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兰
摘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新中国首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认为,风俗的厚薄取决于人心,而人心的转移取决于教育。为了让中国富强,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来转移人心,铸造国魂,而学校应把思想品德的修养放在第一位。
关键词:周恩来 教育 国魂 修养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新中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成长经历中得到证明。
1898年3月5日早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诞生在淮安城内驸马巷中段的一所宅院里。周恩来父辈时的家庭经济景况十分困难,但周恩来的母亲很有能力,做事精明果断,性格开朗。她与周恩来的父亲结婚后,先后生了周恩来和弟弟恩薄、恩寿。在周恩来不满1岁时,他最小的叔父贻淦病危,由于结婚不到一年,还没有子女,为了使贻淦死后得到一点安慰,周恩来的父母尽管当时只有恩来一个孩子,还是把他过继给了贻淦。贻淦去世两个月后,幼年的周恩来就被陈氏带在身边抚养。
当时陈氏22岁,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对周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陈氏出身于一个读书人的家庭,性格温和,办事细心,待人诚挚,在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好的修养。当周恩来4岁时陈氏就教他识字,5岁送他进私塾堂读书。每天黎明就把他叫起来,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识字。平时对他要求也十分严格,不许他轻易出门,让他在屋里读书,教他背唐诗宋词,给他讲故事,如《无雨花》《再生缘》等等。陈氏严格的家庭教育,对周恩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养,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周恩来曾对人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要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影响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1904年,当时6岁的周恩来就随同养母陈氏妈妈搬到了清河县清江浦(今江苏省清江市)居住,并到外祖父家私塾里读书。周恩来生母对他影响也很大,当时周恩来生母的家族里人很多,当家族问发生纠纷时,周恩来生母总是去调解,周恩来也跟着生母并在旁边认真听,学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生母很会做人做事,在处理问题时,总是耐心地听别人把情况说清楚,然后再发表意见,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周恩来生母对他的要求也很严,让他认真读书,由于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周恩来每天都能大量地自由阅读。
周恩来的少年时代家境越来越不好,为了生活,周恩来的父亲经别人介绍到湖北去谋事。周恩来只剩下一条路,领着九岁的弟弟恩薄和四岁的弟弟恩寿,重新回到淮安那个已经残破的老家,日子艰难而凄凉。当时周恩来只有10岁,父亲和伯父在外地谋生,收入十分微薄。这时的周恩来是家里最年长的男子,尽管才10岁,却成了全家人的主心骨。周恩来后来回忆道:“我从小懂得生活艰难,父亲经常出外,我11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沉重的生活担子压得少年的周恩来喘不过气来,但他咬紧牙关,默默地忍受并承担了家里家外的一切。尽管如此,当时的周恩来仍抽些时间到东门附近表舅龚荫荪的家塾里去读书。龚荫荪家里存有许多古籍,还有一些宣传近代西方文明的新书和报刊,周恩来把这些作为自己政治上的启蒙老师,认真阅读。
他12岁那年,伯父周贻赓在奉天(今辽宁省)度志司(財政局)升任科员,周贻赓没有子女,且十分喜欢周恩来的才学,就写信要让周恩来到东北,随他一起生活。这是周恩来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后来提到:“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1910年春天,周恩来来到了东北,被伯父送到新式学堂念书,从此大大开阔了眼界。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邻邦朝鲜,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起了学生们极大的爱国热情。这时周恩来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从这时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并养成了天天读报的好习惯。他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用来订阅当时奉天出版的《盛京时报》。有一次,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的同学说:“是为了记账”,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而周恩来站起来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在学校中,学习认真,守纪律,有礼貌,十门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国画、唱歌、体操样样都好,国文的成绩尤其突出,课余时间常爱读《史记》《汉书》《离骚》等书籍,他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并多次张贴,让大家观看,他的国文老师对同学们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
周恩来最大的变化是发生在他考入了南开大学之后,1913年8月16日,周恩来参加了南开大学入学考试,他以最优秀的成绩被录取,从这开始,周恩来4年一直在南开大学学习,并在学校住宿,过着集体生活,很少回家。在南开大学学习,对周恩来思想性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南开大学的教育是进步的,办学很有特色,学习、生活、管理也很好,对学生要求严格,积极提倡开展课外活动。教育的学生在学校不单是读书,而且还要学会做事,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周恩来在学校给师生的印象四个字,严肃活泼,这和南开大学的校风有一定关系。周恩来个门功课成绩都很优秀,国文和数学的成绩尤为突出,学校每两个星期让学生做一次作文,周恩来做作文从不打草稿,提笔直书一气作成。周恩来文思敏捷,经常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师生称为“状元”。1914年和1915年,周恩来作为南开大学三名代表之一,参加了天津市各中等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的校际演说比赛,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连续两次取得第一名。
周恩来在南开大学里,曾先后担任过《校风》的总经理,演说会的副会长,图文学会干事,新剧团布景部副部长,并在新剧团中扮演戏主角。他参加当时《一元钱》的演出,在天津轰动一时,并在1915年暑假期间到北京青年会公演,博得好评。周恩来同老师的关系也很融洽,每隔几个星期就去看望老师。他还经常到校长张伯苓家去请教,张伯苓校长也很喜欢他,总是留他吃饭。张伯苓常对家人说: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周恩来性格对人很有吸引力,首要因素是谦虚,他除品学兼优外,在各项各种活动中都是活跃分子,不骄傲,不锋芒必露,更不盛气凌人。相反,总是尊重别人,温和诚实待人,自重自爱。他生活十分俭朴,一直是布衣布鞋,夏天只穿一件白长衫,入冬则是单薄的青棉袍,外面罩一件已经泛白的蓝大衣衫。他吃的也很简单,几年里都是在学校门口简单买点儿或到小饭馆里简单吃点儿,没有菜就从家里带一小罐酱用来下饭。《同学录》中这样评价周恩来:“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能于万苦,千难中才多,造成斯绩。”由于南开大学的培养,周恩来进步非常大,随着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使他的忧国忧民之心更加炽热。周恩来在南开学习的4年问,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处境越来越恶化,民国虽然成立,政权却很快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里。周恩来怀着强烈的救国愿望,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许多爱国的进步报刊,努力寻求救国真理。他认为,中国之所以积弱,神州之所以陆沉,追源祸始,不得不归于教育。他说:“风俗的厚薄取决于人心,而人心的转移取决于教育。为了让中国富强,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来转移人心,铸造国魂,学校应把思想品德的修养放在第一位。”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志向,他写到:“故凡同一人类,无论为何种事业,当其动作之始,必筹划其全局,预计其将来,抱无穷之希望,然后按此希望之路径以前进,则其结果不致与此希望相往庭,希望者何?志是也。”中学生各方面都不成熟,周恩来当时也认为,自己目前还处在准备时期,基础立于此日,发达侯乎将来。他说:“自己的责任应在努力求学,以便日后做事于社会,服务于国家,以其所学,供之于世。”
(责任编辑: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