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及备考指津

2018-09-27 10:44纪顺
关键词:备考

纪顺

摘 要:2018年语文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由对静态的论证知识考查向动态的分析转变,并在题干的设置上渗透了“概念”这一逻辑学基础知识,立论的前提则以更为多元化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论证分析题”的复习备考,需要把握命题动向、分析命题规律,以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备考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首次出现“论证分析题”,其题干表述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这种类型的试题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分析题,它更注重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与分析思路,因此,甫一出现,便受到语文界的关注。2018年高考,这类试题在考查内容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也对复习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依次论述。

一、论证知识: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1]2017年的“论证分析题”在对论证知识的考查上是隐性的、静态的。对此,我们从论证结构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别予以说明。

将2017年全国卷三套试卷的第2题12个选择项进行重组可以发现,共有6个选择项与论证结构有关。其中,全国卷Ⅰ的“逐层分析”“两个维度”、全国卷Ⅱ的“从民窑崛起、商业化等方面”、全国卷Ⅲ的“将乡村记忆分为两个方面”,都提示考生文章的整体或部分运用的是并列式的结构;全国卷Ⅲ的“逐层递进地论证”、全国卷Ⅱ的对青花瓷崛起的原因与影响的分析,则暗示文章运用的是递进式结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题干并没有出现递进式结构或横向展开议论等相关术语,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对论证方法的考查中:

全国卷Ⅱ的“通过瓷器的比较”、全国卷Ⅲ的“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分别是对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考查。但考查方式有异同之处。相同点是都对论证方法进行了隐性考查,即没有直接提出,而是通过关键词语如“举例”“比较”等提醒考生(与前面“论证结构类”相同,都是通过相关语词提示考生);不同点是,全国卷Ⅲ的选择支考查是否运用了某论证方法,全国卷Ⅱ则考查某论证方法与结论的匹配度,即该论证方法能否为得出相关结论提供积极作用。

相比于2017年的静态考查,2018年全国卷“论证分析题”则更多地表现为动态的、显性的考查。全国卷Ⅰ“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及全国卷Ⅲ“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明确考查对比论证、论证顺序及论证结构等术语本身。

这种转变提示考生既要掌握论证知识本身,又要学会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解题中去。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明确六类论证方法本身的特点与表述,理解并掌握两类论证结构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一般论述类文本,把握论证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与逻辑顺序。

二、逻辑思维:论证分析的拓展

2018年“论证分析题”的一个亮点是引进了逻辑学的基本术语,这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论证分析”的外延,使考查内容并不局限于论证的基础知识。全国卷Ⅲ“论证分析题”C选项“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及D选项“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都提到了“概念”这个术语。“概念”本是逻辑学知识,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构成命题及判断,后者构成推理,可以说它是逻辑学的最小单位。

考查“概念”的学理依据何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是“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学生“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2]新的“课程目标”也明确要达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的“发展逻辑思维”的目标。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中,关于语文科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亦有“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等相关表述。[3]它们都要求“逻辑”,可见“概念”这个专业术语的提出是符合课程标准与考纲要求的。

2018年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如何考查“概念”的?我们以全国卷Ⅲ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全国卷Ⅲ的文本摘编自陈忠的《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文章论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文明弹性”,它包含“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三个子概念,整篇文章就是围绕这四个概念展开的,这是理解文本的基础。C选项“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即暗示四个具体概念的正反面特征。例如“文明彈性”,文本既论述了其具有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状态所表现的“动态和谐”特征,也说明了“松散、密集”等弹性不足的表现,因而具有一定的“辩证意味”,从这一点来说是可信的。但文章并没有论述这个概念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因而是不可信的。这是从分析概念本身的特征来考查的。D选项“通过……概念,论证了……”这个句式提醒考生,题干结合文本具体考查了概念的外延和作用。根据文本,“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就是理解并把握好上述三个子概念,这实际上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当然,在逻辑学领域,除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还有下定义、划分等区分概念的一些重要方法,在备考中应根据文本帮助考生建构具体而完备的知识体系。

三、立论前提:多元表达的演化

“论证分析题”除了对相关论证知识进行考查之外,也会考查全文的立论逻辑[4],这包括立论的前提、基础与动机等。如2017年全国卷Ⅰ的“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就是如此。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相当于提出论点的过程;对于前提,在逻辑学领域,指在推理上可以推出另一个判断的判断,如三段论中的大前提与小前提。而我们说的“前提”一般指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或因素。上述题干中的“前提”应指逻辑前提。根据文本,正因为气候容量是有限的,才需要气候正义,这与2017年全国卷Ⅲ“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的前提”旨归相同。

2018年全国卷明确提出“前提”的是卷Ⅰ的C选项:“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文章说“接着讲”是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它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这说明“接着讲”的必要性的前提是中西思想的交融互动,其与去年的考查方式是一致的。

在2018年的高考试题中,“前提”更多地演化为“基础”“动机”。如全国卷Ⅱ的A选项:“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虽然题干的表述由“前提”变成了“事实基础”,但两者的指向性是一样的。文章认为,大数据加速了人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这样会导致“‘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你是与‘你喜欢”的危险。这里的“被数据化”实际上就是威胁的一种,也是文章的逻辑前提。只不过此种前提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判断。

此外,全国卷Ⅱ的C选项将文章论证大数据对个人权利影响的可能因素归结为“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这里的“动机”,我们看作事理前提,即先决条件或因素。文章第一段与第二段说,“被遗忘权”的出现会赋予数据主体自觉控制数据的权利,相对于“隐私权”,它表现得更为主动。因此,“写作动机”自然成为文章论述的前提,即如果没有对隐私权的注意與重视,那么所谓着重论证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似乎是没有必要的。

题干对文章“立论前提”的表达有多种,我们引导考生分析时不一定要进行如此细致的区分。领会题干的问题指向是复习、备考的第一要务。

四、备考路径:把握命题的动向

掌握论证结构、论证手法等基础知识,明晰相近考点的多样化表达,理解逻辑学基本知识的渗透似乎只能为我们解决当前题型的有关问题提供参考。充分分析命题动向,把握命题规律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论证分析题”的奥义。除了上述考点的变化,2017年全国卷Ⅱ的C选项还考查了论据的作用: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2018年全国卷Ⅲ的A选项的“现实指向”及卷Ⅱ的D选项“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都跳脱了论证本身,转而关注文章的“现实”基础,这可能和这两年论述类文本的类型有关——与时事相关的学术论文愈发受到青睐。

当然,文本阅读还有可能从是否运用某种论证结构、论点与论证前提是否正确、结论是否合理(包括局部与整体)、论证方法与结论的匹配度、论据与结论的匹配度等角度进行更加细致化的考查。这也是要在复习中明确的。在复习备考中,教师需要给考生讲清论证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文本具体理解、实践,如此才可能提高阅读与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3]薛金鑫.(2018)《考试说明》全解:高考语文[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8:1-3.

[4]张悦群.“论证分析题”的基本特点与解题规律[J].中学语文教学,2018(04):30-34.

猜你喜欢
备考
高中地理高考备考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谈谈写好高考作文的几点做法
3000亿元养老基金入市“备考”
3000亿元养老基金入市“备考”
试析高考历史备考对策
语文作文题立意解析与备考探析
古诗难懂之因探微
初中九年级数学备考策略探讨
基于考题分析的圆锥曲线内容备考探究
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