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原因。通过对资料的研读,西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培养方式方面,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师素养方面结构有待优化,以及教育理念陈旧等方面。其次针对前一部分所提的问题,对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笔者分别从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结构、教师素养、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剖析了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西部高校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式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33-02
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全国有普通高校2914所,西部有711所,占全国普通高校的24.4%。西部城市正处于建设中,急需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经济所需的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科技产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因此西部高校在依靠有限的教育资源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培养以上紧缺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对整个国家进行研究,针对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与西部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已势在必行。
一、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办学定位不清,导向作用不明显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校整个办学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的办学定位主要包含:在学校发展中学校内部各要素的定位,例如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等;以及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例如办学类型和特色等;目前,西部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侧重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理论型人才;而从企业和就业角度来看,学生应该以应用型为主。然对于西部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而言,西部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发挥培养目标对于培养方案的导向作用,如何将西部高校和学生的目标达成一致,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重学轻术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关系上。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对培养人才的质量起到直接的作用。在课程体系上西部高校的共性问题是重学轻术现象严重,课程体系失衡。主要表现为:首先,在课程设置的时间安排上,理论课与实践课失衡,理论课的学时占据主要地位;实践课的学时占据次要地位,课时偏少,只是作为理论课的补充。有些西部高校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实训内容,但实训部分形同虚设。第二,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很多西部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直接依据理论知识来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也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握理論教学的内容。因此西部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有脱节,脱离真实的实践操作环境。最后,完善的实践环境有利于应用型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西部本科高校实践环境相对落后,再加上办学经费有限,西部学校的实践设备和教学仪器落后于企业实际在用的设备,相对造成了西部高校在教学实践环节效果甚微。
(三)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虽然大多数西部高校的教师毕业于名校,多半教师尽管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都是直接从高校进入到高校,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因此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对所教学生将来要面临的工作形势不明确,尚不能完全胜任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活动。另外,大多数西部高校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不够完善,表现为强调学历和科研成果的重要性,对实践能力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再次,西部高等院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来支持教职工继续深造,重视教师的学历培训,可是不够重视教职工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在我国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的讲授法为主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较少且容易流于形式。灌输式的讲授法只能使学生被动接受,没有使学生主动消化知识,没有进一步主动思考,因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相应体现,学生缺乏思考的动力。教学过程多采用单向传播的教学方式,目前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考试前背诵”,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西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西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上不顾当地实际情况和需要,盲目争办“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大搞“办一流高校”之风。导致了培养的学生没有突出的实践能力,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因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另外,在培养目标上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所偏离,只强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而不是“会做什么”。我国许多西部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的现象,没有充分结合企业或生产一线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其次,西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较分离,没有得到较好的整合,基本上都是各成体系,先上理论课程,再上实践课程,相互独立。这样就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将实践过程内化为能力,也缺乏感性认识,容易造成理论知识的空泛。另外,教师对基础理论的讲授也超出了实践所必备的相关理论,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性这一特点了解不透彻,也模糊了学术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的区别。另外,与工作相关的实践课程安排得周期太短,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实践课程,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再次,目前西部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以掌握知识为出发点,又以知识的积累为归宿点,仍然是以讲授法为主,研讨式、案例式、启发式、现场试的教学形式运用不够。教学模式以知识导向型为主,整个过程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最后,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有所欠缺。大部分教师不了解学生将要面对的工作岗位,缺乏一线实践经验。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能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观念层面上,西部高校不够重视教师自身素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大影响。不少西部高校教师关注于学生知识的提高,仍停留在“传道、解惑”层面,对于“授业”内涵的理解甚少。
三、结语
教育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变西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适应西部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侯宇飞.主要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评价研究[J].才智,2018(4):8.
[2]秦莹.国际化背景下西安市应用型外语人才需求探究[J].明日风尚,2017(6):377-378.
[3]王佳.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启示[J].科技展望,2017(12):150.
[4]王佳.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赤子,2016(9):89.
[5]张琼.应用型本科教育问题及对策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7(5):366.
[6]赵旭.基于企业需求,激活校企合作[J].人力资源,2017(6):28-29.
责任编辑: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