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需要练字”专题辩论课教学活动设计

2018-09-27 21:26刘磊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练字评析辩论

刘磊

一、活动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已经普及,电脑打字快捷方便,有人说,现在是电脑时代,根本不需要下功夫练字了。经过在学生中做调查,当前小学生对书写重视不够,写字质量不高。于是,通过集体讨论,将本次辩论会的主题定为“小学生需要练字”。这样的主题,来自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有辩论的价值,能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能使学生明确学习努力的方向。

二、活动目标

1.学生在辩论会上交流辩论,做到文明有礼,落落大方,思路清晰,表达流畅。

2.学生在辩论中提升认识,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练一手好字,传播中华文明。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2.组织学生熟悉辩论会流程和规则,将观点在辩论会上交流辯论,做到文明有礼,落落大方,思路清晰,表达流畅。

3.指导学生在辩论中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树立练好字的信心和决心。

四、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准备辩论。

1.学生总结反馈关于小学生练字情况的课前小调查,由问题导入。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已经普及,电脑打字快捷方便。有人说,现在是电脑时代,根本不需要下功夫练字了。经过在学生中进行调查,当前小学生对书写重视不够,写字质量不高。因此,我们本次辩论会的主题是“小学生需要练字”。

学生分出正方和反方两个大组,快速安静地分组坐好。

评析:本课教学,增强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意识,充分利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在辩论会准备阶段,学生多渠道、多方式地搜集处理资料。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准备:围绕辩论主题,查阅书籍文献;结合生活实际,请教父母长辈或亲戚朋友。上网搜集、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相结合,对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反复诵读,变成自己的语言,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表达。

2.分组讨论观点。

双方推选四名主辩手,其余学生为自由辩手。

3.明确辩论要求和流程。

(1)温馨提示:a.观点明确,口齿清楚,有理有据。B.用心倾听,尊重他人。C.文明有礼貌,使用辩论会常用语。

(2)辩论会常用语:a.我方认为;b.我方的观点是;c.对方的观点我不完全赞同;d.对方辩友非常友好,但是我认为;e.对方辩友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我方认为。

(二)学生活动,专题辩论。

由学生做主持人,分为三步:

1.双方陈述。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逻辑清晰。陈述后,由评委或老师点评。

2.自由辩论。

要求针对对方的发言进行回驳,或补充陈述本方观点。精心设计问题,要求被问方必须回答。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是学生展示辩论风采的最佳时机。教师起到评价激励的作用,启发学生善于抓住对方弱点和漏洞进行反驳,锻炼口才,提升认识。

3.总结陈词。

双方总辩发言,结合辩论会发言,对本方观点做最后总结。

小评委总结评价,民主评选优秀辩手,优秀辩手在颁奖曲中,上台领奖,进行表彰奖励。

评析:在辩论会活动中,积极实践推进交往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给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创设真实的辩论会情境,让学生参与辩论会全过程,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广泛参与。在准备辩论环节中:重视激发学生情感,学生明确本方观点,做好辩论材料的内化。在辩论过程中:围绕辩论主题,先双方陈述,学生深入思考,针对对方发言提出本方观点;接下来在自由辩论环节中,学生采用驳论、攻论等辩论技巧,质疑问难,仔细倾听,抓住对方辩友的弱点,列举实例,以理服人,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

(三)拓展活动,明理导行。

1.学生通过辩论后,认识到练字的重要性。出示文件,学生学习《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内容是“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学生讨论,谈出体会和认识。

2.设计一条关于下功夫练字的标语,自主设计,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在展示形式上,学生用彩笔或毛笔写出大字,现场展示书写水平,起到指导练字行为的作用。

3.学生出示练字标语后,教师擦去板书上的“是否”二字,进一步明确小学生需要练字。

评析:辩论会后的拓展活动,提升了学生对书写重要性的认识,把认真练字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指导日常学习生活,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通过辩论活动,学生不仅切身感受到辩论会的过程,锻炼了口才,还让学生明理导行,明白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写好汉字,提高品德修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练字评析辩论
芭蕉上练字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练字真的好烦啊
爆笑四格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同影子辩论
学会放弃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试题评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