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玮 陈什旺
树林、滩涂、水域,以及国际候鸟迁徙通道,这些条件让珠海成为一个观鸟的好地方。尤其是洒在珠江口的100多个岛屿,给鸟创造出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经珠海市观鸟协会统计,珠海得到记录的200多种鸟类之中,有70%是在大大小小的海岛上发现的。作为长久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的城市人,学会观鸟也许是最容易接近自然的方式之一。
观鸟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望远镜,通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鸟类在野生状态下的形态、行为、鸣叫、捕食、栖息、迁徙和繁殖等特征。7~10倍的双筒望远镜便于携带,能够迅速锁定目标,20~60倍的单筒望远镜能让50~100米远的鸟类活动更加清晰可见。
鸟类按照居留时间可以分为留鸟、夏候鸟、冬候鸟和过境迁徙鸟等几种。全年逗留的为留鸟;夏候鸟春天抵达,秋天离开;冬候鸟10月份左右到来,次年4月前后再次启程;过境迁徙鸟是指在春秋两季,鸟类在往返繁殖地途中在本地稍作休息。观鸟的最佳时间是清晨日出后一小时和傍晚日落前一小时。这两个时间段,鸟最活跃,也最容易见到。以下介绍8种珠海海岛上较有代表性的鸟类,在长焦镜头下,你会发现鸟类无与伦比的美丽。
凤头潜鸭是一种小型游禽,属雁形目。它最容易分辨的地方是具有金黄色的眼圈,后脑勺上的冠羽就像扎了一撮小辫子,不仅善游泳而且还会潜水,可潜入水下数米觅食,一般能潜入水中3~5分钟。凤头潜鸭经常大群栖息于深水区域。它是迁徙到珠海的一种冬候鸟,每年一二月份,会有上百只凤头潜鸭在淇澳岛海面上随波漂浮。
寿带是一种小型鸣禽,属雀形目。看过寿带雄鸟的人一定忘不了那飞起来飘逸的长尾巴,以及仿佛镶嵌着梦幻蓝宝石般的眼睛。在国画中寿带也是经常出现的角色,有种“此鸟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的感觉。寿带繁殖约在5~7月间。它们会在大树的树枝交叉处筑一个圆锥形的巢,有趣的是,个体修长的寿带筑的巢却非常小。亲鸟在孵卵的时候,只有胸腹部贴在巢里,头和尾羽都露在巢外。寿带在珠海是过境鸟,在春秋两季出现。
蛇雕是一种大型猛禽,属鹰形目。鹰形目鸟类一般具有嘴呈钩状、爪强劲有力、肉食性的特点,飞行时,蛇雕翅形宽大,七枚翼指善于借助上升气流盘旋和控制方向。蛇雕顾名思义,以蛇类为食,同时也会捕捉其他小动物。它之所以敢捉蛇,是因为身体结构上有明显的优势:它的爪子较粗短,有助抓握蛇类;腿上的角质化鳞片厚,有助抵御蛇牙的进攻。蛇雕经常出现在森林上空盘旋,它在珠海是一种留鸟和过境迁徙鸟,可以在淇澳岛上观测到。
金眶鸻是一种小型涉禽,属鸻形目。它有金黄色的眼圈,脖子下面完整的黑色胸带就像戴着一块绅士用的黑色方巾。金眶鸻的神态和动作都非常可爱。每年四五月份,金眶鸻蛋会出现在滩涂地带上,大约一个月后,小鸟就出生了,出生之后它就会行走、找食物。金眶鸻像其他鸻形目鸟类一样,羽毛是沙土色的,方便隐蔽,如果觉得有危险,刚出生的小鸟也知道要躲在颜色相近的沙堆里。只是它的隐藏术还没那么高超,蹲在沙堆旁边,人还是一眼就能看到它。过一会儿等警报解除,它又会摇摇晃晃地繼续行走,非常地蠢萌。金眶鸻经常出现在淡水泥滩上,尤其喜欢刚放干水的淡水鱼塘,它是长居珠海的一种留鸟,可以在淇澳岛上观测到。
黑脸琵鹭是一种大型涉禽,属鹈形目鹮科。黑脸琵鹭与白鹭一样,具有腿长、颈长、嘴长的特点,除此之外,可以通过面部黑色的裸露皮肤、黑色扁平的长嘴来辨识它。它的嘴为扁勺状,形似乐器琵琶,因此叫黑脸琵鹭。黑脸琵鹭是世界濒危鸟种,同时是中国二级保护鸟类,在珠海是一种冬候鸟,可以在淇澳岛及其横琴湿地上观测到。
黑脸琵鹭
珠颈斑鸠是一种小型陆禽,体形像鸽子,属鸽形目。珠颈斑鸠的颈侧有珍珠状的黑白点斑,如戴了珍珠项链,由此得名。平时,它们多栖于多树的草地上、郊野农田间,或住家附近,巢通常置于树上或矮树丛和灌木丛间,也曾有人发现它们在龙舌兰叶子上面和山边岩石的裂缝中筑巢。它是长居珠海的一种留鸟,在珠海广泛分布。
白胸翡翠是一种中型攀禽,属佛法僧目。它的嘴艳红且粗大如凿状,头戴巧克力色“头盔”,翼和尾披上翡翠蓝绿色“战衣”,飞行时翼上有大片白斑,绝对是鸟中的高颜值帅哥。白胸翡翠的叫声就像人在高声尖笑。它常站在水边枝头或石头上伺机捕食,捕食具有快、狠、准的特点。一旦发现水里的小鱼,它会瞬间冲出,只见一道蓝色箭影划破宁静的水面,不仅红色的大嘴插入水中,翅膀也会收拢和身体一起没入水里。白胸翡翠是长居珠海的一种留鸟,在淇澳岛、珠海渔女、度假村等湿地环境中可以观测到。在全国范围内,白胸翡翠常见于华中以南包括海南岛的大部分地区。
棕背伯劳是一种中型鸣禽,属雀形目伯劳科。伯劳科鸟类一般具有嘴大而强、尖端具利钩、戴黑色眼罩的特点,因此棕背伯劳还被鸟友戏称为“佐罗鸟”。棕背伯劳虽然长相帅酷,但它性情凶猛,常捕食其他小鸟、蛙类以及大型昆虫等,是食性如猛禽的雀形目鸟类。棕背伯劳对人工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它是长居珠海的一种留鸟。
(本文图片由珠海观鸟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