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蕾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中重要的内容,是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增加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强化课程建设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以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为例,对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吉林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目标,最后提出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184-02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在社会极为关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政策扶持,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平台实践。但在实践教学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从课程建设入手,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课程的科学性。
1.在培养目标与定位方面。很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对象局限于仅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为了缓解就业的压力。同时在定位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理论课程划上了等号,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甚至当成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企业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培养效果不甚理想。
2.课程设置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前,往往通过课堂教学的模式,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讲授。但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为关键,如果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很难保证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也会让实践教学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薄弱环节。
3.在高等教育不断普及的过程中,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必须重新思考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带动一部分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这种背景使得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或多或少会向着就业方向偏移,忽视了创新教育工作,这是今后工作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二、吉林省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目标
吉林省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认真吸取了相关的经验教训,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入手,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兴趣,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兴趣是基础,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着手点,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兴趣问题,不断地激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学习的热情,让其对创新创业真正的产生兴趣,并投入更多的精力,让其能够主动的关注社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能够从社会中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并锻炼学生的意志。另外,课程建设还应该从学生意识建设入手,在课程实践中逐渐给学生植入创新创业意识。
2.帮助大学生丰富创新创业知识。在相关课程建设过程中,把握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学生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等,通过这种课程形式,邀请企业家、有经验的教师、创业成功的学生,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创业经验。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进行大致的了解,同时了解到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另外,课程中还应该包括一些经典案例、失败反面教材等,客观的为学生分析失败或成功的原因,让其能够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基本创新创业素养的目标,同时教会学生人际交往处理方式等重要内容。
3.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实践运用。实践能够检验真理,且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因此在确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标准。同时,通过有效的实践,能够让学生对创新创业内涵有更深的理解。这就需要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作为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更多的设置实践课程,包括创业实训、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以实践强化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中让创新创业意识的种子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
三、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课程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以这种课程的模式,面向全体学生,而并非仅仅面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设包括经济类、管理类、公共关系、电子商务、计算机基础等与创业相关的课程类型。在基础知识课程方面,主要是通过讲课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基础创业素养。同时,还应该开设关于创新和创业等课程,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模式,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的内涵、规律以及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基础知识课程建设必须依靠于先进的师资力量。同时,可以邀请一些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来到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并参与到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经验传授等环节中。当然,邀请具有创新成功经验的学生现身说法更具说服力,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其树立起创新创业意识。
2.虚拟演练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模拟教学是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吉林省高校应继续发扬。可以通过一些创业软件,包括金碟、ERP、创业者等,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创业,感受创业的过程,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模式,共同制订出企业经营的方案。在虚拟环境中,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商品定位、人员分配、风险管控、财务预算、广告宣传以及市场营销等具体工作,在这些虚拟操作过程中,实际上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创业工程,让学生了解到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同时,这种虚拟游戏的模式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事情中学习到知识,吸取创业经验。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去深入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实质,掌握创新创业的技巧,提升自我能力。
3.设置实践教育课程。在设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中,可以通过KAB创业俱乐部,邀请社会成功的创业家、学校往届有创业成果的学生等来到校园中,利用各种形式向在校学生讲授创业知识讲座,还可以用故事分享会的方式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或成功过程中的艰辛、快乐分享给学生,让在校学生获得更多真实的案例,对社会发展、行业形势等了解的更加深入。
高校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学生组织,例如学生会、社团等,开展创新创业比赛,在校园内营造出更加积极、热烈的创业氛围,包括一些创业计划书比赛、营销大赛等,鼓励学生参与地方、省市、国家级别的创业杯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充实自己,检验自己创业想法的可行性、科学性,也能够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气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理解并参与其中。利用虚拟演练平台,在全校、全区甚至全省开展网络虚拟竞赛,让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分享创业经历、经验以及各种乐趣,促进学生相互进步与提高。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机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通过包括挂职实习、爱心帮扶、义务支教等方式,感受校园内外生活的区别,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才学源于斯、贡献于斯的意识,培养出更多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在开设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中,还需要借助于学校现有的资源,利用社会、企业等资源,在校园中建设创业园区、科技园区以及创业孵化基地等,还可以成立创业基金等,在场地、费用、培训等各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推动学生在校创业,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四、總结
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客观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对日益膨胀的市场必然的趋势,也是缓解我国就业率低问题的重要手段。课程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中的重要内容,吉林省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应首先在明确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基础知识课程、虚拟演练课程以及实践教育课程三个方面入手,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创新优化,力争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玉娜,蒋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展望,2016,20(8):96-99.
[2]吴军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