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樱枝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诗歌大国,诗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诗词产生的最初源头《诗经》、《楚辞》。最初的诗歌形式就是以唱的形式来体现的。所以古典诗歌的朗诵技巧和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作为富有名族特色文化的文艺演出节目古典诗歌朗诵流行于歌坛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由于诗歌朗诵者不懂古诗词的韵律,发声时违反了诗歌的要求,损害了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所以一首诗意境的演绎,正确的诵读时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古典诗歌的朗诵技巧出发,来探究一下古典诗歌朗诵技巧和音乐艺术视觉的异同。
关键词:音乐艺术视觉;探析;古典诗歌;朗诵技巧
一、前言
音乐艺术是指有音符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形式,例如:舞蹈是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表达出的艺术形式;诗歌是通过字或句组合形成的艺术形式;不管是哪一种艺术形式,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音乐给人们带来了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持,休息时候的音乐用来放松,给人舒展身心的健康方式;去音乐会感受现场演奏者传递歌曲情感的高昂澎湃。音乐不仅仅存在于人的听觉中,还有一个视觉效应。内涵传递于耳朵的聆听,发挥自身的想象空间形成一幅视觉性的画面,人们能得到音乐创作的灵感和源泉。简单来说这就是音乐艺术视觉的基本概念,以听联想。周杰伦唱的《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曲是其中一个例子,每次不听妈妈话的时候,听听这首歌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
别人都说每一件作品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品,音乐更是时间经验的产物,这些声音都是通过许多音乐专业人士制作出来的。这些人为创造出的艺术声响,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都渗透着作者的创作思维。不管式绘画文字还是音乐,都不是随意就来创造出来的。好的音乐和其他声音的不同在于,音乐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律有创造性的声音,如:音乐的节奏,音乐的旋律等元素,都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前期伟大的工程造就了音乐的艺术视觉。
古典诗歌,首先我们要感受的是作者写文章的基调,是悲伤、开心亦或者是不舍之情等,诗歌的背景基调弄清楚,接下来是从这些地方理解文章,如:字数、句数、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的。古典诗歌的朗诵不是表面文章字句自我理解的那样朗诵出来,注意诸多方面的条件来感知古典诗歌的魅力。
了解了音乐艺术视觉和古典诗歌朗诵的含义已经技巧,我们现在来说说共通点,帮着我们更好的掌握技巧。
二、平仄——诗歌的抑扬美
音乐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符和跌宕起伏的旋律构成的一种语言形式。一首诗由许多字词组成,字词之间的感情基调也就构成了诗的音调。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体现平仄,平声调高昂而绵长,仄声字降抑而急促,平仄之间的抑扬顿挫互相合拍。平仄调朗诵古典诗歌时,平声表现悠扬舒展而响亮,仄声则语速稍快,音长稍短。朗诵者在朗诵古典诗歌时需要注意平声字或仄声字读音的长短诗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变动的。举例,平声字音较长,除了诗句的第一个音节的位置上之外。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季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君”和“巴”两字,读短音才朗朗上口。仄声字也有一样的情况,在五言诗的第二个音节的位置或七言诗第四个音节的位置,应当拖长。如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的那个“水”和“月”字,它们要读成长音,这种声音的处理不仅烘托出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令人心醉神迷的画面,也使人感觉到了诗歌的音韵柔美、婉曲动听。
诗词中不仅有平仄体现朗诵的美,也会借助一些双音节词来达成整首诗音调的和谐,从而达到整体美的效果。如:双声、叠韵、叠音、象声等。一般情况下,朗诵时应把这些双音节词读成重音。重读,拖长、重音轻读、快中显慢、实中转虚等都是突出重音的方法,朗诵时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巧妙使用。举例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潇潇,滚滚等叠词来加重朗诵中的力高,由此可见,在诗歌中加入叠字,叠影等元素,会给诗歌朗诵增加出音乐的效果,在听众和观众在感受诗歌时,能体会到作者创造的初衷,从而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三、节奏——诗歌的内在情感美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心有靈犀还是感受到心灵的声音。诗歌的音乐美并不仅仅指声音的大小和声音的好听,也表现在耳朵和心灵的沟通,追寻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作曲作词时都应该加入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冷漠的次和取,诗歌必须有作者独特的灵魂思想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能单纯追求音乐美和韵律美缺少个人的感情基调,完美诗歌的音乐美还需要声音的和谐,声情并茂。一首好的诗词一般都具有巨大的基调前提,融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其中让人更加感通深受基调即是情感的体现。
基调不同,朗诵者在表达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心情也不一样,所以如果朗诵者要想成功朗诵诗歌,就必须在朗诵前下功夫,要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心情理解透彻,并将作者创作的心情代入朗诵中,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一致,从而用朗诵的形式表达出来。我们来通过岳飞的诗词《满江红》来体会一下这种情感,岳飞的诗词《满江红》是岳飞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誓言,所以朗诵时的基调定为要高昂壮烈,充满悲愤之气。注意朗诵作品基调应贯穿全文,但是不同的诗词内容、不同人物情感都应有不同的语气表达。朗诵者还应将思想感情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同音节、音韵等外在节奏相和谐,因为外在节奏的顿挫跌宕,必将加强情感的跌宕起伏,加强情感的深度和力量。如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时,除了需要激情澎湃的动力之外,还要加强语势的控制,需要使用欲扬先抑、欲重先轻、欲强先弱等方法,不能一强到底,应通过语势和节奏的变化来完成悲怆和慷慨的转换。
四、押韵——诗歌的回环美着手
我们唱歌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所以更多的时候记住的是音乐的节奏感而不是歌词,可见节奏的感染力极强。诗歌如音乐一样也有节奏元素,诗歌的节奏主要由押韵和音步两部分构成。押韵,就是用有规律的词语表达征收诗歌的回环美,简单的说就是乐章会重复出现一个主音,将整篇乐章串联起来,从而组成音乐形式。韵脚主要是指诗句未尾韵母相关的字,一般会出现在整段词语的最后。韵脚表现得好,可以提升一首音乐的音乐性效果。一般对韵脚字音的处理方法如下:重读方法加重语气;要把韵脚读得响亮、清晰,当韵脚密、节奏快时;相反的,韵脚的吐字发音要圆润、丰满,适当延长声调。为了主要体现音乐的节奏感,一篇乐章中不宜出现很多韵脚,也不能反复出现多次。
汉语中的一个字被称为一个音节,因此可以把诗歌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三种诗歌形式。这三种诗歌形式都有固定的音节,而一句诗中音节常常成双成对组合在一起,形成顿或称音步。其音节分配是: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这是基本格律,音步确定后即产生节奏,就像休止符一样掌握着诗歌的节奏,古典诗歌的朗诵要划分好诗词的音步。
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的同种表现形式,节奏之感,韵律之美,抑扬顿挫的平仄之调展示着一幅幅的美作。诗歌用其独特的形式与内在的抒情性质引领着中国的文人墨客吟诵至今,让我们更多的体会诗歌的独特感染性质。总而言之,朗读诗歌时,把握好节奏、作者的写文章时候的基调以及想表达的情感,朗诵出来的诗歌就会具有感染力,音乐的艺术视觉也是这么体现的,遵守这些规律的音乐一直是流行歌曲大众所熟知的东西。愿我们未来都是真正的朗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