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燕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儿科的高发病,其主要症状为腹泻、恶心、腹痛和呕吐等[1]。其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均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且可能威胁其生命安全。临床中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该病,其具有创伤性小和治疗有效等优势。但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主要表现为好动、过度恐惧和焦虑等,不配合相关治疗。这不仅会增加其治疗难度,还会影响术后康复对其疾病康复具有负面作用[2]。为保证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多为该病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时安抚其负面情绪,提高临床治愈率。研究中选择本院于2012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系统性护理在该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如下文:
选择本院于2012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主体。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直接批准。随机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80例。A组中,男89例,女91例;年龄3~10岁,平均(7.65±1.33)岁;病程2~12 h,平均(5.12±0.31)h;利用VAS评分进行疾病程度分级,轻度114例,中度51例,重度15例。B组中,男92例,女88例;年龄2~11岁,平均(7.83±1.44)岁;病程3~13 h,平均(5.21±0.42)h;利用VAS评分进行疾病程度分级,轻度110例,中度50例,重度20例。对比以上数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B组给予常规护理,即生命体征监测、注意事项告知和应急事件处理等。A组给予系统性护理,(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的与患儿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并通过播放动画片和讲故事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使其处于放松状态。(2)健康教育:通过视频、健康手册和图片等方式向患儿与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与常见并发症等,并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3)环境护理:确保病房整洁和安静,保持适宜的湿度与温度,每日通风3次以上,为患儿准备玩具,并定期消毒。(4)饮食护理:术后叮嘱家属为患儿喂食流质或是半流质食物,禁食牛奶与豆浆等产气食物,坚持低糖、低脂和高营养饮食,多饮水。(5)其他护理:术后确保手术切口清洁与干燥,避免尿路感染,并定时更换敷料。鼓励其尽早进行床下运动,且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3]。
利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儿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质量、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4个维度,均为25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水平呈正比[4]。利用VAS评分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比。利用自制评价表评估护理满意度,共100分,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5]。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生活质量与VAS评分均用(±s)表示,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的睡眠质量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1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s,分)
A组 180 20.38±2.67 21.55±3.61 23.91±3.72 22.18±4.31 B组 180 15.30±2.19 13.67±3.42 15.97±3.59 15.31±4.05 t值 - 19.737 21.260 20.606 15.584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护理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护理前后的VAS评分(±s,分)
表2 对比护理前后的VAS评分(±s,分)
A组 180 7.21±1.22 2.15±0.28 54.235 0.000 B组 180 7.09±1.43 4.11±0.59 40.265 0.000 t值 - 0.856 25.845 - -P值 - 0.392 0.000 - -
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B组为89.44%(161/18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其会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安全[6]。其致病原因主要为淋巴增生,进而导致粪石梗阻,加之寄生虫入侵等因素,最终引发急性阑尾炎。其高发于2~13岁小儿群体,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伴有剧烈疼痛感[7-8]。患儿的疼痛耐受度较低,加之呕吐或恶心等症状,使其表现出好动、烦躁或坐立不安等情况,进而影响临床治疗[9-10]。
表3 对比护理满意度[n(%)]
系统性护理注重护理干预的整体性、系统化和全面性,通过心理护理可改善患儿与家属的负面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11]。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进而客观认识疾病发展和治疗,并能自主判断疾病缓解程度,及时发现异常反应[12]。通过环境护理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并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通过饮食护理可避免术后出现腹胀或便秘等不良事件,可促进患儿肠蠕动,加快疾病康复[13-14]。
结果为:A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B组(89.44%)(P<0.05)。与宁慧娟[15]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系统性护理可改善该病患儿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疼痛程度,且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