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玉 王健 王睿
摘要:实践为人类与世界建立关系最基本的方式,人们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正确认识与理解当下的社会形态,构建合理的实践观,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艺术设计其最大地特点就是来源于生活、反映出生活、表现在生活,一个好的设计离不开反复地认识与实践,本文即是对艺术设计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实践观;艺术设计;关系
中图分类号:J5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045-01
一、何为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这个词,我们可以进行拆分解读,第一是艺术,第二是设计。其中,艺术这个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从精神上,就如同追求、信仰、信念等,虚无缥缈而又确切的存在,是一种精神上的创造;另一方面从表现上,艺术的表现方式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创造、自我修正的过程,来源于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的模仿重塑。设计这个词则是指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也可以将设计理解为计划、规划、策划等,它是具有解决问题性质的方法。所以,艺术设计我们可以理解为用特定的艺术手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何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实践观强调物质实践,强调实践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只有通过实践,“人类的自我改变与环境改变的对立、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以及抽象思维与感性直观对立”这三大对立问题才会得以解决,通俗一些来讲,就是行动起来,理论结合实际,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合理地改造世界。
三、艺术设计与实践的关系
(一)艺术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活动
人是自己意识的生产者,每个人都想要将自己的想法、观念通过一定的方法方式进行表达,而人的意识从哪来?灵感来源于哪里?实践是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同一实践活动能使我们熟能生巧,获得熟练的技能,总结规律从而发挥更大的设计能力;不同的实践活动则能让我们打开新视野,更多的去认识世界,发现世界,探索未知,将已知与未知相结合,激发设计灵感。从事设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不仅仅是因为人本身基本生活方式和自身各项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生活实践活动,而且好的设计均来自于生活实践,生活实践基本能力的养成深深制约着人们的创造能力。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为了人们生活审美需求而产生的,能否设计出好的作品显然与设计家本人的实践经验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设计家,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大设计家的原因。
(二)实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实践是艺术的基础,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它是人与大自然产生联系必要的中间环节。毫无疑问的是,人们确确实实是在实践中认识了客观世界,在实践中发现了物质世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规律,并且进行了总结归纳,将其进行了合理的提炼,并提升到了理性的高度上。艺术设计作为人们为自身观赏需求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是一项单纯的、直观的、具有一定高度的意识创作。艺术设计虽以社会生活为灵感源泉,但并不是简单的对生活的某一现象进行复制粘贴,而是一种在生活中某一现象的高度上进行意识创作,使其更加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设计家是艺术设计的主体,他是否具有足够的经验积累,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倾向,良好的艺术修养等都是一项艺术设计能否顺利进行和最终完成的基础和前提。设计家所需要的直觉开发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的开发,是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培养的。
(三)艺术设计创作对社会实践具有能动反映
艺术是人脑中意识形态的一种情感的表达,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艺术设计的创作则是实践活动中某一特殊的点在人脑中反映出来的事物。因此,艺术设计的每一个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小方面来说,不同的设计家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所获得对生活的感知不同,设计创作的作品因而有所差异,各具特色;从大方面来说,艺术设计创作时依靠感性形象来表现生活,它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来进行表达表现的,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生活物质资料也是在不断创新向前的,于是,每当出现一种新材料、新工艺便会出现一种新兴的艺术创作,艺术设计便出现了不同时期、不同主义、不同分支。所以,不管从小方面还是大方面进行总结,艺术设计的创作都是一种对当下社会实践活动特色的能动反映。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科学的实践观,具有高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从艺术设计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明确,两者是息息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艺术设计的发展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立足于社会实践,将艺术设计作为创造美好生活方式的物质手段,创作出符合社会规律、符合人们生活原則、符合人们意志品德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