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
【摘 要】一年级,计算教学起步之时,可依据数学学习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以问题“为何算”凸显应用,“怎么算”聚焦算法,“为什么这么算”论及算理。以问引思,以问促说,既可固計算之本,令学生晓应用、知算法、明算理;又能练表达之能,促其愿说、能说、会说;更可育素养之源,表达之进程,推理、抽象、建模等均蕴含其内,如春日之雨,悄然润泽。
【关键词】核心;算理;算法;表达
近日听一节一年级的计算课,课始复习时教师出示了4个算式:10+3,14-10,6+10,17-7,学生算得很准,也很快。问及“10+3=13你是怎么想的?”问题便出来了。一连两个学生说“我是想减法的”,颇费思量。第三个学生说“我是3个3个数的”,显然这也牵强,可能想表达的是在10之后接着数3个。没有想要的答案,教师再问,终于有一个学生说出了教师心中所想“用计数器,十位拨1个十,个位拨3个一,合起来是13”。教师并非借班上课,此问亦非新授,为何学生算得对,却说不出?
此情形在常态的课堂并不鲜见,课后与数位教师探其缘由,或是因为“学生似乎都已经会了”,不知该教什么了;或是因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计算承载了太多目标,竟不懂如何去教了。重重纠结,几多困惑。笔者以为,一年级计算之重要毋庸赘言,无论学情如何,是真的已会?抑或只是浅尝辄止的知晓?为之而变的是学习的方式,恒定不改的是计算的核心——应用、算法及算理。计算教学起步之时,可依据数学学习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以问题“为何算”凸显应用,“怎么算”聚焦算法,“为什么这么算”论及算理。以问引思,固计算之本;以问促说,育素养之源。仅以“十几减9”一课为例,略述一二。
一、以问引思,固计算之本
课中学生试算出15-9的结果后,抛出问题“你是怎么算的”;在学生交流各种计算过程后,再问“这样算可以吗”;在学生发现所学为“十几减9”后,又问“你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部分内容吗?”三处关键的节点,三个简明的问题,思考自此开始,探究依次展开。
(一)显要点,促关注
之前学生在意的仅仅是算的结果,对与错,快或慢,对于应用、算法和算理鲜有关注。即便或有所思,能主动思考、完整表达的也不多见。三问统领全课,不仅让课堂生出新趣,更可凸显要点,促使学生聚焦于此,开启深度思考。“你是怎么算的”一问既出,获得学生梳理算的过程,想法尽现:有的从15开始倒着数;有的先从10里面去掉9,后将剩下的1和5合起来;有的先去掉5得10,再去4得到6;还有的则由9+6=15推算出15-9=6……“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此问如石,激起学生探寻算的根据,多方说明:有的用小棒摆一摆;有的用计数器拨一拨;还有的直接写一写,教师在近旁或补充、或说明、或点评,经此,学生渐觉,计算不只是得一个正确答案,还要叙述算的过程,更要阐明算的根据,随着理渐明,法渐清,发现并选择最优的计算方法又成新标的,关注自此发生转移,认识开始走近本源。
(二)现脉络,增学力
“教是为了不教”。从整数到小数直至分数,计算在六年的学习中可谓期期可见,内容各不同,学法却相似。若能在学习之初,播下此三问的种子,让其悄悄萌发,慢慢植根,便会渐生出一条清晰的探索脉络。
有了这条路径,其后,面对每一种全新的计算,学生会循之,自觉发问,主动寻找:“为什么要算?”感受计算的实际应用,便少了为算而算的懈怠;“怎么算”利用已有经验发现可能的计算方法,便多了自主探究的热情;“为什么可以这么算”借助直观或依托已知领悟计算之理,便添了主动建构的可能。有了这条脉络,其后,开始一次系统的复习,学生会借之,全面回顾,细致整理:以此三问为基本,勾画思维导图,图下的三条线,知识的生长源清路明,计算的方法明确清晰,计算的道理言简意赅。这条探索脉络,让自学成为可能,让整理更加高效。
二、以问促说,育素养之源
