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纲
摘 要 数学模型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找到适合建模教学的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地开展建模教学活动。并且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应该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渗透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有哪些;二是渗透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关键词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教学设计;基本策略;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226-01
一、渗透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一)挖掘教材,创设情境,感知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只有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有机的联系,并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情景的创设要与实际社会生活、时代热点问题、自然、社会文化等与数学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真实、有趣、新奇、可操作,以满足学生积极求知的心理要求。这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活学生头脑中现有的生活经验,也容易使学生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二)注重学生学习体验,经历数学模型建构
数学家华罗庚通过多年的学习、研究经历总结出:对书本中的某些原理、公式、定律,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如何想出来的,是怎样一步一步提炼出来的。只有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才能得以沉积、凝聚,使知識具有更大的智慧价值。实践、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积极主动、生动和富有个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发现主动归纳、推广,努力建立一个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
(三)加强解决问题能力,拓展应用数学模型
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用途和益处,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体验实际应用带来的快乐。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题作业的布置,如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等;二是生活题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通过应用真正让数学走入生活,让数学走近学生。
二、渗透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必须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必须要认真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建模要适合学生和教学的具体实际。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进行模型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一定要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不仅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教学内容,又要兼顾到学生通过参与建模活动后,认知应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差甚远的建模活动,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模型思想扼杀在摇篮之中。另一方面,创设问题情境和建立的模型,都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相贴近,让学生对课堂上的数学建模活动产生兴趣,并能尝试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就感。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特别注意筛选出适合于建模教学,并又利于学生能接受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
(二)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模型思想,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同于以前的数学教学活动,在课堂上不能再是教师主讲、学生接受的“填灌”式教学模式,更不能是教师讲解例题后学生进行练习训练的学习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建模活动,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课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中,学生可以同桌两人、四人或多人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数学建模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有效的课堂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模型思想的把握。
(三)必须实行以推迟判断为特征的教学结构
我们把下定义、找结论、想方法的终结,称为课堂判断,课堂结构改革的措施是适当推迟判断,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下定义、找结论、想方法的思维过程。数学课堂的推迟判断是推迟下定义、推迟找方法、推迟得结论,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以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简单理解就是教师不要过早把结论或结果告诉学生,而是要延迟结论出现的时间。这就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概念、定理、命题的教学都要作为“过程”来进行;二是师生的交流、学生的讨论与回答,一定要有时间去进行,不要即刻做出评判,需要耐心等待结果的出现。由于数学建模的活动性较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好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切实积极有效的参与到数学建模活动中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与思考。通过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性欲望,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数学建模活动中来。过程中,学生可以展开热烈的讨论,逐渐解决问题,并最终获得满意的结论。这样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数学建模成为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建构的过程,也促进了模型思想的渗透。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必须要坚持贯彻好这几条要求,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做好这些要求,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也才能得到提高,同时推动模型思想在教学中的融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