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邂逅“信息技术”

2018-09-29 09:14蒋帮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写日记日记

蒋帮民

三年级是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向高年级的篇章训练过渡的一个年级,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三年级的作文课很难上,习作则更难改。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如何引导孩子们积累积淀?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们走出困境,爱上写作呢?信息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不但能及时全面地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还为孩子们的个性表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其写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寻真觅真—— 信息技术巧引导

写作来源于生活,走进生活,尝尽百般滋味,才能有感而发。写作实际就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心事、情感、所念。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对三年级作文教学做了明确说明: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了样。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成了习作教学的重点。

我们应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激起他们表达的热情,写日记就是最好的方法。为做好铺垫工作,布置作业前我便问起孩子们当天的见闻,聊一聊当天发生的事情,适时追问一句:“想不想把这些东西留住呢?”以此激发起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笔者先引导学生上网搜一搜、查一查写日记的格式,并尝试写一篇日记;再把自己的收获或日记发到班级微信群里,让同学们评一评。笔者也及时跟进,适时进行鼓励与引导。把群内典型的资料截屏,汇制作成PPT,课上集体分享:小组内先互相欣赏;然后推荐班内交流;再评一评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分享中,孩子们逐渐明白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作为日记内容,可以记事、写人、写物、写景,也可以记叙活动,还可以编故事。孩子们放开了手脚,消除了畏难情绪。

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已悄然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不光引导他们学会了写日记,还能运用信息技术“美化”日记,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

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促提升

信息技术可为孩子们提供多彩的生活画卷和各方面的知识,庞大的信息量让学生的习作素材更为丰富。教材中对习作教学的安排其实就是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有机结合。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让学生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然后再写一写。笔者根据作文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把一处处秋景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再将某一特定的景物缓慢播放、定格、放大,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然后适时进行拓展,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关于秋天的古诗、图片、小视频等。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孩子们走进了缤纷的秋天,迸发出观察周围景物的热情;再通过互动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边体会老师的指导,边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梳理、分析、整合,运用所学的方法,按习作要求去组织自己的文章。

最后,笔者运用多媒体将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到大屏幕上,当场组织全班学生评议,师生共同讨论修改。将修改的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纠正了有代表性的错误,还让学生明白“增、删、调、换”等是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修改后,用实物投影仪将修改前后的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在对比中讓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促使学生养成自觉修改的习惯,在实践中提升习作能力。

读写并举—— 信息技术搭舞台

新课标明确要求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如保证此量,加上课内阅读(课本12册约60万字),当阅读总量达到210万字左右时,学生就会产生表达的冲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已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提供的读物更为宽泛,如童话故事、古诗文、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一方面引导学生把网上阅读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粘贴”到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另一方面,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见闻感受也记入到“写作素材库”,并对“粘贴”和记录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定期在班级微信群、QQ空间晒一晒。

为孩子们搭建网络习作展示平台,把学生续写的故事、读后感悟、接力日记等,运用信息技术,把文字、图片、视频等链接在一起。有的上传到校园网站,有的向报社、杂志社投稿,还有的打印装订成册,编成个性化的习作集等。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多维的习作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更有利于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当“习作教学”邂逅“信息技术”,让学生习作成为一件更加富有情趣的事情。

作者单位:山东邹城市第一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写日记日记
我会写日记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怎样写日记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成长日记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