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从模仿开始

2018-09-27 10:51潘秀英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造词总分词语

潘秀英

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世界,同时表达自己情感的载体。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往往使得他们的写作处于一种跋涉艰难的境地。每当学生要写作文时,总是显露出畏难情绪,那么,该怎么走出一条相对可行的路呢?现代诗人何其芳在一封信中写道:“初学写作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模仿阶段,从中学会写作技巧。”吕叔湘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从两位大家口中,我们得知写作应从模仿开始。具体怎么做呢?笔者分享一些自己的实践经验:

一、引导学生从模仿造词开始

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除了让学生积累在课文中学习到的词语之外,还应该让学生丰富特殊类型的词语,而这种丰富,可以采取让学生联想造词的方法来进行。当学到“开关”这个词语,立刻让学生自己造类似的词语,如“东西”“动静”“长短”“黑白”等等;当学到“转危为安”,就可以让学生造一造,还可以“转___为___”,如“转悲为喜”“转败为胜”“转忧为喜”“转哭为笑”……这些词都可以在学生不甚了解时,对构词模式进行适时点拨,如此,学生就可以把以前头脑里没有的词“造”出来。

但是,模仿造词不是根本,最根本的还是运用这些词,如果说这些词是“它山之石”的话,只有时常加以运用,才能成为攻克习作的“玉”。

二、引导学生从模仿造句开始

指导低年级学生的写作,应该让学生从仿写句子入手。因为句子是构成段、篇的基本单位,从句子入手,既简便有效,又便于操作,学生也乐于学习。如在学《摇花船》一课时,有这样的句子:“摇花船不必统一时间,也没有一定的路线,由各村自己串街走巷地摇去。前面往往由火铳和火流星开路,接着是锣鼓队,最后才是花船。”句中用了“前面……接着……最后……”几个词语进行连接,就可以让学生运用这几个词进行造句。以下就是笔者的学生创作的一些优秀的仿写句子:

1. 在清澈的江面上,从远处来了一排船队,前面是领航的大船,接着是体积比较小的船,它们缓缓地驶过,最后在江面上留下一道道波纹。

2. 那次去野生动物园看杂技表演,一开始是动物进场,前面是几匹骏马带队,上面坐着杂技演员,接着是伶俐的猴子甩着尾巴调皮地跟在骏马后面,最后竟然是披挂着“红衣”的大象一步一晃地走上舞台。

三、引导学生从模仿造段开始

课本中的选文有许多经典段式,总分段式、并列段式、因果段式等等,其中总分段式居多。以课文段式为例子,让学生学以致用,采取相应的迁移写作,比如学完了总分段式:“马克同学今天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很生气。但是他也有许多优点。他爱劳动,干活不怕苦、不怕脏;他体育好,在校运动会上,百米赛跑荣获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他助人为乐,经常帮助女同学,有一次我做手工不会钉钉子,他就主动帮我敲,结果不小心把手指敲肿了,可他也不叫疼,还安慰我说‘没事……”可以让学生模仿造段,先写什么人(物)怎么样了,之后从几个方面具体展开。因为这个仿写是在学生对例文读、议之后再进行的,学生对段式的理解相对较深,所以仿写也就容易许多了。

四、引导学生从模仿造文开始

从层级上来讲,最后是模仿写文。小学阶段游记类的文章,大多以地点转换的顺序进行描写,在描述过程中再加以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等顺序,将游记文章写得散而不乱。比如在《颐和园》一文中,作者的地点转换极为明显。作者用“进了……饶过……就来到了……”“走完……,就来到了……”“登上……,站在……”“从……下来,就是……”等明顯的有地点转移词语的句式,将作者的游览显于笔端。课后笔者出了这样的习题:请仿照本课以地点转换为顺序,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果然,这样的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写类似的文章,却都有条不紊。当然,面对写作基础稍逊一筹的学生,可以通过“齐心协力”的方法帮助他们。每人先用一个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试着介绍校园一景,然后把大家各自介绍的校园美景的段落组合起来,由老师或者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在文章的前后分别加上介绍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共同完成一篇习作,使得他们经历写作的完整过程,那么下次再写类似的文章,必定会胸有成竹。

总之,词、句、段等构成了文章的基本要素。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寻找范例,并进行针对性的仿写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灵感,为后面的仿写造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只要教师把握好教学时机,灵活运用教材中的课文,注意收集精彩的词语、句子、语段,找准切入点,以仿促写,多方位地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支架,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大胆地创作,以致最后形成独立的写作能力,最终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向更高的层次

迈进……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明珠小学)

猜你喜欢
造词总分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关于网络新词语中的仿拟造词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枚词语一门静
“壁虎”方言词造词理据的地域文化特征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
从2006及2007年度新词语看“修辞转化”造词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