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梅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地奈德乳膏、西替利嗪片在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儿单用地奈德乳膏治疗,观察组50例患儿采用地奈德乳膏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皮肤瘙痒评分、皮损评分、丘疹评分、红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皮肤瘙痒、皮损、丘疹、红斑各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皮肤瘙痒、皮损、丘疹、红斑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与对照组的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治疗中,应用地奈德乳膏、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方案切实有效,且安全性可靠。
【关键词】 丘疹性荨麻疹; 地奈德乳膏; 西替利嗪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4.0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編号 1674-6805(2018)14-0-02
丘疹性荨麻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丘疹为主,往往会影响到患儿的日常生活,故临床上需对丘疹性荨麻疹予以重视,积极寻求有效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方法[1-3]。地奈德乳膏、西替利嗪片在丘疹性荨麻疹治疗中较为常用,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过敏效果,但这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本研究为探讨地奈德乳膏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效果,以2015年1月-2017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为对象开展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均明确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药敏试验合格,排除近期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等患儿。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资料如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1岁,平均(6.85±3.47)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12岁,平均(7.09±3.7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对照组患儿单用地奈德乳膏(生产厂家: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725;规格:0.05%)治疗,于每天早上8点、晚上8点于患儿皮损处涂抹地奈德乳膏,2次/d,连续治疗10 d。(2)观察组患儿采用地奈德乳膏联合西替利嗪片(生产厂家:浙江浙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00;规格:10 mg)治疗,地奈德乳膏外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同时,给予患儿西替利嗪片口服,服用剂量根据患儿年龄决定,2~5岁患儿初始剂量为2.5 mg/次,1次/d,最大剂量控制在5.0 mg/d,6~12岁患儿初始剂量为5.0 mg/次,1次/d,最大剂量控制在10.0 mg/d,连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皮肤瘙痒评分、皮损评分、丘疹评分、红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皮肤瘙痒评分、丘疹评分、红斑评分均采用Liker 4级评分法进行评估,即分值为0~3分,0分表示未发现症状,1分表示发现轻度症状,2分表示发现中度症状,3分表示发现重度症状,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4]。皮损评分采用Liker 4级评分法评估,根据皮损面积进行评分,0分即无皮损,1分即皮损面积<2 cm2,2分即皮损面积为2~5 cm2,3分即皮损面积>5 cm2[5]。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10 d后,根据患儿各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减分幅度>90%、60%~90%、20%~59%、<20%分别归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减分幅度=(治疗前总评分–治疗后总评分)/治疗前总评分×100%[6]。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皮肤瘙痒、皮损、丘疹、红斑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皮肤瘙痒、皮损、丘疹、红斑各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皮肤瘙痒、皮损、丘疹、红斑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头晕和恶心分别为占4%、2%,即分别发生2例、1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皮肤灼痛和头晕均占2%,即各发生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丘疹性荨麻疹又被称为“荨麻疹性苔藓”“婴儿苔藓”,是一种在婴幼儿及儿童期十分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以其症状特点命名,但实质上,该疾病是由臭虫、跳蚤、虱子、螨虫等昆虫咬后引起的过敏性皮炎,临床特征以散在、顶端有小疱的丘疹为主,伴有皮肤瘙痒、红肿,且反复发作,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7-8],因此,临床上需针对丘疹性荨麻疹进行积极的治疗。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组胺药物。地奈德乳膏属于糖皮质激素外用药物,通过外涂于患儿皮损处,可起到抗炎、抗过敏作用,还可减少渗出,对炎症介质释放予以抑制,缓解皮肤丘疹、瘙痒等症状[9-10]。而西替利嗪属于哌嗪类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可作用于血管活性肠肽、细胞间黏附分子,对其表达予以有效抑制,可起到有效的抗过敏作用,且该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安全性较高,另外,西替利嗪采用片形式给药,其口味甘甜,容易被患儿接受[11-12]。临床上多采用地奈德乳膏、西替利嗪片单独治疗丘疹性荨麻疹,关于这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尚有待深入探讨。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地奈德乳膏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与单用地奈德乳膏的对照组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皮肤瘙痒、皮损、丘疹、红斑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地奈德乳膏与西替利嗪片联用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促进皮肤瘙痒、皮损等症状有效缓解。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地奈德乳膏基础上加用西替利嗪片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其安全性可靠。
综上所述,在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治疗中,应用地奈德乳膏、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方案切实有效,且安全性可靠。
参考文献
[1] Sharma V K,Singh S,Ramam M,et al.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pilot study of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H1 antihistamine-resistant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J].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2014,80(2):122-128.
[2] Levi A,Tal Y,Dranitzki Z,et al.Successful omalizumab treatment of severe solar urticaria in a 6-year-old child[J].Pediatr Allergy Immunol,2015,26(6):588-590.
[3]王炜,施建林,江山,等.生活干预对丘疹性荨麻疹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8):38-40.
[4]罗宏宾,金玲琴,杨晓红,等.紫草膏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36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9):844-846.
[5]万芳,陈玉杰,黄霞,等.复方樟脑乳膏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4,35(1):99-100.
[6]陈蕊,尹光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2):84-85.
[7] Netchiporouk E,Ben-Shoshan M.Evaluating morbidity and association with autoimmune thyroiditis of chronic urticaria in children[J].J Invest Dermatol,2014,134(Suppl.2):S8-S8.
[8]肖艳辉,袁爱明,杨景平,等.除湿止痒乳膏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7,39(4):311-312.
[9]孙玉财.地奈德乳膏治療丘疹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10):968.
[10]李娟.应用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4,4(1):3-4.
[11]王江萍,石艳.西替利嗪联合地奈德药物治疗78例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2949-2950.
[12]王振.西替利嗪糖浆联合除湿止痒洗液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120-121.
(收稿日期: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