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残障社会工作受到重视。“平等、参与、共享”是残障社会工作基本理念和主要目标,要完成这些目标关键是残疾人能正常出行。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向苏州市民发放问卷125份,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深入访谈13名残疾人,20名市民,分析残疾人出行与人际支持环境关系,尝试通过发掘本土性人际资源与社会工作介入建构残疾人日常出行人际支持模式,使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关键词】残疾人出行,人际支持环境,社会融入
一、绪论
1.研究背景。截止2013年,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突破8500万,残疾人由于其自身身体上的缺陷,在日常生活存在诸多不便,社会融入性差,属于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罗新阳,2014)。出行对于残疾人来说是关键环节,如果基本的出行需求无法满足,那么其就业、受教育、人际交往、政治参与等需求也无法得到很好满足。建立良好的人际支持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的关键途径。
2.文献综述。目前关于残疾人出行问题研究大多从客观的外部环境即无障碍设施支持环境层面来关注残疾人出行问题,吴鹏在《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社会融入的行动研究》中指出我国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目前现有无障碍设施还难以满足残疾人的正常生活需求。赵玲玲对福州市无障碍出行研究做了具体概述,进行了详细评估,并形成了科学的评估模式,并进行了反思与建议。但这些研究都将无障碍设施作为支持环境的主要因素而忽略了主观体验到的支持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Raschke提出人际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Raschke,1977)。康恩等人认为人际支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与肯定(Kahn&Anto2nuci;,1980)。Cullen认为人际支持是个体从社区、社会网络或从亲戚朋友获得的物质或精神帮助(Cullen,1994)。吉登斯认为获得人际支持与社会融合是残疾人生存发展,不被边缘化的有效路径(吉登斯,2000)。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与调查。向苏州市民发放125份《残疾人出行支持度》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份,运用SPSS19.0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的统计方法有:频数、百分比、、标准差、信度、T检验、F检验等。
随机调查的120个样本中,男性45人,女性75人。年龄在20-30岁的最多有56人,占46.7%;调查对象覆盖苏州市6个城区,涵盖多种职业。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占15.8%;高中及中专占19.2%;本科占43.3%;硕士及以上占21.7%。调查对象的家人或朋友中有残疾人的有36人,占30.0%,没有残疾人的有84人,占70.0%。
2.访谈的开展。针对残疾人出行困境及心理,在苏州市残联开展了一场残疾人集体访谈,深度访谈13名残疾人,一次入户访谈,访谈残疾人社会工作者2名;为调查市民支持程度,访谈市民20名,深入了解了残疾人出行需求及人际支持程度,并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记录。
三、研究发现
1.出行意愿的矛盾性。从调查来看,残疾人出行意愿较高,访谈的13名残疾人中,只有1名残疾人表示不愿意出行,如果不是必须出门一般不出门,12名残疾人表示愿意出门有较强烈的出行意愿。
PDW:“其实残疾人都肯定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近的远的地方都爱去,每次组织出行活动参加的人都特别多。”
然而许多残疾人在出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矛盾心理,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孤独与交往需求的矛盾,自尊和自卑的矛盾和理智与情绪的矛盾(张家强,万小南,1990),导致他们有时虽有强烈的意愿但是出行的频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人际支持的缺乏,想出行但不想麻烦他人、出行又怕遇到障碍无法前进、怕被别人歧视等矛盾心理。
2.人际环境的被动与主动。人际环境(3.71)高于中间值3.00,表明苏州市人际支持环境较好。访谈的20名市民,18位都强调愿意主动帮助出行遇到困难的残疾人。WZL:“我这手是02年伤的,我以前是个正常人,伤了手之后才慢慢了解残疾人的生活,感同身受,现在路上偶尔碰到残疾人需要帮忙我立马上去,现在这个社会虽然存在不良的风气,但大家心里还都是好的,都是善良的.”
许多市民表示虽有帮助的意愿,但却在遇到残疾人出行时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没有相关的意识与知识,一方面担心帮扶不当造成危险,另一方面又会担心许多残疾人有极高的自尊突然的帮扶可能会对他的心理造成伤害,所以很对时候会选择放弃帮助,导致人际支持环境无法发挥作用。
3.人际支持环境差异分析
在人际支持环境方面,不同性别调查对象表现出显著差异(F=2.35,P<0.05),女性对于残疾人出行关注与支持程度更高。周围有无残疾人影响调查对象对残疾人出行支持程度(F=1.99,P<0.05),周围有残疾人的调查对象會对残疾人出行给予更多的关注,了解一定的残疾人帮扶知识。不同学历的调查对象对残疾人出行的支持程度有显著差异(F=2.19,P<0.05),调查对象学历越高对残疾人出行表现出越高的支持程度。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以及文化的传承,人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素养,接触许多公益以及助人理念,参加一些助人活动,尤其是相关专业的学生会有更高的敏感度。
四、建议与对策
1.发掘本土性人际支持资源
传承特殊的本土性,发挥熟人社会的资源作用。独特的文化载体——当地的民间艺人创新表演内容,关爱残疾人加入演出,运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的观点,运用的本土性,独特性的文化形式帮助残疾人出行。苏州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人情气息浓郁,相对于大城市的利益至上,社会的亲情血缘和地缘的影响更大,熟人社会拥有的人际支持网络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调动资源更好的帮助残疾人在出行过程中能无压力的获得及时的帮助。
2.鼓励残疾人组织和社工机构发展
通过增加残疾人社工服务机构,专业社会工作者依托相关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及技巧,通过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等专业工作方法,来提升残疾人的各种人际支持网络的建立与利用能力(傅如灿,2013)。通过残疾人机构开展社区或社会倡导活动,如“黑暗中的对话”“公益跑步”等活动,在促进公众关注、支持残疾人出行的同时也使得残疾人能够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为残疾人提供个案辅导,针对残疾人开展心理健康小组活动,开展残疾人小组活动或指导课程,培养残疾人自主出行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增加残疾人出行的频率。鼓励专业助残志愿者团队的建立,但对志愿服务的管理要更合理和有效化,即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使用和激励都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最大志愿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傅如灿(2013):“福州市残疾人无障碍出行的障碍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2]褚湜婧、杨胜慧(2012):“老年残疾人出行问题研究”,《兰州学刊》,第6期。
[3]张家强、万小南(1990):《残疾人心理》,华夏出版社,第85-90页。
[4]周沛、曲绍旭、张春娟(2012):《残疾人社会工作》,上海出版社。
[5]张晓霞、崔岐恩、钱海娟(2010):“社会支持研究简述”,《学园》,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