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话剧艺术之辨

2018-09-28 09:12王自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当代话剧

王自淳

摘要:话剧,作为中国戏剧体系中的舶来品,自二十世纪初被引入、繁殖,至今已走过百余年时光。它在诸多大师先贤呕心沥血的栽培和历史波澜的涤荡下,顽强扎根,努力生长,终于成为与传统戏曲并蒂绽放的中国戏剧艺术之花。纵观话剧艺术的发展历程,在总体线性发展的态势下,每个历史时期又具有其阶段性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生长状态。

关键词:当代;话剧;主流戏剧;商业戏剧

中图分类号:1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163-01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以及国家战略层面对文化艺术的不断加持,话剧舞台可谓花繁锦簇,异彩纷呈。但是,也应看到,在这一片繁荣的表象之下,也隐含着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就当前话剧艺术的时代特征和生长状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思考,以期对话剧艺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1.主流戏剧得天独厚,依然以绝对优势占据主导,代表着当代中国话剧艺术的总体风貌和基本艺术水准。

所谓主流戏剧,就是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符合多数民众审美情趣、构成社会主体文化消费的戏剧艺术。在当下中国话剧舞台上,无论在剧目数量还是在观众人次上,主流戏剧都毫无悬念地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和主导地位,这一点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并无差别。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各种文艺思潮、艺术观念和创作技巧被纷纷引进、推介,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得以释放,创作激情得以激发,话剧艺术出现了井喷式的繁荣发展,涌现出大量回归艺术本体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形成了话剧艺术被引进后,在中国本土生根发展的第二次高峰。进入新世纪,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国家综合实力整体提升,文化艺术体制也逐步放开,艺术团体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演出市场自由竞争、适者生存的发展格局。尤其是十八大以后,2013年,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打造的国家艺术基金正式成立,以专家评定、资金配套的形式对优秀文艺作品进行专项扶持。每年逐步递增的资金投入和导向,吸引着各种艺术创作团体的目光,也激发着从业者的艺术创作热情。在这种体制和机制的作用下,人财物的集中调配,无疑提高了艺术生产能力,在大量生产的基础上,大浪淘沙,也的确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推动了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加之汉语文化圈的巨大投射力量,我们的戏剧艺术也确实拥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是,放眼国际,客观地讲,我们的戏剧艺术与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相比,无论是在思想的深刻性还是在艺术的感染力方面,都尚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我们的主流戏剧,并没有真正走向市场,去由观众自由选择、评价,而是更多体现着政府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国家意志。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同时,又很容易导致艺术创作者投其所好的功利心态,缺少创造性创新性,使作品失去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品质。因而,繁荣之下难免滋生思维僵化、创新匮乏、近亲繁殖、鱼龙混杂之流弊。

2.商业戏剧应时而生、蓬勃发展,实验戏剧丧失个性、不再先锋,但二者对主流戏剧的双翼效应不可忽视。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主流戏剧之外,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的商业戏剧开始崭露头角,并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所谓商业戏剧,就是以资本运作为主导、以市场营销为首手段、以满足大众消费文化为价值追求、以盈利为最终目标的戏剧类型。

在資本审美盛行的当下,再有互联网+的助推,商业戏剧可谓生逢其时,方兴未艾,颇有前景和钱景具佳之势。尤其是近年来,粉丝戏剧、网络戏剧、IP戏剧、沉浸式戏剧等等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这些商业戏剧已成为当今戏剧艺术市场最为活跃、热闹的部分。它们不拘陈规,勇于创新,娱乐了大众,繁荣了市场,对于略显古板、枯燥的主流戏剧,无疑是一种有效矫枉和必要补充。但是,由于商业戏剧奉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实用主义,唯利是图的商业本性使其相对缺乏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思想价值的追求,容易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甚至挑战公序良俗,有伤社会风化,倘不加以适当规范和引导,任其野蛮生长,后果亦是不堪设想。

与商业戏剧的逐渐兴盛相反,近年来,在戏剧艺术的发展格局中,实验戏剧却日渐萎缩,风光不再。所谓实验戏剧,也称先锋戏剧或边缘戏剧等,是指以一定的哲学和美学理论为支撑,具有反主流、反传统、反体制的叛逆精神和强烈的探索与实验精神的非主流戏剧。追求独立个性和自由精神是其主要特征,先锋姿态和探索意识是其革命性的鲜明表征。我们的实验戏剧是与小剧场艺术相伴而生的。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各种文艺思潮的涌入,实验戏剧以小剧场的形式初露锋芒,引领潮流。1982年,由高行健、刘会远编剧,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标志着中国当代实验戏剧的兴起,至1989年4月,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中国第一届小剧场戏剧节”在南京举行,实验戏剧的繁荣兴盛达到顶峰。但是,自90年代后,社会文艺思潮进入后现代时期,实验戏剧在主流意识的排斥和大众消费文化的侵蚀下,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先锋意识和革命性,探索和创新精神变成了追名逐利、欺世媚俗的手段,甚至逐渐沦落为投机、迎合、玩弄技术技巧的游戏和伪实验戏剧。

总之,对于主流戏剧而言,商业戏剧和实验戏剧是其不可或缺的两翼。商业戏剧在对市场利益的追求中不断拓展着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观众群体;实验戏剧则在先锋实验的探索中丰富和发展着戏剧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只有它们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戏剧艺术应有的健康体态。

猜你喜欢
当代话剧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再见啦,秋天!
《民国时期话剧杂志汇编》在沪首发
过去的理想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论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三个转向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话剧《惊梦》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