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西燕
摘要:在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中心的思路下,针对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普通地质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PBL教学模式,在三大岩石内容授课完成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野外进行三种岩石标本的采集,并通过小组内部交流、鉴定岩石类型、制作PPT、课堂小组间交流讨论、其他同学提问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地质思维及地质技能。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PBL教学模式;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9-0173-02
随着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很多学者认为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因此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课程教学中。PBL教学模式把教学从“静态”转变成“动态”,把课堂重点从“输入”转变成“输出”。所谓“动态”教学就是把教育指导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即课前设计、课堂操作、课后反馈。学生虽然不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但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活动需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通过提出问题、发掘本质、解决问题等过程来实现知识的构建。所谓“输出”教学是指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在PBL教学中,教师确定合理化目标,引导学生对拟解决问题展开有计划的资料收集、分组讨论、成果总结等活动。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不可以做直接决策者,而是适时给予指导建议,既不能做领导者也不能做旁观者,而是从策划者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1-3]。
一、普通地质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普通地质学》是基于所有专业核心课之前的地质学入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目的除了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动力地质作用原理,建立地质学的思维方法,学习地质学的基本工作技能,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外,还承担提高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和地球科学素养的作用。因此思维方法、工作技能以及兴趣的培养是该课程的核心任务[4-5]。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者是大一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普通地质学》这类课程是针对地学类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是在新生入校后不久后开课,此时的学生还未完全从高中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成大学的自主学习状态,不适应大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就变得尤为重要。
2.教学模式较单一,学生学习方法单一。《普通地质学》作为一门图文并茂的学科,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已采用多图片的形式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学生的兴趣,但由于授课仍是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学生的学习被动,师生间缺少交流沟通,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缺乏地质思维培养的实践,仅是依靠上课时间,课后没有兴趣进行延伸学习。这些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后续课程学习过程中会越来越吃力。
3.作业形式单一。作业均是问答题形式,学生在书本上一般都能找到答案,作业即是抄抄写写的过程,缺少研究式学习,缺乏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二、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地质学教学中的应用
《普通地质学》的教学现状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解决问题,即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特征内容为例,教师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大量图片、视频讲授矿物、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及沉积岩的内容后,学生通过在实验室鉴定简单、常见的矿物及三大岩石,掌握这部分内容。
2.问题的提出。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要求学生以3-5人的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到野外(学校空地、公园、河边、山上等)寻找三种不同岩性的岩石标本,并进行特征的鉴定(会提醒学生从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鉴定),最后进行命名;并制作PPT,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3.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学生会合理利用大自然这个我们地质学的天然实验室,三五成群寻找他们觉得好看好玩的岩石标本。然后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根据教师前一次课对解决问题的提醒(即岩石鉴定的内容),如:常见矿物具有哪些特征、三大岩石类型如何从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方面识别、每种岩类中的岩石如何根据特征具体命名等知识对标本进行鉴定。在岩石鉴定过程中,学生可随时到实验室进行常见矿物、岩石的对比,从而分析自己的岩石标本,确定其鉴定性的特征,并将鉴定过程和结果制作成PPT。
4.小组汇报、交流和讨论。各小组内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人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由于授课期间会有多次教学讨论,因此要求每个小组的每个同学在课程期间都要上讲台汇报一次)。其他小组在听汇报的同时,可观察该小组带回的三块岩石标本,然后进行鉴定方法的交流和讨论。
5.成绩的评定。每个小组针对小组的工作进行自评(成绩占40%),各小组之间通过汇报、交流和讨论进行互评(成绩占10%);教师还可以根据各小组对岩石鉴定的准确性进行成绩的评定(成绩占50%)。
当各小组交流结束后,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重新整理、总结岩石鉴定的方法;并要求各小组针对本次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小组之间合作交流的问题,进行改进,以便在下一次PBL学习模式进行时小组之间有更好的合作状态。
三、效果探讨
《普通地质学》使用PBL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普通地质学的学习中,周末等课余时间学生总是喜欢去探索山川河流的特征,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整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兴趣大增,而且他们能收获地质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技能,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也更扎实,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赵海涛,刘继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34(12):53-57.
[2]Edwin M.Bridges. Problem Based Learning for Administrators[R]. 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Oregon,1992,(4-5).
[3]PBL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教学论坛,2015,(19):241-242.
[4]劉站庆,李赛赛,李社宏,等.关于普通地质学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5.
[5]许云.普通地质学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8):87-88.