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荣
【中图分类号】R71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在当今社会情形下,母乳喂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许多产妇因为种种原因而不進行或者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母乳作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在特定的范围内并不是奶粉可以替代的,尤其是对于消化并不是很理想的婴儿来说,母乳喂养能够更快的调整婴儿的不适应反应[1]。乳腺炎在哺乳期女性中是一种容易发生的疾病,导致乳腺炎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比较常见是产后乳汁的淤积和乳头皴裂[2]。而乳腺炎在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疼痛、红肿,这对于婴儿的喂养是极其不利的。因此积极做好乳腺炎的预防工作,对于产妇产后的恢复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也就能够加强母乳喂养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孕期对女性乳头进行保健措施其对预防产后乳腺炎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建册的孕妇,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孕妇的年龄在19~35岁,平均年龄(25.9±7.1)岁;孕周为18~32周,平均孕周(20.9±5.1)周;初产妇150例,经产妇50例。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分为正常组128例和非正常组(乳头凹陷或平坦)72例,采用随机方法分别对正常组和非正常组进行相关分类,其中正常组分为正常对照组(记为A组)64例,正常治疗组(记为B组)64例;而非正常组分为非正常对照组(记为C组)36例,非正常治疗组(D组)36例。且A组、C组记为甲组、,B组、D组记为乙组,A组、B组、C组和D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D组不进行任何处理,A组、C组均进行常规的乳头护理手段。具体为:(1)指导孕妇进行乳房护理,具体为每天入睡前,采用适宜温度的温毛巾清理两侧乳房,并对双侧乳房进行热敷,清理和热敷完毕,则在乳房以及乳头上涂抹特殊液体从而达到养护的作用;(2)对与凹陷或者平坦的乳头则采用牵拉的方式,主要是左右牵拉和上下牵拉,就左右牵拉具体操作为一首的大拇指、小拇指分别平行放置于乳头的两侧,随后控制力道使得乳沟在力的作用下缓慢的向乳房两侧外方向拉伸,并对乳晕皮肤和皮下组织进行一定的牵引,从而使得乳头向外突出,上下牵拉、左右牵拉每天至少1次,每次的时间大约为6min;(3)在孕期达到37周时,要对乳头进行立孔反射训练,具体的是要和乳头牵拉同时操作;(4)对于乳头的皲裂处理,主要是采用预防为主,指导孕妇在乳头涂抹婴儿甘油。
1.3 观察指标 在孕妇产后1个月进行临床调查,主要是观察孕妇产后皲裂情况、乳汁淤积状况以及是否有乳腺炎的发生;在对C组、D组中,要进行产前、产后的乳头的形态变化和产后哺乳是否成功的调查;对产妇产后1个月以及产后的4个月、6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信息采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产妇产后1个月乳头皲裂、乳汁淤积以及乳腺炎发生比较
A组、C组在产后1个月乳头皲裂、乳汁淤积以及乳腺炎发生上都要相应的显著低于B组、D组,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四组产前、产后1个月乳头情况和母乳喂养状况比较
A组、C组在生产后乳头凹陷或者平坦发生率均相应的显著低于B组、D组,在母乳喂养方面,A组、C组成功率要显著高于B组、D组,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四组产后1个月、产后4个月、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比较
在各个时期的母乳喂养率中比较,A组、C组均相应的高于B组、D组,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结论
对于母乳能否正常喂养,乳头的正常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常女性的乳头在外观上呈现圆柱形并具有结状,乳头显著突出于乳房皮肤的表面[3]。一般的,乳头凹陷或者平坦,在产后状况都会有所改善。但是有一些产妇在先天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加上产后没有采取合理的我措施从而导致状况并不见好,这对于新生儿的喂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主要是因为新生儿并不能够含接乳头,导致母乳无法正常摄取,这一方面造成婴儿并不能接受母乳喂养,另一方面也因为乳汁的输出和乳房的排空受阻从而容易引发乳腺炎[4]。对于乳头皲裂这一方面,是因为皲裂会引发疼痛,从而导致乳汁的分泌出现不正常,进而影响母乳喂养和乳腺炎的发生。对于临床上治疗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进行乳头护理,但是进行乳头护理的时间是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对乳头造成相应刺激的时候会引发宫缩作用,因此大部分的乳头护理实践会选择在怀孕5到6个月,对于护理最主要的也就是乳头的牵拉和清洁,在牵拉伤不能出现猛力或者频率过快,而在清洁上面则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浴液。
综上所述,对孕期女性进行产前的乳头护理有利于孕期妇女在产后乳腺炎的预防,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孕期女性产后的恢复,提高孕期女性产后的生活质量,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杨漂羽, 施姝澎, 张玉侠,等. 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的改编及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8(1):57-64.
王红玫, 黄晓曦, 陈壮威,等.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6, 50(6):423-427.
蔡林, 沈丹华, 孙青苗,等. 乳头部乳头状腺瘤[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0, 39(2):117-119.
罗强, 林敏, 徐宁,等. 化脓性乳腺炎病原菌分型对比分析[J]. 广东医学, 2016, 37(15):2308-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