课中,教师的引导可随问而行:“你是怎么算的?说给大家听听。”“这样算可以吗?谁来解释解释?”“为什么要学习十几减9?说说你的想法。”指向明晰——将思考展现出来,将想法表达出来。“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这就是数学素养,”专家如是阐述,“说出来,教别人,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学习金字塔提出此论。此时学生的表达也许会让课堂的节奏慢一点,会令教学的容量小一点,会使教师的展现少一点,但表达自非一蹴可就,唯有此刻播下,方能适时生长。
(一)以追问,点一份热情,让表达自然发生
学生尝试着算出结果之后,“你们算得好快!”评价点燃了表达的热情,“你是怎么算的?”引导明确了表达的内容。学生开始静静回顾算的过程,默默整理描述的语言,随着交流的展开,原本只存于心中的思考,渐渐展现在同伴眼前。其间教师辅以点评,比如,“说得很清楚,让我们明白了原来可以这样算,谢谢分享。”“你的意思是从10里面先去掉这个9,是这样吗?你可以像这样边指边说,还可将过程写在旁边,大家就更容易理解了。”“说得很具体,如果再简洁些就更好了,可以这样……你再试试。”及时的激励,适当的指导,唤醒的是一种意识:发现一种算法后主动自问或询问“怎么想”,明晰思路;点燃的是一种热情:简洁描述出心中所想,用同伴能够理解的语言,分享后知识和心理上的多重收获让这份愿望更为持久。
(二)借直观,架一个支点,让表达轻松可为
直观操作悟算法。15-9=6怎么想的?在个别学生说出“先从15里去掉5得到10,再用10减4等于6”后,引导更多的学生理解并尝试将算的过程清楚地解说,并提供充分的空间进行展示,让学生或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或借助图示说一说……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用各异的表现方式展现所悟与所得。每一个学生融于做、观、思、议中,操作的记忆渐渐汇聚,直观的表象慢慢形成,成为清晰表达的有力支撑。
数形结合述过程。操作演示之后,学生描述的同时,教师展现图示,第一幅图“1捆小棒和5根小棒,其中的5根用虚线框圈起”,第二幅图“1捆小棒已呈拆开状态,其中的4根被圈起”,两幅图虽是静态,亦能反映思与算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对着图所出示的“先算15-5=10,再算10-4=6”,数与形因此完美结合。看着一一对应的图与式,说出计算的每一步,已很轻松,理解其中的缘由,也不再困难。数与形结合,是对更多学生的关注,对表达的支持。
(三)用例证,蕴一种方法,让表达更显本色
丰富例证促观察。在例题15-9之后,提供反馈练习,如12-9,17-9,15-9等,一则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算一算,巩固算法,加深理解。更为其后的模型建构提供丰富例证:数个算式呈现一处,纵向排列,引导观察“看看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不难得到“被减数都是十几”“减数都是9”“都是十几减9”……原本总纠结“抽象的课题出示与否?由谁来揭示?”此时用例证,引观察,促发现,问题迎刃而解。
引导比较助表达。此后,出示各算式的计算过程“再看它们计算时,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探其本质,“都是先减去一部分,得到10,然后再减去剩下的。”“都能先从10里面减去减数,然后再和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都可以先加算减。”此时的学生已跳出一个个具体的算式,试着去概括,语言虽还不简洁,描述虽尚不生动,但已迈出了建模的第一步。“这些方法我们不妨给它们一些名字:‘平十减,破十减,先加算减。有趣,易理解,更好记。”教师随后的补充,无疑画龙点睛。
一年级的计算若如此紧扣核心问题而教,以问引思,以问促说,既可固计算之本,令学生晓应用、知算法、明算理;又能练表达之能,促其愿说、能说、会说;更可育素养之源,细思表达之进程,推理、抽象、建模等均蕴含其内,如春日之雨,悄然润泽。
(海南省海口市港湾小学 5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