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婷 谢丹 章巧霞
摘要:根据一名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现状,对其进行音位p的诱导。方法:以听力学为基础,采取了个别化教学的方法,把听能训练、发声训练、言语训练有机的结合。结果:该名听障儿童能正确地说出含有音位p的词语和短句。
关键词:听障儿童;听能训练;构音训练;音位诱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4-0267-02
听力障碍是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大不利因素,它使听障儿童难以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语言。因为言语的发展依赖于听觉反馈系统,而听障儿童的听力损失首先破坏了言语学习的机理:听—说系统的互动,即听觉反馈系统。没有听觉反馈系统的参与,就无法调动发音系统中各器官的系统运动,使得各種器官发育退化,失去功能,在气流、声带、口腔控制等方面形成构音困难,从而影响言语的清晰度和辨识度。本文结合一名7岁听障儿童音位p被b替代的音位诱导案例,浅谈听障儿童声母p的音位诱导训练。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美美(化名),女,7岁4个月,2岁时发现听力障碍,在2岁2个月时双耳佩戴助听器,并在某县级康复机构进行为期12个月的康复训练,在植入人工耳蜗前能说少数的简单的词语。6岁6个月右耳植入人工耳蜗,助听效果为最适水平。在听觉能力方面:个案有良好的聆听习惯,听觉记忆达到两项,p/b音位对识别正确率为100%;在言语方面:第一阶段声母习得b、m、h,未掌握双唇送气清塞音p的发音特征。经评估诊断,主要问题为双唇闭合能力不足,闭合后短时释放气流的精细运动控制能力不够,用不送气b音代替送气p音;在语言方面,引导表达4-5个字,但自主表达意识较差。在康复过程中能积极配合康复教师进行训练。
二、音位p诱导的过程与方法
(一)p/b音位对识别练习
通过p/b音位对识别练习,例如:拔—爬、鼻—皮、抱—泡等音的识别,确保美美能通过听正确识别p/b的发音方法。通过练习,美美的p/b音位对识别正确率为100%,排除了美美听觉识别能力的问题。
(二)前测
康复教师和美美阅读自制绘本《热闹的超市》,引导美美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超市里面有什么,当美美把“披萨”“葡萄”“爬行垫”“跑步机”说成“鼻萨”“不萄”“八行垫”“宝步机”时,前测出美美对声母p的构音问题,确认美美用b音代替p音的错误走向。
(三)言语矫治
通过评估诊断美美的构音障碍,康复教师从提高美美的双唇闭合能力开始,逐步增加练习的难度,诱导美美正确发出p音。
1.采用拉纽扣法提高双唇闭合能力练习。康复教师和家长利用拉纽扣法提高美美的唇的自主控制能力,促进双唇闭合能力。
2.借助设备辅助和喷蜡烛法感知正确的发音方式。结合言语矫治仪里面的声母发音,认识目标音位p,观察音位p的发音方式,认识双唇送气清塞音p的发音特征,观察p的送气特征。幼儿喜欢吹蜡烛,因此康复教师和家长分别双唇闭合然后短时释放气流,快速喷灭蜡烛,使美美意识到正确的发音方式。
3.出声吻、自助指压法:诱导出目标音位。这两种方法是针对美美双唇力度不足,双唇闭合能力差等问题而进行的双唇运动功能训练。
首先,将双唇紧闭,然后快速分开,发出一个接吻声,重复数次,逐步提高双唇的闭合能力。随后,康复教师拿着软球放在美美的双唇上,轻压双唇,让美美用唇抵住软球诱导出音位p。
4.通过趣味游戏来巩固p的发音。康复教师和幼儿轮替做“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分别到神秘袋里摸一张卡片,摸到什么就比划出来,让对方来猜。神秘袋里有p音的词语图片,例如:爬山、拍球、跑步、吹泡泡、葡萄等。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发音的积极性,引导幼儿顺利地完成了p音的巩固练习。
(四)后测
在目标音基本巩固后,康复教师通过阅读自制绘本《热闹的公园》,要求幼儿用“他吃什么”或“他做什么”进行表达。
他在吃什么?——他吃披萨/葡萄/苹果。
他在做什么?——他在爬山/跑步/拍球。
通过自制绘本阅读,康复教师对幼儿音位p的诱导及掌握情况进行了检测。
(五)扩展延伸练习
为了巩固诱导出的音位p,康复教师根据幼儿的听觉、言语和语言能力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练习,以进一步巩固p的发音。
1.音位习得。目标音位p逐渐增加难度的练习依次为:p音与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组合的发音练习,如:爬、跑、瓶等,待幼儿掌握后再通过目标音在不同位置的训练,进一步巩固p的正确发音,如:在双音节(前)、双音节(后)、三音节(前)、三音节(后)、三音节(中)等的发音。
2.音位对比。针对美美容易将p音发成b音的情况,康复教师着重对这两个音位进行对比,要求美美在拔—爬、鼻—皮、抱—泡等音的对比中根据要求进行指认并复述,帮助美美减少对这两个音的混淆。
3.音位强化。音位p训练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够清晰地说出带p音的词语和句子,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的交流。为将p音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康复教师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家庭康复训练以强化p的发音,例如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增加带p音词语的输入并引导幼儿仿说和表达。
三、结论与思考
经过音位p的诱导训练,幼儿双唇闭合能力提高了,并且能较好地控制双唇进行闭合后短时和长时释放气流的精细运动,建立了正确的发音方式,能够准确发出本音p和含有音位p的词语和短句。
对于美美的音位诱导,通过准确的评估,排除幼儿听觉识别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音位p不能习得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治方案。在康复的过程中,整合各种资源,践行医教结合、全面康复的理念,由易到难地实施言语矫治训练,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在延伸扩展练习中,家长积极配合进行家庭康复训练,保证了音位p的强化和运用,提高了幼儿在词语和句子中发音的清晰度和辨识度,促进其尽快回归社会,进行正常交往。
参考文献:
[1]黄昭鸣,杜晓新.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卢巧云,黄昭鸣.口部运动治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胡金秀.听障儿童声母训练的个案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6,(1):35-38.
[4]陈大力.听障儿童言语训练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