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超 纪晓慧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不断激烈化,各行各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艰难,红岭矿业公司也并不例外,要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生存发展下去,除了要调整自身去适应,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是否有高质量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关系到一个企业成败与兴衰要。本文就红岭矿业公司在员工培养这一块存在的一些现象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希望能够为矿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矿业企业;管理者;培训师;参训员工
1、目前矿业类企业存在普遍现象
矿类企业和大多数企业有着相同之处,也有着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它们是依靠矿山生存,所以基层也自然就设在矿区,且大部分这样的企业对安全都是很重视的,但是对于员工的培训方面还是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部分:
1.1负责培训的师资队伍本身存在各种缺陷和不足
在矿业类的企业由于矿区本身条件比较艰苦,加之目前社会上这一块培训人才的缺失,导致我们经常看到在矿业类的公司,他们负责培训员工的老师基本都是这个公司的老员工。加之大部分这样的企业只注重利润的获取,加大生产量,忽视对员工的培训,不注重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的合理充分利用,导致很多比较先进的一些机械设备,即使采购回来了,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也无法正常的运行起来,于是还是采用过去的老一套,这最终不但导致利润的相对减少长期以往,很可能导致企业被社会淘汰出局。所以对于人才的合理利用和引进是迫在眉睫的事。我们看到了老员工有着丰富的经验应该加以利用,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这个社会是科技的时代,所以我们应该注重人才的引进,把当下掌握先进知识的人才和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前辈结合使用,方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1.2参加培训员工方面的问题
1.2.1员工流失问题
一般的员工想要成为一个熟练的操作工人,那么就需要经过半年的培训;而对于那些从大中专毕业的学生来讲,往往需要两年左右的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技术或管理人员。但是培训完成后,因为员工自身的薪酬或者个人方面的原因导致员工经常会跳槽,这就导致矿山的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员工的跳槽现象导致矿山企业员工的培训给企业带来了负收益。
1.2.2参加培训员工选择难、参加培训意愿低
(1)参加培训员工选择难
目前,国有的矿山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对人工成本的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以此来让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这就导致班组岗位往往人员比较少。这个时候再抽调一部分人员对其进行培训的话,就会导致班组岗位的其他人员有更多的工作量,影响到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导致单位管理人员不愿意让本单位的员工去参加培训。
(2)員工不愿意参加专业技能培训
因为分配制度的原因,车间班组和矿山相比,平均主义以及大锅饭现象更加严重。如果员工参加完专业技能的相关培训之后,那么就有了更高的技术技术水平,因此往往工作量就会增加,但是因为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员工的收入并没有增加或者没有增加多少。这就会导致员工的培训积极性降低。
2、做好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措施
矿山企业要通过对员工培训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源所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条件,发挥矿山企业能吃苦、会吃苦、敢吃苦的优良传统。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改变目前企业员工培训中遇到的问题,矿山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2.1 提升教师培训水平,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2.1.1 提升教师培训水平
矿上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提高培训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当矿山企业采购新型设备的时候,要多选派企业自有的培训教师去参加供应商组织的设备操作及维护培训课程;矿山企业要多组织企业自有的培训教师去外部参加与本行业有关的培训;如果矿山企业自身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可以从高等院校或其他兄弟企业聘请培训教师,对企业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矿山企业也多多组织培训教师团队之间的交流活动,以有效的提升培训的工作效果。
2.1.2 因岗施教
矿山企业在选派员工参加培训的过程中,要针对员工的岗位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工作。例如,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需求进行培训,以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的水平,可以组织相关员工进行集中式的培训以及到先进企业进行考察交流的培训形式;对于技术性员工的培训工作要专注于能力的培训,通过与理工类高等院校合作组建校企合作项目,做好矿业相关的专业工程硕士的委培工作;对于一线生产操作员工的培训,上岗前要做好岗前的培训工作,对一些特殊岗位要求员工必须取得相关的执业资质证书,以使员工的能力达到满足岗位的作业要求。
2.2 提高员工的参与积极性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参加培训员工的培训结果纳入绩效考评系统,对经考核后胜任更重要岗位的员工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使得员工的培训证书与薪酬绩效挂后,以有效提升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例如,提高胜任重要岗位的员工的岗位补贴和职称补贴标准等措施。
3、结束语
总之,在矿山员工培训工作中,要以提升员工技能为核心,做好管理、技术、技能、运营四支队伍的分类培训工作,为矿业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J]. 郎益夫,傅丽丽.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2)
[2]叶映. 企业人才流失及其危机管理[J].经济师. 2006(02)
[3]苏志忠. 企业年度培训预算的制定[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10)
作者简介:
许艳超(1989.08-),女 ,内蒙古赤峰人,民族:蒙古 职称:助理政工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