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习惯、观念与行为分析
——基于山东省三个典型区县的问卷调查

2018-09-27 05:41和田恬于滨铜王志刚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8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肉类农村居民

和田恬,于滨铜,王志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食品消费行为作为农业生产调整和食品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对其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食品消费习惯、观念与行为的客观差异出发,以山东省三个典型区县的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对当前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习惯和观念,以及二者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1.1 调查方法与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山东省邹平县、滨城区、平阴县10个村庄共303名农村居民,为了保证所选样本的代表性,所调查的10个村庄中,有3个属于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市,而其余7个则属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滨州市。调查时间为2015年11—12月,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80岁之间且具有阅读和回答问卷问题能力的农村常住居民。所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为问卷访谈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等;(2)调查对象的购买食材情况、在外就餐情况等,用以反映其食品消费习惯及观念;(3)调查对象平时选用调味品和家常菜的情况等消费行为,以便探究其食品消费习惯、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3份,收回有效问卷286份,问卷有效率为94.3%。

调查对象样本特征:从受访者的性别结构来看,男性占比约为53%、女性约为47%;在年龄结构上,45~59岁区间内的人数最多,为100人,占到了总样本数的35%,19~31岁区间内的人数仅为27名,约占9.6%;从学历上来看,约7成的受调查居民都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除去小学及以下),其中,经历过中高等教育(高中及以上)的人群约占4成;从婚姻状况来看,9成多的受访者都是已婚;从受调查者收入差异来看,家庭年纯收入从1万元以下~5.5万元以上不等,其中,年纯收入在1万~2.5万元和2.5万~4万元区间内的人数最多,合计约占到总体的一半;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来看,主要靠非农收入的受调查者约占总体的54%,略高于主要靠农业收入的比例46%。样本数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2 描述性分析

如附表所示,接近一半的调查对象都是独自购买食品,没有生活帮手;有超过4/5的人在购买蔬菜类食物时,基本选择集市或者小市场。这说明受访者在购买日常食品时不仅途径单一,而且没有帮手,只能依靠个人的食品消费偏好和观念。超过6成的受调查者每周至少购买1次食品,有接近一半的调查对象每周都会选择至少1次在外就餐,反映出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正在从“能省就省”向“愿为便利买单”发生转变。最后,当在外就餐面对多种选择时,有超过1/3的人会选择家庭餐馆,其次是选择快餐店,接下来是各种面店比较受欢迎,约占总体的1/7,排在最后2位的分别是中华料理店、盒饭店与食堂。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选择家庭餐馆的消费者可能更追求饮食的干净、符合口味、营养均衡等方面,而选择快餐店的消费者则可能更追求快速与时尚,农村居民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消费观念。调查对象在购买食材和调味品的过程中,优先选择的前5种为蔬菜、豆腐、肉类、鱼菜、面类。由此可见,在食物购买的过程中,农村居民一方面对荤素搭配、多吃蔬菜、少吃烧烤、保证蛋白质等营养元素的摄入有比较清晰的消费认知;但另一方面,由于受收入水平限制,肉类食物摄取较单一(图1)。

附表 食品消费习惯与观念

图1 食品消费选择优先序

2 统计分析

由图2a可以看出,在食品购买过程中“有帮手”者比“无帮手”者更偏向于购买这5种食材和调味品,其中,“有无帮手”对肉类食品的购买影响更为突出,说明购买食材过程中“有帮手”能使食材的选取更加多元化且符合营养健康的要求;图2b显示,“不在集市/小市场”购买食材或调味品者和“经常在集市/小市场”购买食材或调味品者都更偏向于购买这5种食材,说明除了集市和小市场之外,当地居民可能还有其他可选购物场所,食材购买场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图2c显示,购买食材的次数在“每周1~3次”区间的调查对象更偏向于购买这5种食材,反映出农村居民购买食材可以弥补“自种”食材的单一性,能够适量补充鱼、肉类食品,有利于均衡营养;图2d显示,农村居民对于蔬菜类的购买会随着在外就餐次数的下降先减少后增加,对于面类和鱼类的购买分别随着在外就餐次数的减少而上升和下降。这说明在外就餐次数越少,居民对于谷蔬类、面类等主食的购买需求越高,而在外就餐次数越多,则对鱼类、肉类等食品的需求越少,表明农村居民在外就餐时可能更偏好于对肉类、鱼类等的食用,在外就餐时的营养均衡意识尚有待提高。综上所述,当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受到诸多客观因素影响,若能丰富其获取食品消费信息的渠道、增加其购买食材的场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改善其食品消费行为的可能性。

图2 食材选择变化趋势图

3 结论和启示

首先,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已经跳出了传统的思维惯性,但仍有近半数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较为保守;其次,农村居民逐渐认识到均衡营养,少吃油炸的重要性,肉、蛋类的消费有明显提高;再次,农村居民充分具有改善其食品消费的可能性;最后,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在根本上是受限于农村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提出应该多途径增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强化农村地区在食品消费方面的科普宣教、增建农村地区农贸市场及生鲜超市等,以改善农村地区食品消费习惯与观念,提升和优化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行为。◇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肉类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加工
“九零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和疏导方法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