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缺席”剖析与解读方法谈

2018-09-26 11:14周胜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缺席文本解读解读

周胜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文学“文本解读缺席” 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肢解文本;游离架空文本;误解文本。文本解读须依解读方法的科学理性,陌生法、拆分法、还原法是有效的解读方法。

【关键词】文本解读 解读“缺席” 解读方法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文本解读缺席” 的主要表现

“钻研教材、钻研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返本归根”。教师的解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本的“语文教育价值”实现的可能与状况,决定着学生解读文本的对错、深浅,决定着语文课堂是具有浓厚语文气息的精神家园还是非语文的精神荒原。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文学“文本解读缺席” 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肢解文本

将完整的文学文本拆得支离破碎,以偏概全,忽视了整体性、完整性。我们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将文学作品当作非文学作品来处理,采用“文章学阅读教学法”(主要用分析(肢解)和讲解(词句、段落)的方法去追索中心思想、社会意义,最后以“通过什么表现、反映、批评、歌颂什么”的公式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总结几条“写作特点”)来解读,倾力于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却割裂了浑然天成的审美境界。用肢解文本的方法来解读文学文本的结果会使学生“对诗歌(可指整个文学)彻底麻木不仁了”(罗伯特·达纳)。

2.游离架空

忽视文本的主体性、本源性,将解读引向“文外语境” 。教学时,不是指向对文本语言的诵读、味悟,积累、运用上,而是放在:(1)“迁移”。以搞所谓的“课程整合”为名,不顾学生对文本还只是一知半解,将课外大量的所谓相关知识引进课堂,喧宾夺主,急于迁移。(2)“话题”。对文本走马观花,文本仅成为话题的生发点,开展其他的语文活动甚至是非语文活动。“例如有一位教师上《智取生辰纲》,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学生讨论“杨志为什么会丢失生辰纲”,并列出原因达8种之多。这根本就不是学语文,这是学习“如何押送生辰纲”。

3.误解文本

忽视了文本的原生性、主旨性,主要表现在:(1)任意拔高,过度诠释。闻一多曾说:“汉人功利观念太深,把《诗三百》做了政治课本。”在文本解读之上建立顽固的、强大的所谓政治二元对立图解文学文本的话语体系,总是不自觉地将文学文本放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样的政治制度之下去观照。(2)无中生有,过界诠释。解读已超出文本基础性内容的底线,跟文本没有任何的(实质性)相关,完全是一种刻意求新,有意判逆的主观臆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因为火柴开价太高才卖不出去;《一件小事》中的车夫是因为垂涎过路女子的美色才特意把她绊倒……,对此,教师与学生都要树立严肃对待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态度,不能以“大话”式的读解态度来对待文本。

二、有效的解读方法

文本解读必须依解读方法的科学理性,才有可能达到对文本较为深度的解读,下面介绍三种有效的解读方法。

1.陌生法

“陌生化”诗学理论提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从文本解读角度出发,我们要探究如何获得解读“陌生感”的心态,如何使陌生化阅读成为可操作的方法。陌生化阅读首先是一种良好的阅读状态:把阅读对象,尤其对熟悉的文本,当作全新的文本对待,把曾经有过的“前人的”“他人的”“自己的”对文本种种解读的体验及认识暂时“搁置”起来,使解读者与文本形成一种距离,用新鲜的阅读感觉去感受文本。陌生化的解读行为是如何现实的呢?可以找到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句段,以陌生的眼光去感悟新颖的言语体式和奥妙的思想意蕴。如鲁迅的《枣树》的第一句“窗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有意的重复,刻意的单调,让人深思,这里表现先生内心的极度孤寂。可以通过变换解读的视角或在不同的时期对文本进行反复的解读,读出文本的多义、深义和真义。

2.还原法

孙绍振提出了一套文本解读的可操作性程序,“还原法”就是其中最为核心,最有价值的文本细读、体悟探究文本意蕴的方法。所谓“还原法”就是:从艺术形象中,把作家创造性、想象的成分揭示出来,也就是想象出未经作者处理的原生的状态,原生的语义,然后将这种原生的状态与语义与艺术形象加以对比,揭示出差异(或矛盾)来,从而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如,孙先生通过对“起名”应有态度的还原,提示了鲁迅的“用名字来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心灵秘密的艺术手法。在《祝福》中,祥林嫂第一个丈夫叫祥林,所以叫祥林嫂,后来又被枪了亲,被迫嫁给了贺老六,在贺老六死了以后,她又一次回到鲁镇,“大家仍叫她祥林嫂”,先前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叫祥林嫂,可是,她又嫁了贺老六,那么按正常逻辑来说,应该研究一下,是叫她祥林嫂,还是叫她老六嫂,或者叫她祥林老六嫂比较合理呢?在封建礼教的传统下,没有把她称为祥林老六嫂的可能,这里只承认第一个丈夫的绝对合法性。通过“还原”,揭示矛盾,分析矛盾是抓住文本的深层内涵的关键。

3.拆分法

“拆分法”在科学研究中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研究方法。拆分,是对某个系统的细节化探究,有些事物,不用拆分的办法就无法洞悉它的规律或奥秘。从文本解读这一视域来看,就是从细部从局部的角度入手解析文本,將文本内容拆分成“语言零件”,进行挑选并重新组合深化,从中发现从文本的整体角度不易发现的精彩内容。如要解读《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文中对我的描写,成功的地方是什么?”经过“拆分”与“组合”可以得到:“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我全身颤抖,冷汗直冒”等相关描写“我”的句子,通过这样的拆分,就会发现,文本中不断地出现表现“我”心理状态的句子,它们有的直接进行心理刻画,有的用“感受”来表现心理,有些用动作行为来折射心理。它们真实、生动、细腻,连点成线,起伏于文中,成为故事发展的一条线索。可见,文中对“我”的描写,成功的地方是心理的刻画。

语文老师既要正视文本解读的“缺席”现在,更要熟悉掌握运用有效的解读方法。这是因为,教师在文本解读中所建构的包括体验、感悟、评价和阐释在内的“意义建构”是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和资源,影响着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制约着教师自身潜能的发挥,制约着学生解读中产生的问题能否得以有效处理和指导。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喜欢
缺席文本解读解读
你缺席的那些年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父母这一刻,你一定不要缺席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