导中小学生成长。

3.采用其他方法和途径来舒缓各种压力。

社会对学习减压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大,但就业形势越来越不明朗,这无疑会造成家庭重视学业,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造成学生心理负担重,导致学生抗压能力弱,如何减压成了当务之急。学生喜欢网络游戏初衷是为了舒压,希望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得到释放,但这容易让他们因沉迷而失途。因而中小学生的减压减负要针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采用其他方法和途径舒缓各种压力。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如手工制作、运动锻炼、旅游写生等放松身心,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释放压力。

4.加强户外活动交流与互动平台的建设。

引用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11日发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6年中国造林678.8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6.4%,花卉种植面积129.2万公顷。加强户外活动交流与互动平台建设,这对于中小学生的户外活动场地是有益的,而通过户外活动,让家庭教育贯彻得更深入,让中小学生通过锻炼、户外运动释放学习压力,让中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专注,更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中小学生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更多的是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开阔视野,丰富中小学生的阅历。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5平方米[EB/OL].http://news.163.com/17/0311/15/CF8PI6D5000187V5.html, 2017.3.11.

[2]张全,李怡.网络游戏对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影响与预防对策——基于开远市羊街乡的调查与分析[J].文山学院学报,2016(04).

[3]邱相彬,童玲.初中生学习态度与网络游戏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12).

[4]王敏.中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特征与家庭环境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探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基金项目:广东白云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之“汉缘手游”,编号:201710822001。

猜你喜欢
网络游戏中小学生应对措施
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