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数学课的味道

2018-09-27 00:00张彩萍
赢未来 2018年7期
关键词:数学味合作学习新课改

张彩萍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生活化”。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越来越多的课堂中“生活味”浓了,但“数学味”少了。 “四导教学”让“数学味”回归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四导教学;合作学习;数学味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己能够学习,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四导教学法”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究的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引导、诱导、指导、互导”为依据,以“分组、活动、汇报”为操作要领的教学模式。

采用“四导教学”时所体现出的“数学味”有以下几点:

一、温馨的人情味

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把自己的满腔爱心都给了每一位学生,一个“爱”字贯穿了他一生的教育思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教师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真正做到用心用爱去对待学生。有人情味的课堂要求教师充满仁爱之心。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自由的、直率的、坦诚的,它们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学生的精神是愉悦的,他们积极主动展现真性情,表达真想法,以自在开放的姿态和心态投入学习。

二、浓浓的思考味

营造数学课堂浓浓的思考味关键有二。

(一)是要处理好“動”与“思”的关系。“动”是手段,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是目的;“动”与“思”的基础和指向,“思”是“动”表达和深化。“动”前有“思”,学生才能在即将开展的活动尽心共有意识的观察、实验、猜想、推理,并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动”后有“思”,则能及时回顾活动中的数学思考过程,总结提炼规律和方法,对知识进行深刻感悟,建构数学认识。

(二)是讲究“慢”的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探索的空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凑,需要静听“思维花开的声音”。

以一节六年级复习课中的《立体图形的复习》为例。

师: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创造出立体图形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每个人说说自己的立体图形是怎样得到的,与这张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1:可以卷出一个圆柱。

学生2:沿着长方形的长和宽,转出一个圆柱来。

学生3:我把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围起来就是一个长方体。

(有人补充,也可以折出正方体)

师:说的真好。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图形,那么我们现在就分别找这些同学说说创造出的图形与这张纸的关系。

通过一张纸将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侧面积知识点都复习了,学生在研究中概括出这些立体图形的侧面积的通用公式,为今后中学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三、清晰的数学味

数学课最浓的必定是“数学味”。打造富有“数学味”的课堂要点有三。

(一)数学学科本质的深刻把握。具体包括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欣赏、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

(二)数学过程的充分展开。教师要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设计,使外在的、静态的、客观的数学知识,变成儿童内在的、主观的、动态的学习对象,引导学生经历“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茅塞顿开的激动---问题被突破的愉悦”,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提升。数学思想方法是构建“数学味”的核心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不是靠讲授知识时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阐述,而需要融入其中、因势利导的渗透,需要潜移默化的浸润和感染。采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方式,恰当把握分寸,方能引导学生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

四、醇厚的文化味

教学课堂作为一种文化熏陶和文化传承,与生俱来就充满了醇厚的文化韵味。充分挖掘数学不再是单向度的知识传递,而是生动的文化交流。教育需要把握两个关键。

(一)是适时适度。在教学课堂中,教育应恰如其分地运用数学历史脉络、名人典故等背景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历程,学习前人对于数学的探究精神。

例如在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中,有关珠算的认识这一知识点,可以给学生接介绍筹算是珠算的基础,珠算是筹算的演进,以及算盘的结构变化。

(二)是对数学文化的本质把握、文化不是外在附属品,数学文化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学+文化”,数学最内在的文化特性应该是数学本身。如果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感受思维的快乐,并且因为思维品质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学习个体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那么数学的文化张力、价值也就得到了彰显。

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诚信友善”,同桌之间对答案,对就是对,错就坦然承认,“不会悄悄改一改,把错的假装成对的”,不懂能坦然地提出来,不会不懂装懂,这就是“诚信”;同桌之间有竞争,但是也要友善,同桌有好的表现,想出了不一样的方法,要替对方感到高兴。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合作担当”,档面对一个有挑战的任务时,要学会独立思考,也要学会合作分工,在分工的过程中学会担当,在一定规则下轮到发言就要大方表达。

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课堂中数学味与生活味是和谐统一的,我们的课堂离不开生活味,但千万别让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在教学中要调好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关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理性的思考,让激情与理性齐飞!

参考文献:

[1]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杨芳霞.探索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科学大众2010(10).

[3]王作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研究 2010(03).

[4]《小学数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数学味合作学习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让数学回归“本位”
呼唤“数学味”重返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呼唤“数学味”探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抓数学教学本质还数学课的“数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