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研究与实践

2018-09-26 10:14白树全崔广磊郝魁朱颖
价值工程 2018年25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白树全 崔广磊 郝魁 朱颖

摘要:通过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目的意义阐述,研究与实践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内容、成效、应用与推广并总结了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思路。

Abstract: Through the exposition of 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he content, effect,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pilot system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are studied and practiced, and the innovation points and further research ideas are summarized.

關键词: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研究;实践

Key words: automobile professional;modern apprenticeship;pilot;research;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5-0294-02

1 研究与实践背景与理论依据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件精神,落实关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7〕17号)文件要求,学院遴选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五个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由学院和合作企业共同组成试点项目工作组,校企计划共同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四阶段八共同”一体化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2 研究与实践内容

2.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思路,探索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践行“双主体四阶段八共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双主体”即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四阶段”即学生-学徒-准员工-正式员工。“八共同”即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编写企业特色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双师型”“双导师”师资,共同实施教学和学生管理、共同进行学生考核评价和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等,践行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支持及社会服务。

2.2 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校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

根据就业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应以加强汽车文化素质教育,突出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践能力,注重整体汽车运用与维修理念与维修技能培养;

注重新的信息技术以及各种课堂APP、微课、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

校企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对接就业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针对本地区汽车档次提高和主要汽车品牌和车型,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品牌、典型车型,筛选典型维修、典型保养、典型检测等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对接职业活动体系的课程体系。

2.3 加强专兼结合“双师型”“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实施新课程体系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大投入,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探索校企双方互聘共培、相互挂职,校企共建“双师型”“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2.4 建章立制,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校企一体化招生招工制度、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准入机制、“双导师”教学团队管理制度、教学运行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和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等。

2.5 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合作企业师傅、学校指导教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客户多方、多渠道的企业课程过程、结课考核评价体系,并辅之以准员工考核、出徒成为正式员工考核等,综合、客观、公平公正公开评价具有双重身份的学生徒弟。

3 研究与实践主要成效和应用推广

①搜集国内外现代学徒制文件和文献资料,了解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最新动态,编写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②成立信得惠学徒班、三一重工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天津圣纳学徒班。成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全国机械行指委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校企双方积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互聘共培“双导师”师资队伍,资源共享,实现校、企、生三赢。

③优势互补,校企探索合作新模式。校企双方利用各自优势,积极创新实践合作新模式新途径,学院与奇瑞汽车公司、博世汽车检测设备公司和中世国际汽车物流公司校企共同建设奇瑞汽车装调实训室、博世汽车诊断中心和汽车物流实训室。

④引企业入校园,建立了“博学驾校”、“汽车评估司法鉴定所”2个校中厂。通过合作共建,企业为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场景,解决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难题,同时解决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同时老师们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将高职教育办学与企业生产实际整合起来,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深度融合和工学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相应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起来了。

⑤教科研和社会服务建设。通过学徒制教学模式实施,专业教学研究成果显著。专业教师主持承担自治区级以上重点教学课题1项,院级以上教科研项目4项,获科研经费支持4.95万元;发表论文数4篇;编写出版教材数量3部,授权专利3项;获院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本年度完成社会技术服务和培训571人次。

4 研究与实践创新点

4.1 签订“两个协议”,实现学校招生录取与企业用工一体化

建立职业院校招生录取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招生招工方案。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签订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议两份合同,明确学生学徒的“企业准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的“双重身份”,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4.2 依托“两个训练”,实施联合培养

专业基础技能,在学校进行;专业核心和专项技能训练在企业实施,实现学徒有学校和企业2个教学场所、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2个导师,进行学校和企业两个实操训练,做到双主体校企协同一体化育人。

4.3 运行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规范学徒培养过程

遵循“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校和企业两套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4.4 打造“双导师队伍”,校企“双师”“双导师”育人

选拔学院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等资源共同组成课程教学团队,校企双师授课。校企共同制定《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选拔标准》,校企互聘共培,不断提高“双导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实操能力。

4.5 探索校企双方“双主体”协同育人

“双轨运行”“双元管理”、“双元评价”“双元服务”等方面的校企深度融合体制与机制。做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八个共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校和企业培训2套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构建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和企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共同编写企业培训课程校本特色教材,共同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双师型”“双导师”师资队伍,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学生管理、共同进行学生考核评价、共同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等。双轨运行,各尽其责,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在招生、就业、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学生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建立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模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 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5.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开展年度行业发展趋势调研、技能型人才需求调查;岗位能力、专业建设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确定与专业对接的职业资格证书调研以及汽车专业方向(汽车生产现场管理)调研。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专业和课程规划、年度质量报告,为今后五年专业布局的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5.2 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专业建设中注重于企业的合作,遵循校企双主体一体化育人思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形成双主体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5.3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含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其中订单班建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企业培训”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教学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职教信息平台、习讯云、云课堂、微信公众号)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每学期制作授课计划要求融入课程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和资源网站等。

5.4 “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為继续提升专业教师的职教、课程改革和技术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5.5 突破哪些难题

①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性,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共同探索和实践现代学徒制。②如何突破国家和地方政策(招生和招工;徒弟保险和津贴)瓶颈。③学生(或家长)、学校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个责权利的界定问题。④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⑤学生就业质量和流失率问题。⑥激励机制的建立。⑦资源共享:包括技术力量、实训设备、实训场地等。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号.

[2]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3]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践探索[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5.

[4]赵有生.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5]徐丽,张敏.从国内外学徒制的变迁看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5,10.

[6]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2.

[7]赵鹏飞,等.现代学徒制“广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0.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微课”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