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赳
素养一般是指人的道德修养,其中,道德可以表现为人们的言行,而修养则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和“三观”。高中历史,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相对初中历史都更加丰富。学生的所学所获,不仅是指理解或记忆知识量的扩充,更是指对个人素养的影响。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历史方面的素养,则首先要保证历史教学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方式的理论化。
中华民族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文化,但很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都忽略了历史多元化和历史史观的重要性。很多教师的教学以历史教材为中心,采用概述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只学习到了历史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或精彩的故事情节,历史的真正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同时,部分学生受到因地域不同或不同文化、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歧视和排斥,或是因为历史教学的单一化,无法对唯物史观、时空史观和家国情怀等产生的足够的认识。
2.教师的问题。
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是困难和复杂的。学习历史,则会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交流、矛盾和彼此的影响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所有人的生活经验或阅历不足的问题,但这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是专业知识、与学生沟通和互动的能力、个人历史素养等综合素质方面。很多教师就是因为综合素质偏低,因此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培养高中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方式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教材以外的知识或内容时要保证其真实性,确保历史素养史料实证在教学中的影响力。教师不能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用经过自己修改或没有被证实的“史料”来误导学生。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特征、语言特点等的差异性,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素养是不分地域和文化的。
另外,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包容。
最后,应鼓励学生扩大关于历史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对各个历史事件的认知,以此为培养时空历史观打下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全面地向学生展现包含各种人物传記的历史资料或书籍。关于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历史中出现的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差别内容,也要合理地加以运用,摘选其中关于人物道德素养的内容,最后再与相似的人物事迹进行对比,以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两者的优与劣,而不是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历史。
三、情感体验的有效运用
把情境式教学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悟到历史的深远意义。教师可以历史中影响重大或典型的事件为背景,然后让学生想象假如自己身处于那样的情境中,应如何应对各种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深入了解这种与现代社会存在很大差别的文化环境,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为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代社会的思想和文化与历史中涉及的道德素养往往是冲突的,针对这一点,历史教师应把两者进行对比。例如,对于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岳飞和文天祥,按照现代的人看法,两者最后其实可以免于处死。运用这种与现代思想有着强烈矛盾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去联想自己如果身在其中,在经历相同的事情时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自己应如何行事应对,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教师应以自身的言行和思想为典型,以身作则,不能把个人的历史观念强加给学生或进行统一性的教学,而是应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
历史是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的,历史可以看作是前车之鉴,学习历史既是学习古人的言行和思想,也是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高中学生的心智正处于发育的重大变化时期,因此这一阶段历史素养的培养则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