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畅销书透露了什么

2018-09-27 20:35施炬
中欧商业评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三体

施炬

互联网大佬高管们都是一群爱学习的人。前些日子,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所著的《原则》一书大热,无论是在企业圈意见领袖云集的高端论坛上,还是在某家公司例行的销售晨会上,发言者莫不频繁引用书中金句,以表明尚未落伍。这种一窝蜂式的阅读经验,曾经发生在《三体》《失控》和《世界是平的》等商界畅销书之上。书只是表象,一本书的走红,或是因为迎合了彼时的某种潮流,或是因为切中了受众群体的某种心理模式——焦虑、困惑、求变,或是对于“一招制胜”秘笈的向往。

在互联网精英群体的身后,有三本曾经深刻影响过他们的畅销书。移动时间轴,以更宽广的时空视角去看待它们走红背后的社会风潮、群体心态以及企业动态,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迷恋《三体》的公司,内心都有一张“二向箔”

在2013年互聯网思维盛行下,《三体》也成为互联网创业者聚会的重要谈资。比如,当时的网红餐厅黄太吉创始人赫畅,在各种场合乐以三体迷自居,并大谈《三体》中的互联网思维。当时赫畅从《三体》中引申的价值网等概念,让传统行业管理者耳目一新。如果将传统企业比喻为 “持续性创新者”,那一波互联网思维则是“破坏性创新者”的高歌猛进。而在《三体》里,地球人的面壁计划,代表着持续性创新,希望由此产生对抗三体文明的战略。虽然这些“面壁者”都是天才,但计划终归失败——这简直就是,无论诺基亚怎么努力都无法抵抗苹果的攻城略地,当然也包括后来者小米。换句话说,它们处于不同的“价值网”。

“降维攻击”也是《三体》被互联网从业者高度引用的概念。譬如360高举免费大旗攻城略地抢夺了杀毒软件大半壁江山;小米手机用粉丝社群完成产品迭代和销售,无需重金铺设线下渠道;各种电商、O2O新模式崛起,不受地域限制,减少运营成本,与实体店争夺用户……一时之间,《三体》中的那句“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成为人人自危的SLOGAN。

而《三体》中最让人侧目的概念当数“黑暗森林”法则: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这些猎人必须小心翼翼,因为林中到处都有和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那些猎人发现了别的生命,他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对方。

这实在代表了互联网瞬息万变的残酷态势,成为互联网圈层各种角色内心不安全感的真实写照,于是就有了以下的解读:

投资人周炜:从《三体》得出三点体会:第一,宇宙的物质是恒定的、有限的。互联网公司超速发展,很快?就达到边界,就要想办法把争夺物质的那些竞争对手都干掉,所以竞争残酷。第二,生命的密码就是扩张。公司其实一样,也需要不停地扩张、增长,才能让它的股东满意。第三,技术爆炸。互联网公司经常会出现所谓的破坏性技术,比如Facebook出现后,就影响了MySpace的命运。MySpace被新闻集团收购时曾经值数亿美元,卖掉时只值三四千万美元。总而言之,黑暗森林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危机感。

小米创始人雷军:《三体》不仅仅是本科幻小说,本质上是本哲学书,主要讲宇宙社会学,其中提到的黑暗森林、降维攻击尤其深刻。

猎豹移动CEO傅盛:从《三体》不仅看出了竞争的残酷,也从地球内部反对派的存在得到启示:互联网公司一定是内部先出问题。内部不出问题,都能找到发展之路。《三体》中地球文明坏就坏在地球内部的反对派手上。

此种心态,可以部分解释互联网下半场竞争厮杀的惨烈。以此理解眼下的一些“怪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团进军打车,挑战滴滴的霸主地位;滴滴宣布做外卖,进犯美团的核心领域;今日头条和百度对簿公堂,甚至有传闻说,百度专门设立“打头办”(打击今日头条办事处);微博屏蔽抖音,封杀今日头条。总而言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越是“大玩家”,越是逃离不了来自黑暗森林的恐惧感。

作家李多钰在《互联网的黑暗面与三体有关吗?》一文中说:“有一段时间,《三体》很难离开我的思绪。《三体》的“黑暗森林”宇宙观几乎可以拿来解释一切不对称环境中的最糟糕的关系。而那些糟糕关系的体验对任何一个国人来说都不陌生。”在她看来,《三体》用中国经验解释了宇宙,提供了中国式的危机解决方案,前所未有地代表了中国的科技意识形态。

的确,知乎上关于《三体》的金句,多与“求生”相关。比如:

“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上帝是个无耻的老赌徒,他抛弃了我们!”

“黑,真TMD黑啊。”

“前进!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

“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

难怪李多钰说,《三体》描述的宇宙社会学第一公理,就是生存的困境。即便是更高程度的外星文明,都无一摆脱生存困境。他们消除威胁的手段也简单粗暴,缺乏更高文明的色彩,更像掌握了新式武器的流氓国家,一片“二向箔”,把太阳系平面化的同时,也最终把宇宙连同自己的文明一起消灭重启。

这是一种“竞劣”而非“竞优”。管理学者肖知兴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很多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在竞劣的路上狂奔。他说,中国很多互联网企业在经过泡沫阶段之后,慢慢会走向一条奇怪的路——从价值创造走向资源占有,甚至权力寻租。向下竞争导致“一蟹不如一蟹”。你穿鞋,我光脚;你光脚,我没脚。

《世界是平的》,路途是弯的

2006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给刚刚加入全球化进程的中国企业带来了“醍醐灌顶”般的启示。作者说,科技的汇集与传播使得印度、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商品和服务产品供给链上的一员,使这两个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他描述了世界的平坦化趋势,并认为,这个趋势对于国家、公司、社会和个人而言都意义非凡。这当然得益于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人们欢呼终于迎来了同此凉热的世界。

