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茂
所谓问题导学法也即是在课堂教学当中,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以此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投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从而由此实现对知识的获取及应用,因此,问题导学法属于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习惯的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性,能够极大地改善以往数学课程教学枯燥无味的状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主要以数学教师本身的教学设计能力为主要突破口,以下对此展开讨论.
一、问题导学法具体内容及过程
具体实施的内容及过程表现为以下方面:
(1)导入情境,具体的导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设计,由此来为往后课堂教学的成功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因为内容与课型间的差异性,具体需要对旧知识进行温习、对新知识的获取采取对比的方式来实施情境创设,由此来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出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与动力.(2)明确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和教师应当同步制定此次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明确其中的重难点内容,并且针对其中容易遭遇的学习困境进行预习,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实施初步预设,最终明确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3)合作学习,实现共赢,应当根据相应问题来设计相关教学步骤,需要提出此次课堂当中存在的疑难点内容,以掌握课堂当中的主要教学内容;然后可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答疑,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地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并理解知识内容.最后通过不断地分析与讨论问题原理,促使学生形成追根究底,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4)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设计相应课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展开训练,训练的过程要求高度集中,难度适中,并结合教学内容的差异来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对学生思维进行有效拓展,最终实现深入发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应用
1.创设趣味性问题導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表现是否积极,主要在于教师本身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创设相应的趣味化问题导学情境,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其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数学教师必须深入研读课本教材,充分掌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并结合学生情况来创设出相应的问题情境.需要注意的是,在情境创设当中,必须明显突出学生们的主体性地位,以趣味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教习“集合”这章内容时,因为集合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属于一个相对较难的数学概念.在课堂当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采取灌输式教学的方式,则学生将难以准确理解,也就难以实现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标.因此,教师必须创设出科学合理化的趣味性问题情境,以此帮助学生们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去动物园观察动物,将所有的猴子作为一个集合,将其中的公猴子和母猴子分别解释为并集和交集的概念,由此将帮助学生更有效掌握知识点,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切实完成相应教学目标.
2.积极创设生活化问题导学情境.
通常高中数学知识内容都相对抽象,因此,在实际学习当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明显反映高中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尽管数学知识难以理解,但是其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材需要借助实际生活来展开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情境的创设,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讲解,促使数学知识形象化转变.比如在讲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教师即可结合生活讲解,以种子发芽率为例,给学生讲解种子发芽的概率,与实际发芽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样能够促使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积极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问题导学法的运用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教师在采用问题导学法展开教学时,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示,具体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控能力及认知水平.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具体分析,促使学生能够对问题的本质起到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将数学知识和所要创设的问题情境有机集合,由此来促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