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农民工的问题上将会上升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社会认同的农民工群体,并且在社会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新生农民工的出现,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所以在进行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研究过程中,在社会结构方面到主体建设方面发生了路径转向与融合期待。与此同时,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理论和重点议题,那么其更深度的含义则是包括了社会认同的多重性的两种研究路径。并且对这两种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研究路径的转向与融合的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认同;社会结构;主题建构;研究的路径;转向与融合
一、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路径转向与融合概况分析
随着相关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关于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研究性问题逐渐有了新的突破,并且自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对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工作开始,一直以来将社会认同问题作为首要的探讨内容,并且作为更为关键的研究领域。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在各方面领域仍然处在发展中阶段,在发展经济的和社会化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在某些方面的重视力度不达标,所以就使得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常常受到城乡二元制和二元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工作效果无法明显的体现出来,致使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阶层仍然是农民层。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的农民工由于长时间居住城市以及生活标准逐渐接近城市化水平,所以对于农民工自身而言,在心理上就很少存在对于农民身份的抵触以及排斥心理,无论是社会方面给与农民工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还是关于社会结构与主体建设的结构造成心理上的变化,但就心理归属问题仍然饱受当今社会相关研究人员的争议。综上所述,在我国面临的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研究主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农民工群体自身内部的心理变化的影响,从而出现了社会机构到主体建构的研究路径的转向与融合。
二、研究路径的转向: 从社会结构到主体建构
(一)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的社会结构路径
在之前关于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就探讨出需要在此过程中加强对社会结构作用的重视力度。相关数据表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经有两大学派的研究人员结合当今时代下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结构两个方面关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认同问题等展开讨论。提出结论是在当今社会时代下受城乡二元制度影响,农民工受户籍制度的制约是无法最终得到社会地位等,除此之外,在城市中尚未有更加有效的融入其中的方式,所以这些农民工的社会阶级地位就会逐渐稳定下来,最终成为了既在城市游离又徘徊在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随着对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后面出现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对这一现象,关于社会结构和制度两个方面产生的影响,随后更有利于为更全面的探讨农民工社会地位以及角色在社会结构方面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处理日后农民工在社会结构下的多种身份之间的联系进行相关角色的安排。
(二)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的主体建构转向: 认同管理研究的兴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逐渐实现了对城乡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的完善工作,并且相关部门也同时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促进农民工成為城市市民的相关法律体系和政策,更有利于实现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的工作的开展,降低了社会制度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影响力度,对于农民工而言,更多的在社会文化和结构方面更加享受有利的待遇。但是城市中又存在着一些以新生代为主体的农民工代表,该人群大部分的出生日期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之间,年龄与先前农民工比较起来,年龄较小,大部分是上完中学毕业就出门打工的群体,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打工之后,更多的是带着打工然后落户城市的思想,对于乡村的印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这就会导致失根现象更为严重起来。这种农民工群体更多是为了谋求和探索生存方式和社会地位,而不是更多的为社会结构的建设考虑,同样也不满足社会结构中赋予的社会定位,这种情况下的社会定位和社会结构赋予的身份与自身追求的定位并不相符合,更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偏离。
在进行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的过程中,在社会结构到主体建构的研究路径的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思考和建议,并且能够为更好的路径转向工作实现更加有效的融合,尝试着在农民工的实际社会定位与实际的社会环境相联系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的认同以及认同管理,这样以来,在社会方面关于农民工的认同管理相关问题就更加的显著起来。
三、理论分野: 社会认同概念的多重内涵
(一)社会认同概念的多重内涵
从多方面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进行剖析,前一段时间内就有国外的学者埃里克森表明在进行社会认同的概念理解的过程中,有效的结合着个体生命的发展,在实现自我认同的同时有效的联系着社会认同。
(二)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的理论分野
上述对于社会认同的概念多重内涵的阐述,能够促进相关研究人员从多方面多角度实现对认同概念含义的理解,并且能够有效的利用不同形式的理论对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解答,更加有效的探究出有利于个体、集体、社会以及自我的社会认同的过程。基于以上现象,最终形成了巴尔干化的社会认同现状,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的以特定的模式实现认同,最终无法实现认同概念之间的一致性,无法保障认同概念的探讨工作的开展,造成社会认同陷入尴尬的局面。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了解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研究和探讨出有效实现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社会结构到主体建构的转向方式,但总归有一定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够有一定的实践性,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汪新建,柴民权.从社会结构到主体建构: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的路径转向与融合期待[J].山东社会科学,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