一晃十年过去了。2016年像是转折点。美国大选、英国退欧、意大利修宪失败,被认为是“全球化退潮”的标志性事件。今年的中美贸易战、中兴通讯风波,更是宣告世界并不平坦,在全球分工逻辑下的产业链条看似逻辑完美,实则脆弱不堪。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先锋”华为宣布将快速缩减美国业务,包括销售、营销和售后支持,预计将在年底永久性关闭美国业务。

另一边厢,并不需要“产业链条”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倒是另成风景线。这个进程是从2015~2016年开始的。SHAREit(茄子快传)仅用了两年时间,全球用户超过10亿,长期占据了印度、印尼、菲律宾、俄罗斯、沙特、南非等36个国家的Google Play热门工具榜首位;2015年,张一鳴确定“Build & Buy”的全球化战略,推出今日头条海外版应用TopBuzz;抖音海外版Tik Tok覆盖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同样,从2016年开始,滴滴总裁柳青表态“要到全球市场去”。紧接着程维宣布滴滴在主场的比赛已经结束了,下一步要去客场试一试……

于是有了“新科技殖民主义”一说。大意是说,互联网世界确实越来越平,中国科技公司集体出海,在东南亚、印度、中东等地输出资本和模式。

分析者认为:科技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持续创新,引领人类文明向前,这是美国硅谷的基因;另一种是把领先的科技成熟化、低成本化、普及化,这是中国互联网的基因。这两种基因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竞争方式的不同。在硅谷,一个新商业模式出现之后,后来者不会去争抢先行者已经做成熟的东西,而是再找更细分的领域创新。

但在中国,每当一个新想法出来,只要验证可行,就会有大量模仿者,以至竞争环境极为恶劣。

因此,有一个前提不能忽略:出海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将输出何种价值观、竞争观?诚如某自媒体人的评论:科技之成功如果建立在民众被绑架、更堕落之上,如吾国现在的状况……本国精英对民众的愚化、两极化,阶层之间不见血的杀戮。科技是中立的,但并不能因此放任自流,人在一开始就为其赋予了价值观。

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理想。且不说李彦宏已然可以在公开场合讲,“中国人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性……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就算是硅谷优等生创立的Facebook也因为泄露数据而遭遇了创立以来最严重的质疑,因为数据的背后是行为,行为的背后是人心,人心的背后是自由意志……细思极恐。

因此肖知兴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完全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阳光,那么高大上。在技术泡沫、资本泡沫和政策泡沫的三重泡沫之下,催生了千奇百怪的所谓“风口”,一幕一幕,几乎要演成人间丑剧。西方各种技术创新背后是有一套生态系统的,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这种系统,搭了人家创新的便车,一定不要被当下暂时的繁荣迷住心智,真的以为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都是成吉思汗铁蹄下的平川。

《失控》是为了更好地控制

凯文·凯利写于20世纪90年代的《失控》,近十年在中国互联网圈走红。更因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一句“如果我们面试一个大学生,他告诉我他看完了这本书,我肯定就录用他”而几乎成为业界必读。

然而,真正读完读懂这本书的,比例恐怕不算太高。KK的写法天马行空,叠床架屋,时而过于深邃,时而过于浪漫。与其说人们推崇《失控》,不如说他们借此勾勒了一个理想中的互联网乌托邦:自由、平等、民主……

但这些其实并非《失控》的要旨。这是一本描述生命与机器共同演化的书,在人与机器共存的未来,到底是一幅怎样的图景?KK说:“我最终发现,想要得到和生命真正类似的行为,不是设法创造出真正复杂的生物,而是给简单的生物提供一个极其丰饶的变异环境。”

腾讯内部为人称道的正是培育出微信这样的新物种的“极其丰饶的变异环境”,马化腾也由此被誉为“产业森林缔造者”。几年前在与凯文·凯利的一次对话中,马化腾就表达了在公司内部对于“失控”和“控制”的平衡。他很清楚,大企业有固定的流程,但如果产品、研发和运营陷于其中,那就只能得到局部优势,往哪里走都是下坡路。对于KK的观点“创新总是从边缘起来”,他非常认可,认为这样的创新往往是自下而上的。完全自上而下是没有活力的,也是危险的。马化腾承认,“这是腾讯很大的挑战”。正如创始人之一张志东所说,腾讯的两大挑战之一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演进。“新技术的大潮,大数据、AI、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升级,对腾讯来说,应该是特别大的创新机遇,而腾讯的内部组织结构,尚没有做好这样的时代适配,原来完全 BG 化的组织结构面对这样的新时代,会有不少的组织墙和不少坑。”

互联网变化速度太快,意味着控制的无能为力。但矛盾的是,公司这种组织形态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控制,因为组织是有边界的。正如不久前那篇刷屏的《腾讯没有梦想》一文中提到,腾讯这些年的做法偏向现有业务的扩张而非创新产品,更关注业务现在的数据和竞争怎么样、怎么做,对于更长远的更具开拓性的事情,关注和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对内部项目的发展也开始变得追涨杀跌没耐心,开始用ROI思维衡量新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一旦发现投入产出比达到上限就要干掉。很明显,这就是一种“控制”占据上风的思维方式,以至于作者评论说,腾讯对于项目是没有感情的,项目和用户都很容易成为炮灰。

猜你喜欢
三体
《三体》中的物理学
一个全新的世界
展览与IP的结合
B站宣布《三体》动画项目启动
刘慈欣《三体》将由亚马逊投资拍摄
时间永生, 人生何存
《三体》要拍美剧?刘慈欣:乐见其成
《三体》中的物理学
刘慈欣的三体宇宙大爆炸
《三体》获雨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