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扶贫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8-09-26 10:23黎霞
商业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问题对策

黎霞

[摘 要] 2014年,我国政府推出了“精准扶贫”政策,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村地区扶贫工作的主力军,也应响应“精准扶贫”政策的要求,实现由传统扶贫方式向精准扶贫方式的转化。基于农业科研单位扶贫工作的意义,既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并从管理机制、技术推广和农户教育三方面分析其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制定农业科研单位扶贫项目管理办法,精准施力于科技扶贫项目,增强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力,以及做好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运用科学技术更好地引导农村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加快实现农村地区脱贫的步伐。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7-0101-02

一、农业科研单位扶贫工作的意义

(一)提高农村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村地区扶贫工作的主力军,它的存在有利于农村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科技的创新更是农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在我国脱贫工作的关键时期,科技脱贫为我国的脱贫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无论是国家级的农业科研单位,还是地级市的农业科研单位,它们都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科研专长,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扶贫工作的进行提供自身的农科力量。并且,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其拥有着大量的科技人,员,且能够研发出先进并且实用价值较高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研单位通过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能够帮助农村地区运用科技更快地摆脱贫困的帽子,更好地实现农村地区的良性发展。

(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员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科技成果是源于科研单位的,因此,科研单位对科技成果的特性等情况的认识会更加深刻。由此一来,由农业科研单位参与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通过向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来帮助其摆脱贫困的帽子,这样更有利于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科技成果的效用,还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因而,可以说农业科研单位的扶贫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时间,让农民尽快地享受到科技为农业发展带来的便利,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我国农业发展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贡献了科技力量。

二、农业科研单位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扶贫管理机制层面

在新疆科技扶贫管理机制层面,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首先,农业科研的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政府部门。一直以来,与农企相比,我国政府以及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過程中的主体作用偏大,例如从制定农业科研计划至具体进行项目实施,农企与农户参与的机会都较少,这使得我国的农业科技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的属性。尽管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机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改善,很多农业科技能够根据其自身的属性以及产权关系来进行管理,农企的主体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仍有一部分应由农企为主的项目却仍由政府包办进行,例如工业饲料、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科技的研究。其次,农业科研单位隶属的部门较为离散,难以形成统一的整体。目前,在新疆地区,对农业科研单位隶属的划分是依据行政区域进行的,而不是按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不同类别的农业区域进行的。这一情况就导致不同的科研部门与单位各自为政,科研力量无法集中,各科研单位间由于缺少沟通与协作导致科技成果突破性较小。

(二)科技扶贫技术推广层面

在科技扶贫技术推广层面,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首先,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过于单一,且与农企及农户的现实情况相脱离。农业科研单位研发出的农业技术,应及时推广下去,使其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与农户现实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脱节,致使研发出的科研成果实用价值不高,不能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及时解决农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农业科技的推广方法仍需进一步的改进。当前,我国主要运用的农业科技推广方法有资料发放、培训咨询、现场示范以及技术承包。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农业技术在进行推广时主要采用前两种方法,后两种方法的运用较少。但对于广大农户而言,后两种方法是更能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对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言是更为有效的。因此,农技的推广方法应尽量满足农户的真实需求,朝着更直接有效的方向改进。

(三)科技扶贫农户教育层面

在科技扶贫农户教育层面,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首先,在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仍较低,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仍停留在初中甚至是小学水平,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户仍较少。这一现象在贫困地区的表现更为凸出。而这会影响科技扶贫效果的发挥。其次,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针对农业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稍微滞后。就我国新疆地区而言,当前我国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速度较快,在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等众多行业都有科学技术的参与,并且这些行业的科技成果也是不断更新。然而,针对农户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的进行与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相比却稍微滞后。这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研发出的科技成果不能在广大农企及农户中得到应用,农技的效用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改善农业科研单位扶贫工作的对策

(一)制定农业科研单位扶贫项目管理办法

农业科研单位在制定扶贫项目的管理办法时,应着重关注项目的立项、实施以及管理等方面。扶贫项目在进行立项前,应先对项目进行评价,以明确其实用性与推广性,从中选择实用价值较高、可推广性较高的项目去实施。应遵循科研是为生产服务的原则,切实做到科学研究要以农村地区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为基础。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能让研制出的农业技术走进农村地区,甚至是走进田间,真正发挥出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另外,在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单位应针对具体的项目编制详细的实施方案,以保证项目的实施能够及时。最后,在扶贫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应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包括定期监控与不定期监控。掌握项目的建设进度,对于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商解决。与此同时,还应注意重视农企的主体地位。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广大农户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使农户能够参与到扶贫项目的各个环节。这样既能增加农户对扶贫项目的了解程度,更有利于农技项目的推广,而且还能提高农户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二)精准施力于科技扶贫项目

农业科研单位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立足于所在地区的现实状况,符合农民的真实需求。只有这样,所进行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也更能表现出科技在帮助农民脱贫道路上强大的生命力。农业科研单位在进行扶贫的过程中如何做到精準施力呢?农业科研单位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农业科研单位应以需求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这就需要农业科研单位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精选出需要重点扶持与发展的产业。农业科研单位可将该产业作为重点的扶贫项目,对其进行研究,推出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新技术以及新品种等,以实现扶贫项目与科研项目的融合,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第二,农业科研单位应做好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例如,不断加大科技扶贫服务团队选派工作的力度,调遣科技特派员进入贫困地区。科技特派员在进入贫困地区时,鼓励他们将新技术、新品种等带入贫困地区,或是将相应的科研项目带入贫困地区,保证科技人员能够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研发,以研发出适合于当地产业发展的新技术与新成果。此外,农业科研单位还可鼓励科技特派员入股农业合作社或由其来创办农企,不断推动当地产业的良性发展。第三,农业科研单位应不断推动科技扶贫网络的发展。当前我们处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农业科研单位进行扶贫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能发挥出其优势。例如,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作物以及家畜、家禽的疫病防治等工作,都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来得以实现,以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服务。

(三)增强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力

针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改善由政府主导的纵向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业技术的推广只有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才能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与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相适应、相结合,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首先,引导高校作为推广农业技术的又一关键力量。鼓励高校承担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可以在教学人员的工作考核中加入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绩效考核,适当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教授、推广研究员制度。其次,最大程度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带动农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在农业方面多领域的自助服务以及自我发展能力。另外,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例如实行农业科研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以及新型农业科技直接到人的模式,促进农业技术的“常下乡”和“长下乡”相融合,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更好更快地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最后,增强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力,还应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地区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发展中的推广作用。

(四)做好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

农民,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地区脱贫工作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农民整体素质的高低以及其技术能力的大小影响着农业科研单位扶贫工作的成效。因此,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的配套体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以增强其市场意识、生产技能以及经营管理能力。例如,在农村贫困地区,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些职业学校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在对农民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由农业科技人员成立专家小组或者服务小队,为农民进行教育培训。还可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支持其创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进而展开广泛的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之,农业科研单位在进行科技扶贫的过程中,也要做好智力扶贫的工作,提升广大农民的素质教育以及专业技术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柏连阳.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的模式与探讨—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5(12):86-92.

[2]李金祥.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6(6):04-08.

[3]孙万荣.新时期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8(1):86-89.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单位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新发展理念下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基建工程管理路径探讨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