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

2018-10-08 09:08何利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预防性下肢血栓

何利芳

子宫切除术属于临床妇科的常见术式,是治疗妇科疾病的有效方法[1-2],但较多研究调查发现[3-5],患者术后需卧床较长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率,对患者术后恢复十分不利,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经济支出,所以,为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对患者实施预防干预措施十分重要。我院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分别实施预防性护理、常规护理,以探究预防性护理的效果,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130例患者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随机将2015年5月23日—2017年5月23日我院13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70例)。实验组60例患者年龄为41~68岁,平均(55.62±2.58)岁;基础疾病:20例患者伴有高血压,10例患者伴有糖尿病,3例患者伴有冠心病,2例患者伴有高血脂。对照组70例患者年龄为40~69岁,平均(55.58±2.62)岁;基础疾病:22例患者伴有高血压,13例患者伴有糖尿病,4例患者伴有冠心病,4例患者伴有高血脂。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资料经对比显示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患者术前检查显示凝血功能均正常;(2)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3)患者临床资料信息齐全,自愿参与研究;(4)患者下肢活动良好。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禁忌证者;(2)存在静脉血栓病史者;(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者;(4)精神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7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术后加强监测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指标,并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同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嘱咐患者或家属对受压肢体进行按摩等。

实验组60例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具体干预措施为:(1)术前:护理人员应主动到患者病房,向患者讲述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重点向患者讲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方法,增加患者重视程度,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咳嗽、翻身以及肢体活动训练。同时,对于术前清洁灌肠的患者,应对其实施补液处理,结合患者液体缺失程度确定补液量。此外,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应对其血压实施严密监测,嘱咐患者服用降压药,使其血压控制在120/80~160/100 mmHg范围内,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指导其口服降糖药,并加强对其进行血糖监测,使其空腹血糖低于8.1 mmol/L。对于高血脂患者,应嘱咐患者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以改善血液黏稠度。(2)术中:除积极配合手术医师以及麻醉医师的工作外,还可对患者受压肢体进行按摩,以免血液淤滞。(3)术后: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下肢按摩15分钟,每小时一次。术后6 h,鼓励患者尽早活动肢体,多对受压肢体实施按摩,定期翻身,指导患者多进行踝关节、脚趾主动屈伸运动,并告知患者注意保暖,以免出现静脉痉挛。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观察患者下肢颜色、紧张度、温度,若有异常,应尽早向主治医师报告,并协助其对患者实施对症干预。此外,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其实施针对性干预,遵医嘱每晚给予患者皮下注射5 000 U低分子肝素钠,连续干预5~7天。对于已经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可遵医嘱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对其实施凝血四项检查,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牙龈出血、黑便、血尿等不良症状,若发现患者存在上述现象,应立即向医师汇报,并调整用药。

1.3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

1.3.1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人员工作投入量表评分及住院时间。

1.3.2 评估标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判定标准[6]:患肢明显肿胀,皮纹消失;腓肠肌压迫试验、直腿伸踝试验阳性,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满意度评分:选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7](NSNS,满分100分)进行评定,计分制为1~5分,评分越高,即满意度越高。

舒适度评分:选择GCQ[8](舒适状况量表,总分为28~112分)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即舒适度越高。

护理人员工作投入量表评分:选择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9]进行判定,计分制为0~6分,由“从不”到“总是”(2分以下、2~4分、4 分以上分别表示“低度”投入、“中度”投入、“高度”投入),主要对奉献、活力、专注3个维度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即护理人员工作投入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67%)相比对照组(11.43%)明显更低,P<0.05,如表1。

表1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n,%)

2.2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及住院时间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87.28±2.78)分]、舒适度评分[(86.24±10.61)分 ]相比对照组[(80.02±3.25)分、(78.23±5.67)分]明显更高,P<0.05,且住院时间[(7.24±2.02)d]相比对照组[(12.30±2.12)d]明显更短,P<0.05,如表2。

2.3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工作投入量表评分

实验组医护人员奉献维度评分[(4.24±0.15)分]、活力维度评分[(4.68±0.71)分]、专注维度评分[(5.24±0.32)分]相比对照组[(3.26±0.45)分、(3.10±0.12)分、(3.15±0.12)分]明显更高,P<0.05,如表3。

表2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及住院时间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10-12],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导致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预防性干预尤为必要。

本研究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分别实施预防性护理、常规护理,研究发现,常规护理的措施更注重基础性,护理措施缺乏前瞻性,不能有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护理效果欠佳,而相比于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的措施更全面,更具有预见性,可使患者充分意识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对护理及治疗工作的配合程度,同时,对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显著增加护理人员和患者或家属之间的交流,更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度及满意度,便于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对提升护理工作服务质量具有较积极的影响[13]。因此,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更佳。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67%)相比对照组(11.43%)明显更低,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这提示对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可显著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出现该现象主要是由于预防性护理的措施更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可有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数据显示,实验组医护人员奉献维度评分、活力维度评分、专注维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这提示相比于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可显著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的投入程度,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得,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具有较佳的效果,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有助于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表3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工作投入量表评分(分)

猜你喜欢
预防性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